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阿里巴巴正在从汽车后市场切入,借此垂直化下探。
8月4日,在首届阿里汽车消费节启动不到一周,大众、别克、凯迪拉克等30多家车企在天猫发放汽车“百亿补贴”,用户在线下购车时就能抵用。同时,天猫养车服务平台宣布启动本地化战略,面向汽车美容、保养、维修等门店开通免费入驻通道,商家开通天猫轻店,可一键入驻淘宝、支付宝、高德三个超级APP。目前,全国已有7万家门店加入天猫养车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55个城市及2700多个区县。
一直以来,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信息交互不及时、收费管理没有约束、市场管理相对混乱等问题。但是,这一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红利诱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全国汽车销量完成230万辆,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1.6%,销量创同月份历史新高。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等服务,产生了1.2万亿元的汽车后市场。
此前,腾讯入股的途虎养车和京东自有品牌京安途,已经在行业试水多年,今年3月,瓜子养车同样启动了全国加盟连锁项目。天猫是否赶了晚集?
“融合”视角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增速全面放缓,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更是跌入低谷。7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较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无论是与拼多多还是天猫合作,去库存是眼下汽车厂商迫在眉睫的事。因此,汽车线上预约试驾、线下销售、养车也逐渐成为闭环。不过,汽车后市场企业多集中在线下,品牌连锁程度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2018年,阿里巴巴联合汽配行业龙头康众、汽车养护领军平台汽车超人等,组建合资公司新康众,推出了汽车养护品牌“天猫养车连锁”。
作为后来者,加大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天猫发力的重点。从今年3月初开始,在江苏、福建等全国11个省份,天猫养车加盟店已开业50家,其中上海地区有4家。据了解,途虎养车工场店在全国约有1600家,上海地区有200多家。该公司预计到今年年底,工场店数量将突破2000家。
为什么在此时入局?阿里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俞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汽车行业的上游对技术要求很高,仅有资本支持是不够的。“互联网本质是供需关系匹配,阿里巴巴做任何事情都是平台化的思路。汽车互联网是一个新机会,就像2003年淘宝初创期,第一批做服装电器的电商卖家所处的阶段一样。在传统零售的效率产生问题的时候,新的渠道有了机会,会带来模式的变化。”
疫情加速了汽车电商化进程,也强化了消费者线上选车、购车的消费习惯。在刚刚过去的618中,天猫通过线上为车企带来超过18万订单。这相当于中国第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旗下150家4S店一年的销售总量。
如果说线上销售是天猫的优势所在,那么在后汽车市场和本地生活领域,阿里巴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贴身“肉搏”
面对万亿级汽车后市场,阿里巴巴第一个面临的对手便是腾讯。后者在早年投资途虎养车之外,去年还与埃克森美孚、美孚旗下经销商、途虎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打造S2B2C业务模型,进军中国汽车养护市场。合资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美孚1号车养护”网络,并利用各合作伙伴在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品牌化、数字化、全方位的汽车养护服务。
近日,上海孚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全新美孚1号车养护品牌,并为首批落户深圳的5家臻选店授牌。未来,全新美孚1号车养护品牌将通过“特许加盟零售”的方式拓展业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达到300家,到2030年,总数将超过4000家。而天猫养车的计划是在下半年开始大举发力,在西南、华南、江浙沪等核心城市范围内,每隔两三公里就有一家门店,能让车主就近进行预约保养。
对于目前的竞争,俞巍认为,腾讯系更多是财务投资,而阿里在这方面无论是投入还是投资都是战略级的,看准了一个行业才会去布局。“腾讯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消费者端的连接入口,但是任何人或者品牌都要想好自己的定位,供给侧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流量和效率的问题不是一味地推广就足够,阿里最强大的能力是组织和运营能力,大家的出发点也不一样。”
随着抗疫“下半场”开启以及数字化转型加速,一批汽车4S店开始入驻天猫“轻店”。整体而言,互联网巨头入局汽车服务市场后,从各家给予加盟门店的支持来看,他们的赋能政策包含品牌输出、营销能力输出、系统能力输出、培训和管理机制输出和供应链能力输出等。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2018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均下滑,分别为2780万辆和2808万辆,同比下降了2.8%和4.2%。2019年和2020年整车增量几乎是停滞的,这也给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黄金期,毕竟,在商业变现上这一模式有增量空间。目前,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仍处于蓝海阶段,整个行业提升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标准体系、管理规范等方面。“价格只是一个方面,在整个汽车服务的过程中,服务透明和用户体验比任何其他产品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