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东临沂的学生家长陈月(化名)给孩子报了线上教育平台学霸君的寒假班。在停课后,3000多元的学费突然变成2万多元的分期贷款。消费者是否知情成为关键性的争议点。专家表示,金融机构要做好风控,不仅要把控消费者的信用风险,也要把控场景平台的风险,更要关注场景平台的经营前景、财务状况等信息。 ● 1月初,线上教育平台学霸君的创始人张凯磊在发表于朋友圈的公开信中这样写道:“奔跑了8年的学霸君还是在2020年的冬天倒下了,我们的学霸君1对1和优学小班要歇业了。”张凯磊披露的数据显示,学霸君有5万多名学生。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家长正陷于退费无门的境地。不少人发现,原以为是分期付款的学费,竟变成了分期贷款。课程虽然没了,贷款催收却没有停止。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被持续看好,与相关场景平台合作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的重要抓手之一,但部分类似学霸君这样的场景平台在出现问题后留下了大量纠纷。专家认为,金融机构在与场景平台进行合作时管住资金池是关键。 学费秒变贷款 在春节假期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瀚海国际大厦,该大厦是学霸君的办公所在地。然而,记者被告知学霸君已搬离。 瀚海国际大厦的保安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地址,称员工和家长可去该地找北京智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处理相关事宜。 天眼查信息显示,智周教育法定代表人是张凯磊,该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当记者来到瀚海国际大厦保安所告知的地点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信息登记。由于学霸君资金链断裂,家长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追回学费。 家住山东临沂的学生家长陈月(化名)告诉记者,2019年年底,她在学霸君老师的推荐下给孩子报了一个30课时、学费共3620元的寒假班。当时,双方约定分两个月缴纳学费,分别为1420元和2200元。该班型在寒假结束后停课。 2020年2月,陈月提出停课要求。在停课后,她却收到一条来自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款短信。该短信称:“您的贷款当期应还金额为2248.33元,我司在您的还款账户里已扣0.0元,请及时足额还款。” 陈月马上联系学霸君的老师,但对方建议她先还款,在办理完退学后学霸君会把钱返还给她。 “为什么我还要为已停课的课程交学费?”陈月提出质疑。这时,学霸君老师才告诉她,当时给她办的是教育分期贷款。从这家消费金融公司发来的短信看,陈月的欠款总计为20235.01元。 面对3620元的学费突然变成2万多元的分期贷款,陈月既纳闷又生气。“我本想着能承担多少学费,就交多少钱。我承受不起每月2000多元的还款。如果早知道是分期贷款,我肯定不会办的。这些机构怎么能在背地里给我办这种贷款呢?” 经过与学霸君多次沟通后,陈月的贷款已于2020年4月中止。 然而,湖南常德的学生家长严丽(化名)却没有陈月这么“幸运”。2020年5月,严丽给孩子报了学霸君的四年级数学课程。一个月后,由于个人原因暂停上课,严丽提交退款申请,学霸君于2020年7月审批通过该申请,但截至目前,严丽退款申请的办理状态仍为“退费中”。近几个月,严丽持续收到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电话和短信。近两个月,严丽已不再支付还款。“担心交完钱,又打了水漂儿。”她表示。 变身背后 分期付款是怎么变成分期贷款的呢? 严丽称,就在付款时,学霸君老师发给她上述消费金融公司的二维码。学霸君老师只说“分期”,未提“贷款”。(下转A03版)
●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在出资比例、集中度指标、限额指标三方面明确了定量指标,并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专家认为,《通知》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进一步提出细化审慎监管要求,将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贷款行为,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明确三大定量指标 2020年7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制度框架,合理界定了互联网贷款内涵及范围,并就贷款风险管理、合作机构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通知》收紧了互联网贷款政策要求,是对《办法》的进一步细化和修正。主要目的在于,落实中央关于规范金融科技和平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要求,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通知》明确三项定量指标。在出资比例方面,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一标准是根据当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经充分调研测算确定的,同时也考虑到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避免监管套利。 在集中度指标方面,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与单一合作方(含其关联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在限额指标方面,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全部贷款余额的50%。上述负责人称,上述规定既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实现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适度分散,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合作机构的集中度风险,也为互联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充分预留了空间。 严禁将关键环节外包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自主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控环节,严禁将关键环节外包。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更加严格的自主独立风控要求将互联网贷款的风险内部化到商业银行体系内,具体变更措施需要合作机构做出让步;而且严禁外包风控各个环节,避免外包机构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此外,《通知》进一步明确严控互联网贷款跨地域经营,强调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当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同时,《通知》也充分考虑部分机构的实际情况,对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监管机构其他规定条件的机构,豁免适用上述规定。 上述负责人表示,立足本地市场、服务本地客户是地方性银行经营发展的基本定位,也是监管部门一以贯之的监管导向。但近年来,个别地方性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区域,严重偏离定位,盲目无序扩张,带来较大风险隐患。 《办法》规定,过渡期为实施之日起两年。该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商业银行有序整改、平稳过渡,充分保证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连续性,维护客户合法权益,《通知》合理设置了过渡期,总体上与《办法》衔接一致,具体分两阶段执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机构提前达标。 该负责人强调,对于集中度风险管理、限额管理的量化标准,监管部门将按照“一行一策、平稳过渡”的原则,督促指导各机构在2022年7月17日前有序整改完毕。对出资比例标准和跨地域经营限制,实行“新老划断”,要求新发生业务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要求,允许存量业务自然结清。
(上接A01版)陈月回忆道:“我是通过学霸君老师发来的链接进行付款的,一直以为把钱交给了学霸君,根本不知道分期贷款的事。”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永波介绍,教育分期贷款的具体操作模式一般是由金融机构直接将相关课程的学费一次性全额打给教育机构,家长再按月向金融机构分期还款,期限为12-24个月不等。如将该类贷款认定为金融消费产品,则应按“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界定金融机构与相关教育平台是否尽到向家长推荐该类产品时的适当性义务。 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刘欣(化名)向记者介绍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刘欣说,该公司此前也与学霸君有过合作。学霸君为公司引流,公司决定是否放款,相关利率由公司根据风控结果确定。“但是公司不直接与消费者签署贷款合同,而是在学霸君与消费者签订的协议中写明资金提供方来自于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者是否知情成为关键性的争议点。从多位消费者表述看,他们事前并没有注意到分期付款和分期贷款的区别。不过,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也有消费者表示,对学霸君为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用于支付学费的做法知情。 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人士表示,公司与场景平台签署的合作协议会约定,场景平台应告知消费者这是一笔贷款。“事实上,很多场景平台都做不到这点。如果没做到,那么,在出现坏账时双方都要承担损失。” 如何确定场景平台对消费者进行了告知?“双录”是方法之一,即在消费者和场景平台签署合同时录音录像。“由于有些消费者觉得体验不好,所以,场景平台不愿意实施。”上述人士坦言。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如在签订协议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关提示,那么,消费金融公司和场景平台就没有尽到相应的提示义务。 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张宇锋分析,对消费者是否知情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存在消费金融公司和场景平台没有在合同中以醒目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相关事项的可能。 另外,许多家长对无法上课却还要继续还款的事表示难以接受。对此,刘永波认为,对这个问题,还是要看相关合同的具体约定。如果是消费者向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一次性支付给在线教育平台公司,则家长还需按贷款合同还贷。若双方合同约定的学费属预缴费用,那么,未上课就不应扣费,已预缴费用应予退还。 管住资金池 单笔支付费用较高的消费场景的客户具有潜在的信贷需求,一些场景平台已成为金融机构批量转化客户的入口。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场景金融在理论上实现了金融机构、场景平台和消费者的三赢格局,金融机构增加了利息收入,场景平台扩大了业务规模、提升了客户黏性,消费者实现了提前消费。 然而,无论是蛋壳公寓爆雷,还是学霸君事发,都为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与场景平台合作的发展敲响警钟。于百程表示,在资金直接打给场景平台的深度场景金融模式中,除借款人还款风险外,场景平台经营和道德风险凸显。一些医美、租房、教育等类场景平台出现过骗贷、过分营销、倒闭和卷款跑路事件。场景平台往往规模比较大,出现风险后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比较集中。 刘欣表示,其所在的公司与学霸君的合作已停止。在学霸君事发后,该公司已决定停止催收相关欠款,自行承担损失。“像学霸君这样的场景平台流量大、知名度高,在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时议价能力强。我们处于弱势,难以充分把握场景平台风险状况。一旦场景平台爆雷,就会留下一地鸡毛。” 上述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每家消费金融公司对与之合作的场景平台都有一套准入体系和风控体系。在双方签署合作合同时,相关条款通常对场景平台是有利的。消费金融公司能做的只能是在选择上更慎重。 对消费金融公司与场景平台的合作,黄大智表示,金融机构要做好风控,不仅要把控消费者的信用风险,也要把控场景平台的风险,更要关注场景平台的经营前景、财务状况等信息。 刘欣表示,目前场景金融仍是公司拓展业务重要途径。“公司正在探索在一些更细分领域与相关场景平台开展合作,比如涉及牙齿矫正、植发等场景的企业,但还没有形成比较强大的品牌规模和议价能力。对于比较理想的场景平台,我们的风控也比较好做。” 于百程认为,金融机构也可改变场景金融模式,与场景平台进行浅度合作,将资金直接投放给消费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场景平台的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在监管方面,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互联网贷款的合作方进行规范管理;二是对特定的场景平台经营活动出台综合性规范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对教育、租房等领域的涉众类新兴模式,要关注这些模式中的数据流、资金流等信息,管理好个人数据安全、资金流向等,还应考虑是否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及存管机制。 例如,针对租房领域的“资金池”问题,北京市多部门近日出台的《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收取的押金应当通过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建立的专用账户托管。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不得将承租人申请的“租金贷”资金拨付给住房租赁企业。
春节假期后A股行情分化明显。尽管市场交易仍然活跃,但资金抱团龙头股持续回调,中小市值股票普涨。 市场分析认为,春节后市场迎来非典型“开门红”行情,反映出当前机构投资者兑现收益的需求和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总体看,A股跨年行情将持续至4月中上旬,但短期或保持震荡格局。行业配置方面,看好顺周期、新能源、消费、科技四大主线。 ● 行情分化折射市场担忧 出乎许多投资者预料,2021年春节后前两个交易日,A股并未延续单边上行趋势。Wind数据显示,2月18日-19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12%;深证成指累计下跌0.87%;创业板指累计下跌3.76%,失守3300点关口。 市场呈现“指数不涨个股涨”的局面:前期抱团股大多股价回调,但是2月18日、2月19日市场上涨股票数量均超过3600只,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市值阵营。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从中期来看,市场对于流动性变化的敏感性正在提升,市场大概率将是结构性牛市格局,建议关注国内货币流动性状况和美国长期国债利率的上行速度。 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显顺看来,市场出现分歧的本质是投资者在高估值持仓下对贴现率边际上升容忍度出现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情就此终结。“尽管近两个交易日市场大小盘股有再平衡迹象,但更凸显的是高估值蓝筹回调下的防守策略,当下市场并不具备风格切换的动能。从盈利与估值角度而言,小市值公司拥有赔率优势却赢率较低,即估值低但盈利仍未有显著改善。”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此前曾提示,在市场已经连续上涨较长时间、市场整体估值不低的背景下,要注意适当降低A股市场中期收益率预期。对于A股未来走势,王汉锋认为,行稳方能致远,A股短期表现“节制”对中期来说并非坏事。 跨年行情仍将延续 A股跨年行情能否延续?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家券商对后市整体持中性偏乐观态度,持续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均较小。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A股跨年行情将持续至4月中上旬,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改善;全球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刺激持续加码;国内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市场流动性正持续改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带动国内市场政策预期升温。 不过张启尧同时认为,市场经历一季度大幅上涨、跨年行情大超预期之后,二季度大概率将过渡到震荡、休整、蓄势期。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波认为,持续复苏的国内经济和不断修复的企业盈利将对A股市场形成较有力的支撑,但较高的估值等因素是压制A股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短期A股仍将保持震荡格局,持续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陈果预计,市场短期维持中性,将重回震荡行情,结构上或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总体来说,投资者要‘怀着牛心,带着熊胆’。今年要有盈利兑现意识,但如果真的出现大幅调整,又要敢于买进。” 关注顺周期等四条主线 对于后市配置方向,各大券商对顺周期、新能源、消费、科技四大领域相对更为看好。 张启尧推荐三条主线:一是全球经济共振复苏背景下的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板块;二是政策预期较高、长期景气向好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板块;三是关注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王汉锋推荐四条主线:一是周期性行业中关注部分金属原材料、原油产业链等;二是全年或在低基数上继续复苏且确定性相对高的消费领域;三是逢低吸纳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高景气领域;四是关注科技及产业自主领域的电子、半导体等科技硬件自下而上、逢低吸纳机会。 秦波建议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叠加流动性宽松推动资源品价格上涨,建议关注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板块;二是看好汽车以及受益于海外出口拉动的家电行业;三是关注长期业绩确定性高的军工板块回调之后的配置机会;四是建议关注估值合理且悲观预期不断改善的疫情受损板块,包括航空、旅游、酒店、影院等。 陈显顺建议积极布局抱团外的好公司:一是高景气的全球定价周期品与中游制造业,如有色金属、石化、基化、机械行业;二是疫后加快复苏的可选与服务消费品行业,例如酒店、旅游等;三是预期充分调整、回归基本面增长的科技行业,例如电子、新能源;四是受益于经济复苏与利率上升的银行、保险行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2月20日披露信息显示,中注协近日书面约谈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中兴华会计所”),提示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注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相关审计业务时,除应当审慎承接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相关业务以外,还应重点关注加强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严格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关注期初余额审计、关注或有事项和重大非常规交易等四大事项。 多个项目违规 中兴华会计所是中注协今年就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审计工作约谈的首家会计所。 *ST兆新2月6日发布公告显示,中兴华会计所成立于1993年,2000年改制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吸收合并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更名为“中兴华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公司进行合伙制转制。转制后的事务所名称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019年,中兴华会计所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68家(含A、B股),业务总收入为14.83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12.24亿元,证券业务收入3.13亿元。截至2020年年底,中兴华会计所共有注册会计师850人,合伙人数量137人,从业人员2864人。 中注协2020年11月17日发布的“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显示,中兴华会计所2019年本身业务收入约为13.19亿元,位列百强榜第十四位。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中兴华会计所共采取了6次行政监管措施,对该所注册会计师6人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2月19日发布的《2020年审计与评估机构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拟处理情况汇总表》显示,中兴华会计所执业的项目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在通报所涉及的8家会计所中,中兴华会计所共有5个执业项目违规,数量位居被通报的会计所之首,违规事项为“内部治理、质量控制体系、独立性管理和项目执业”,中国证监会拟处理措施为“出具警示函,部分问题线索移交稽查处理”,中兴华会计所被出具警示函的相关人员为“张晓萌、章玲、赵恒勤、李俊霞”。 重点关注四大事项 频繁变更审计机构一直是监管重点。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9年度证券审计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底,717家上市公司变更2019年审计机构(含2家B股公司)。剔除前任审计机构立案影响,25家上市公司于最近两年连续换所,5家上市公司于2019年两次换所,20家上市公司在年报审计期间突击换所,其中包含多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高风险公司,且呈现出突击换所与审计意见类型减轻高度相关的特点。 中注协相关负责人指出,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极有可能是因为公司业绩或公司发展面临较高的内外部压力和经营风险,审计风险也较高。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相关审计业务时,除应当审慎承接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外,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四大事项。 一是加强与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存在正直和诚信方面的问题,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其是否从被审计单位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了解到管理层的舞弊事实、舞弊嫌疑或针对管理层的舞弊指控等;了解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是否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审计情况,尤其应关注其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原因,判断变更原因是否合理;前任注册会计师经公司同意后应当对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合理询问及时做出充分答复,如果前任注册会计师未能提供答复,或者仅提供有限范围的答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审慎考虑是否接受委托。 二是严格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关注其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结合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目标和战略,充分识别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充分考虑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关注管理层因业绩压力或避免退市等动机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三是关注期初余额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评估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并考虑在审计报告中进行适当反映,并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关注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会计政策的恰当性与一致性,期初余额相关的会计政策是否在本期得到一贯运用,或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会计处理和充分的列报与披露。 四是关注或有事项和重大非常规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识别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关注相关会计处理和披露的恰当性与合规性;可以考虑采取向被审计单位的律师发函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诉讼和担保等或有事项的最新进展及其可能影响等;特别关注在交易实质的判断上存在困难的重大非常规交易,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妥善处理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 中注协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带来影响,各事务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年报审计工作,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疫情防控进展,合理调度审计资源,加强与审计客户沟通,及早谋划现场审计工作;要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不走过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
● 近日,A股多家快递公司发布2021年1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各快递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单票收入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价格战趋缓。 同时,顺丰控股、京东物流等快递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强化市场竞争力。 业绩亮眼 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居前。公告显示,1月份,顺丰控股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收入合计163.85亿元,同比增长40.91%。其中,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为155.88亿元,同比增长39.80%;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为7.97亿元,同比增长66.74%。 1月份,韵达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30.91亿元、30.13亿元、21.1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0.68%、74.87%、59.64%。 业务量方面,1月份,韵达控股以13.86亿票居前,同比增长118.96%;圆通速递、顺丰控股、申通快递业务量分别为12.68亿票、9.03亿票、8.43亿票,同比分别增长116.56%、59.54%、110.25%。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4.9亿件,同比增长124.7%;业务收入完成867.6亿元,同比增长73.3%。 价格战趋缓 近年来,快递业抢夺市场份额竞争激烈。据银河证券统计,2021年1月,韵达、圆通、申通、顺丰的市占率分别为16.32%、14.93%、9.92%、10.63%,较2020年12月对应的16.66%、16.11%、10.42%、9.41%市占率有所变化。其中,韵达的市占率继续稳定在16%水平,圆通、申通的份额相对回落,圆通落后韵达1.39个百分点,申通份额首次跌破10%。总体看,通达系市场份额较上月整体回落,而顺丰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尽管行业竞争激烈,但1月份数据显示,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价格战有所缓和。 公告显示,1月份,顺丰控股单票收入为17.26元,同比下降12.39%;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51元,同比下降23.94%;圆通速递单票收入2.38元,同比下降19.25%;韵达控股单票收入2.23元,同比下降22.03%。 银河证券表示,通达系单价水平回归2.2元/票以上,同比降幅较上个月收窄,价格战呈现放缓局面。同时,伴随着年货快递增加,快递单票重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单价水平的回升。 部分快递公司公布了涨价函。以头部快递公司顺丰为例,2021年1月22日-2月10日,顺丰将对重货包裹、标准零担以及大于(含)20kg顺丰标快产品部分陆运线路收取不低于0.5元的资源调节费。2021年2月11日-2月17日春节假期期间,顺丰将对主要城市互寄服务加收不低于10元的资源调节费,进一步保障服务品质。 开展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成为快递公司实现业务扩张的重要途径。 2月16日,京东物流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京东物流拟募集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 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京东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不同在于与供应链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以消费为引擎带动生产和供应链发展的新模式。 2月9日晚,顺丰控股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20亿元,用于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等五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全资子公司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等值人民币180亿元债务融资产品。 华创证券表示,本次定增有助于顺丰控股改善航空网络、巩固核心壁垒,并加大航空投入,保障公司航空运力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助于陆网升级,推动中转、仓配自动化升级,提产扩能、降本增效;优化运力结构,夯实陆运能力。 此外,顺丰控股2月9日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部分要约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作价约175.55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嘉里物流以亚洲为基地,业务涵盖综合物流、国际货代等,是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物流公司。在Armstrong&Associates发布的榜单中,嘉里物流在2019年全球空运货代排名第16位,海运货代排名第7位,全球货运代理排名第11位。 1月25日,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14亿元,发行对象为韵达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韵达股份所持德邦股份的股份比例约为6.5%。据悉,德邦股份本次拟投入5.04亿元用于转运中心智能设备升级项目,1.1亿元用于IT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 德邦股份表示,韵达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快递综合服务提供商,韵达股份拥有的快递行业重要战略性资源,能够与公司谋求协调互补的长期共同战略利益。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双方将在市场拓展、网络优化和集中采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凸显规模效应。 业内人士表示,快递公司有各自的优势,如顺丰的自有机队、中通的市占率优势、韵达的网点渠道优势等。快递公司通过合作可以把市场做大、服务做好。
●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236家A股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189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91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达80.93%。另有29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25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9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整体表现较好 具体来看,在上述265家公司中,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156家,超过30%的有83家,超过50%的有44家,超过100%的有23家。 222家公司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超过5亿元的有114家,超过50亿元的有26家,超过100亿元的有16家。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保利地产、长江电力等11家上市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200亿元。 部分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以金固股份为例,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2亿元。公司指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延迟。同时,疫情使得汽车整车市场销售低迷,公司制造板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另外,2020年一季度公司汽车后市场门店业务营业天数少。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迅速上涨,使公司钢制车轮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从行业角度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工,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5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整体较为亮眼。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消费、免税、医美、电商等行业值得期待。此外,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光伏及新能源汽车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分红预案差异大 上市公司披露的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差异较大。 部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大。爱美客披露,基于公司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为积极合理回报投资者、共享企业价值,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2070万元。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年报显示,爱美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43.93%。 有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较低。以沃尔核材为例,公司拟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 不少公司指出,目前正处于拓宽产业结构的重要阶段,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202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秀强股份指出,公司需要加大投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资金需求量较大。 有的上市公司针对2020年度利润分配事项征求投资者意见。福能股份近日公告,为做好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工作,增强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决策的透明度,决定就2020年度利润分配事项公开征求投资者意见。 一季报预喜率高 截至2月21日,12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家公司扭亏,7家公司预增,12家公司全部预喜。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由于2020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普遍受疫情影响,净利润基数较小,不少上市公司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同比幅度较大。 一些2020年亏损的公司,2021年一季度有望实现扭亏。以金固股份为例,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扭亏。公告显示,2020年12月30日,公司出售了江苏康众汽配有限公司1%的股权,该笔股权转让收入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确认,预计能带来较大的税后收益。另外,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钢轮业务开始恢复增长。 部分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指出,2020年四季度调整了经营策略,导致业绩大幅增长。以湘潭电化为例,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至2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55.18%-353.85%。主要系公司于2020年11月起逐步提高产品售价后,2021年第一季度产品全面提价,同时产品产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