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汽车优质龙头已具配置价值 □本报记者陈晓刚 由于国六排放提前实施,我国汽车经销商在6月开始集中清理库存。机构普遍预测,下半年汽车行业将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叠加消费刺激政策落地,下半年汽车产销将有望复苏。 在此预期背景下,A股、港股两地市场汽车股7月24日联袂上涨。A股方面,汽车(申万)指数涨1.22%,成分股中,新日股份、四通新材、跃岭股份三只涨停。港股方面,在港上市的东风集团股份、北京汽车、吉利汽车、中升控股、广汽集团、政通汽车的涨幅都超过了3%。 下半年车市有望改善 乘联会近期公布了2019年6月汽车销量数据,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当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76.6万辆,同比增长4.9%,相对于今年1-5月累计下滑11.9%的增速大幅改善,也是时隔12个月后的首次同比正增长;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环比增长11.6%,这也是2000年以来6月环比增长最大的一次。乘联会表示,6月零售增量以国六区域在月底前须“被迫”完成清理的国五车型为主。由于国五库存消化的时间紧、任务重,加之今年上半年以来终端消费持续疲软状态,给经销商和厂家带来巨大的压力。自6月初开始,厂家协同经销商就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有针对性的促销,利用一切渠道最终实现国六切换的硬着陆,从而激发了车市零售转正。 从累计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1-6月,乘用车累计销量995.4万辆,与去年同期的1097.8万辆相比,下滑了9.3%。比1-5月的累计降幅有所缓解。乘联会预计,7月是全年销售的淡季,下半年的“补库存”趋势将进一步显现,从8月开始,厂家进货量将会增长,车市走势也将明显改善。 有专家认为,今年频频出台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长期影响值得期待。自今年1月十部委联合发布政策,开启新一轮“汽车下乡”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已密集出台多项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汽车消费快速下跌是刺激政策频出的主要原因,虽然短期刺激力度相对有限,但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汽车消费需求的平稳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逐步见效,叠加去年下半年基数逐渐降低,未来汽车消费有望重回正增长。 看好行业细分龙头 从第二季度基金配置的角度来看,机构继续减仓汽车股。渤海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基金持有汽车股票数量由前一季度的79只降至63只,持股市值由前一季度的256.28亿元降至209.57亿元。纵向对比来看,基金的汽车配置比例由前一季度的2.33%降至2.00%。横向对比来看,汽车配置比例降幅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3位;同时,汽车配置比例由前一季度的低配0.28%变为低配0.66%,低配比例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9位。从基金的汽车重仓股来看,基金更偏好于流动性好的行业细分龙头,持股市值排名前20公司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持股市值占比分别提高3.72%、3.27%;同时,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12家。 国联证券分析师马宝德表示,当前行业下行,市场分化加剧,自发进行供给侧改革,长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是关注和布局行业细分龙头的良机。标的方面,继续看好低估值、高弹性个股,如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重卡板块防御属性较强,继续推荐核心零部件标的潍柴动力;零部件标的建议关注万里扬、精锻科技、银轮股份等标的。 国信证券最新推出的深度报告认为,我国传统汽车工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该阶段的国内汽车行业具备四大特征:产能过剩、保有量提升、销量增速放缓、分化加快,这对于了解和把握汽车行业投资机会至关重要。在增量市场逻辑下,推荐模块化能力较强的整车行业龙头;具备产品升级、客户升级(尤其是进入合资外资供应链)的优质零部件企业。在存量市场逻辑下,推荐五大细分板块:一是在用汽车检测及其产业链,主要是指包括在用车安全检测、环境检测、综合检测在内的强制性年检,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业内龙头公司业绩增速较高;二是维修保养,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三是汽车金融;主要包括汽车贷款,汽车保险等;四是二手车交易;五是停车服务,围绕汽车停车设备、停车服务运营等市场。
原标题:新规来了,硝烟再起? 抢夺快递柜 顺丰菜鸟巨头暗战 见习记者 程子姣 记者 陈维城 2012年至2015年间,快递行业巨头不断加码智能快递柜市场,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 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根据国家邮政局官网近日消息,《智能快递柜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10月1日起施行。随之,未经收件人同意,快递员将不得随意把包裹放进智能快递柜。不过,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小区发现,不少智能快递柜沦为“甩手箱”,快递员对其早已有所依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负责配送广渠家园小区的快递员王明(化名)告诉记者,已经通过新闻了解到这一消息,日后可能无法随意投递,但目前还是放快递柜。采访中,大多快递员表示:“没有快递柜就送不完了”。 实际上,一向被看做是行业鸡肋的智能快递柜市场早已燃起战火。新京报记者梳理看到,2012年至2015年间,快递行业巨头不断加码智能快递柜市场,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针对目前的快递柜市场格局,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分析称,就单一的快递柜市场来说,菜鸟增长速度最快,从市场规模来说,丰巢最大,这是初步的割据格局。 走访 申通韵达等快递员送件“甩手”快递柜 7月22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丰台的润都大厦,中国邮政、德邦、京东的快递员均向记者表示会将快件放进快递柜。不过,一位德邦快递员称,如果客户要求放置快递柜自己才会直接放,地址填写准确都会送到家。 “我一天来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中国邮政快递员小江(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他负责配送润都大厦,有些人觉得快递柜方便,有些人则多一步都不想走。“有的还要求你送到他办公桌上,不然就投诉你。”在了解了即将实施的快递新规后,小江坦言,(希望)客户在配送信息上明确填写送到家,不然挨个打电话时间根本不够。 对于新京报记者问及没有智能快递柜时如何配送大量快件,小江直言:“硬送呗,送不出去就拿回去当问题件,每天来来回回跑好几趟”。 距离润都大厦2公里的静馨嘉苑小区,申通和韵达快递员正在往快递柜中投件。申通快递员称,自己负责配送的片区白天家里没人,大多已去上班,所以会直接将快件放进快递柜。韵达快递员同样称,不打电话直接将快件放入快递柜。此外,他告诉记者,德邦快递员不会直接往快递柜内投件,是因为“快件大太”。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广渠家园小区、国兴观湖国际小区以及后现代城。多数快递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出于完成任务量和保证被配送货品安全,一般会选择直接将货品放进快递柜。在国兴观湖国际小区,一位顺丰快递员表示,生鲜、贵重物品会与客户沟通直接配送到家,而其他物品则直接放到快递柜。 事实上,部分快递员的“懒人快递”模式早已引发争议。李先生就曾有过一段糟心经历,其告诉新京报记者,快递员未经同意将水果快件放进了智能快递柜,最终因遗忘导致水果烂在了快递柜。不过,舒米(化名)却偏爱快递柜。他认为可以“避免接电话的尴尬”,同时也能保证快递的安全。不过,舒米也称,如果网购了急需的物品,还是希望快递员能尽快送到手上。 申通快递、韵达快递方面此前回应记者称,公司一直有要求快递员“投递到快递柜的快件要告知并征得客户同意”的规定。对此,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记者表示,新规有利于规范快递柜的使用。在快递配送环节,存在着快递员上门时间和消费者接收时间不匹配的情况,需使用智能快递柜延续服务。《办法》实施后,快递员必须跟客户沟通是否寄放智能快递柜,增添了时间成本,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麻烦”。 布局 拿下最后一公里,头部玩家谋求自建箱 其实,快递员使用智能快递柜需要自行付费。王明告诉记者,小柜0.35元、中柜0.4元、大柜0.45元,丰巢和菜鸟收费差不多。如果客户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从智能快递柜里取出快件,则需要重新取出再进行投放,再投就是花费7毛了。而每配送一个快件,自己大概赚1.45元,用户逾时不取会损耗其配送单近一半的收益。 不过,对于快递加盟商来说,智能快递柜仍是省钱之道。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加盟商一天能赚1000万,一单快递按0.3元算(支付给快递柜公司),也只是花了300万。但这种情况下,一个快递员可以完成两人的单量,加盟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员工吃住、保险都是钱”。 据央视报道,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505亿件,增长25.8%。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达600亿件。消费者网购趋势明显,对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家快递公司也在加紧布局末端配送。 “现在的趋势就是各家公司都在做自己的智能快递柜。”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韵达的蜜罐、申通的喵柜、中通的兔喜(属驿站形式)等颇有拿下最后一公里的意味。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末端配送的方式包括直接上门配送、投递智能快递柜、放置于代收点、与驿站合作等。上述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末端配送包括共享模式和独家模式,投递智能快递柜、与驿站合作、放置物业属于共享模式。相比之下,代收点多为独家的模式,“共享是不只放一家的快递,代收点属于独家模式,某公司放了其他公司放不了,(例如)某些便利店就只能收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 韵达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2013年开始,韵达与便利店合作,客户免费在便利店取快递,而快递公司寄放快递需要支付给便利店寄放费、人工费等相关费用。对此,申通方面表示,目前末端派送模式较多,未来会进一步整合末端配送资源,加快推进智能末端配送工具。 韵达和申通称,智能快递柜等末端配送部分还处于筹备或初步推进阶段,未来会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根据不同城市的末端情况进行设置。 对于自建快递柜的原因,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快递公司希望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外泄。此外,出于占领市场的企图,快递公司希望覆盖更多的市场,“你不做也是别人做了,那样话语权就会被别人垄断”。 “目前整个快递柜行业投送功能比较完善,收寄功能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该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快件收寄涉及实名制和安全性问题,例如可能会有违禁品,目前,针对智能快递柜收寄方面的功能,各家公司还处于测试阶段。 激战 顺丰、菜鸟“抢”快递盟友 事实上,智能快递柜市场之争早已开启。 2010年中国邮政成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智能快递柜行业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至2015年间,大量智能快递柜企业成立,企业随着资本入局——2012年8月京东开始投放智能快递柜,同年12月,速递易成立;2013年,苏宁开始投放智能快递柜,2014年云柜成立。2015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投资成立丰巢。 2017年1月,丰巢获得25亿元A轮融资,开启了迅速扩张的脚步。次年,顺丰、申通和韵达三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将斥巨资增资丰巢科技。根据丰巢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24日,丰巢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15万个智能快递柜网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日包裹处理量超过1000万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夺这块市场上,菜鸟网络早有布局。2017年,丰巢最大对手速递易的母公司*ST三泰发布公告称,在中国邮政和复星之后,新增与菜鸟旗下子公司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当时布点最多的速递易在全国有5.6万组快递柜,其次是丰巢。 如此节点切入丰巢的最大竞品速递易,恰逢菜鸟与丰巢的数据之争刚暂告一段落。 2017年6月1日菜鸟网络官方微博发布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随后顺丰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菜鸟自2017年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拒绝了这一要求后,菜鸟单方面于2017年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此外,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菜鸟同时封杀第三方平台接口。 此次对战,直至国家邮政局出面调停后才结束。而角逐背后,不仅仅是两个巨头的数据之争,更是一场话语权与利益之争。 时至2018年6月,申通、韵达撤资,不再持有丰巢的股权。根据韵达公告,深圳玮荣占股48.24%,为第一大股东,顺丰占股14.42%,为第二大股东;原分别占股9.09%和2.72%的申通、韵达已退出股东行列。至此,加上此前已经撤出的中通,“通达系”已经全面退出丰巢。 市场人士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通达系颇有脱离顺丰为大股东的丰巢,转投阿里菜鸟的意思。此前,民营快递行业五大公司“四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均与阿里巴巴有较好的合作关系。2019年3月11日,申通宣布,阿里将以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自此“四通一达”中,仅剩韵达一家未接受阿里的投资,其余四家已加入了阿里的物流俱乐部。 有观点认为,申通韵达的转股或许是不想跟在丰巢后面继续亏损。对此,快递行业专家徐勇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退出丰巢也许是有竞业限制的约定,与丰巢亏损无关。快递专家赵小敏称,申通韵达的“退出”比市场预期的早,但也在预期范围内,相关方的退出不会影响到用户正常使用,此次通达系的退出将加速快递业终端的市场布局。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柜数量大约为20万个,预计到2020年,快件入箱率有望达20%,对应快递柜格口需求约为7600万个,市场需求及潜力巨大。不过,尽管作为头部玩家,丰巢的盈利却并不乐观。截至2018年5月31日,丰巢科技营业收入为2.88亿元,净利润为-2.49亿元,资产总额为63.11亿元。 针对智能快递柜等快递末端企业营收问题,杨达卿告诉新京报记者,快递末端服务很难孤立发展,必须依托物流全链路才有价值,短期内若谋盈利,可能造成服务链的割裂。 丰巢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2019年,丰巢将在广告销售、C端用户的增值服务、商业化定制项目上发力,以增营收。 趋势 智能快递柜将成快递主流? 针对快递公司自建智能快递柜是否会抛弃丰巢,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目前并不会,在智能快递柜领域,丰巢占据绝对先发优势,在行业中出现较早,市场占有率较高。 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表示,直接上门配送、放置于代收点、与驿站合作等多元化的末端派送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赵小敏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智能快递柜依旧是快递末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快递送货上门仍然是主流。对此,多家快递公司均向记者表示,智能快递柜目前还是末端配送的一种补充。其表示,单一的快递柜市场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末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才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此外,国家邮政局网站显示,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并接受邮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两年前布柜(快递柜)不难,智能快递柜作为新事物出现,大家也不了解。”行业观察人士称,现在要办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快递公司与当地政府、物业、居委会的沟通涉及“关系的博弈”,业内较为强势的公司,(业务)可以布局下去,甚至还拥有“议价权”。 “最大的难点不是制造、不是生产、不是推不下去,是跟当地物业的博弈。”上述行业观察者称,部分物业公司会质疑智能快递柜设立的合法性,收入具体有多少钱,“投诉举报天天有的”。
原标题:5月后第4次!苏州限售“更加严厉” 继5月后,苏州房地产调控再加码,扩大楼市新房和二手房的限售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苏州年内第四次加码调控。 7月2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对苏州市区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已经取得预售许可尚未开始网签的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 同时,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上述意见从7月25日正式实施。 对于苏州再次加码楼市调控,《中国证券报》24日援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的话称,苏州此次政策发布,应该说还是略超乎市场预期的,因为此前苏州已经执行过比较严厉的政策。此举充分体现了房地产长效发展的导向,也体现了当前对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思路。 严跃进认为,从政策内容来看,比较详细,同时以收紧为主要特征,这对于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限售范围扩大是苏州当前政策明显收紧的地方。对居民购房政策的调整中,把昆山和太仓都纳入到严格限购的范围,和炒房者这两年在此类购房市场炒作等有关,政策收紧意味着购房的要求更高,有助于打击炒房需求。” 此外,他还指出,此次加码,和此前开封松绑限售政策叫停类似,即房住不炒依然是今年下半年的政策逻辑。相关市场参与主体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稳定市场的重要性。而类似政策出台,对后续继续管控投资投机需求和稳预期等能形成较好的条件。 今年5月,住建部对苏州进行约谈。随后,苏州三次出手调控楼市,当时就针对限售、土地供应等作出调整。 5月11日,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实行人才优先购买政策。 5月16日,苏州再次调整工业园区新购住房的学位政策,“五年一学位”调整为“九年一学位”,同一家庭多名子女不受限制,政策当天起执行。 5月17日,苏州吴江区发布《关于吴地网(2019)7号公告地块挂牌出让的补充公告》,该宗地块的市场指导总价、网上竞价中止价格及一次性报价全部降低。 另据易居研究院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各区房价环比均有涨幅,其中苏州原本房价较低的相城区均价达到23359元/平方米,环比涨幅22.74%,与苏州高新区成交均价23692元/平方米相差无几;苏州工业园区房价成交均价环比涨幅近9%。 而空白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苏州在二手房成交均价相较去年同期涨幅超过5%,上涨幅度相对较大。 苏州市房地产调控截图
原标题:卖项目求生 中小房企生存不易 广州,房价近四年连续上涨的一线城市,今年却出现了多家破产房企;还有多家中小房企或项目公司陷入流动性困境。 上半年,广州粤泰股份以及泰禾旗下的广州院子项目,均拟出售予世茂房地产纾困,但依然未解除风险。 不只是广州。房地产市场残酷和真实的一面正在展现,截至7月24日,全国250多家中小房企、区域型房企宣告破产或被强制清算;一些中大型房企也遭遇资金链危机,如泰禾、新城控股、华侨城等,纷纷“断臂求生”。 破产房企年年有,今年有何不同?从房企销售排行榜来看,市场集中度在近三年来已大幅提升,行业并购整合进入深水区,甚至发生在大型房企之间。 从行业环境来看,今年土地和资金这两个房地产市场最核心的要素,都更难以获得,中小房企“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没有发挥的余地,等待他们的,多数是破产消亡或被兼并的命运;一些以前风格激进的中大型房企,也会陷入流动性困境。 多家房企人士认为,千亿规模和运营能力,是未来房企生存的门槛。 房企生存艰难群像 7月23日,粤泰股份的一纸公告透露出无奈的意味。公司股票在7月19日、22日、23日连续跌超过20%,属异常波动。 公告坦承,作为出售给世茂的项目之一,公司正与安徽淮南项目的小股东协商股权退出等事宜,目前还未达成一致,与世茂的交易尚未完成。因此,公司目前流动性困难尚未完全缓解。 广州本土房企粤泰股份是一家老牌房企,2018年10月,粤泰股份多家子公司相继爆出债务逾期问题,并涉及多项诉讼、仲裁,部分银行账户、股权债权、项目物业等被冻结或查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粤泰股份逾期借款为29.52亿元,逾期应付利息2.46亿元。 为缓解流动性紧张,今年6月9日,粤泰股份与世茂房地产签署协议,拟转让五个项目,交易对价总计63.97亿元。 但从最新的公告来看,下属公司牵涉到很多股东、债权纠纷,出售项目并不顺利。 粤泰股份仅是今年资金链紧张的房企之一。人民法院公告网记录显示,截至7月24日,全国共有270多家房企申请破产或被强制执行清算。 从破产房企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到一线城市整体不多,而绝大部分的破产房企集中在二、三线,四、五线城市,均为中小房企。 如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显示,云南奥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昆明香缇玫瑰公司将破产重整。总资产超180亿元的奥宸地产,曾连续7年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称号。 小体量、高负债、未上市是中小房企的共同特征,因此更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克而瑞中国排行榜位列123名的奥山集团,操盘金额仅67.8亿,但其净负债率高达283%;还有操盘金额仅39.9亿元的银城国际,净负债率高达350%。 不过,今年并不是只有中小房企面临危机,大型房企断臂求生的戏码也不断上演。 7月23日,在遭遇实际控制人出事的“黑天鹅”仅二十多天后,新城控股紧急公告,欲出售约40个项目套现;7月24日,公司又公告,拟筹划转让部分项目公司股权及相关债权,交易总额不超过150亿元。 此前,泰禾先后卖出10个项目融资112亿纾困;净负债率大增的央企华侨城也已出售7个项目;阳光城在4月连续出售两项优质资产,回收约60亿资金。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认为,今年是房地产企业的“爆雷年”,由于房地产已经连续上升比较长时间,而当下的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导致房子无法套现,房地产的流动性枯竭了。 他进一步指出,近期流动性可谓“又松又紧”。松是由于国家货币供应提升,紧是因为民间资本比较缺乏。因为政策问题,房企很难获得银行资金,而民间资本相对枯竭的时候,房企爆雷就多了。 被什么扼住了咽喉? 过去30年,中国广阔的房地产市场,孕育了数万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布局全国的大概在一两百家,行业极其分散。 过去三年间,房地产行业的兼并重组开启,以融创为代表的房企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实现规模的几何式增长;老牌龙头房企万科、保利等稳健上升,连同深度布局三四线的恒大、碧桂园,一同站在房企俱乐部的顶端。 大量的中小房企则陷入了生存困境。三年前,广州一家本土小房企老板对记者说,要生存就必须上千亿,但这个很难,中小房企在融资和拿地上,均不占优势。 今年房地产的融资环境对中小房企更不友好。5月份开始,房地产信托、海外发债连续收紧,这类高成本的融资渠道,也几乎关闭了。 东方证券分析师竺劲称,中型房企有较大规模扩张诉求、拿地动力强,又相对缺乏自有资金,受信托融资整顿冲击大;小型房企原本就难以获得信托融资资源,受影响也小,但其难抗市场波动。 群益证券(香港)分析师沈嘉婕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融资能力分化,随着融资渠道收紧,龙头房企相对于信用资质较弱的房企,资金优势愈发明显。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月以来美元债成本快速上升,7月美元融资平均利率高达8%,最高甚至达15%,高利率融资的皆为中小房企。 比如,中海于7月9日发行的5.5年期的20亿港元固息债券利率约为2.9%,创同业最低利率;中海年内5笔融资平均利率约为2.99%。 而佳兆业于7月17日发行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为10.875%;泰禾7月发行的一笔美元票据,利率更高达15%。 房地产金融政策收紧下,中小房企境内外融资四面楚歌,IPO成为救命稻草。今年以来,德信中国、银城国际、滨江服务、中梁控股先后上市。 然而,僧多粥少,IPO一票难求。大多房企仍在港交所排队等候中,其中就包括汇景控股、海伦堡、奥山控股、新力控股、万创国际等。 在房企生存的另一大资源--土地的获取上,中小房企也早已丧失活力。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指出,今年的土地市场,基本已是央企、国企及超大型房企的主场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央企地产商中海外今年拿地已超750亿,融创拿地+并购已超800亿。 地方国企也不遑多让。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的土地支出已达到336.86亿元,翻倍超过去年全年的159亿元,也已超过公司此前制定的拿地计划金额。 中小房企在土地市场几乎消失不见。在6月24日的深圳土拍中,一家福建小房企原本打算与深圳本地大房企组成联合体拿地,但最终流产。 资金与土地双双受限之下,头部房企会对中小型房企进行并购,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TOP3房企权益金额集中度达10.5%,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TOP4-10、TOP11-20、TOP21-30各梯队房企权益金额集中度较去年也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规模房企竞争优势进一步深化。 竺劲表示,房企集中度提升提速,快周转和抓回款将成重要抓手。通过加快周转,中小型房企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赢得一定的发展空间。
市财政局向人大报告去年决算及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三公”支出比预算减少1.46亿 审计报告:建立健全制度171项,促进增收节支22.27亿元 记者 王海燕 在昨天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过剑飞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上海市2018年市级决算及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在此基础上,财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和市级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8.1亿元,为预算的100%,比2017年(下同)增长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51.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1%,增长10.7%。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095.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7.1%,增长6.9%;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351.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5%,增长15%。2018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48.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2.3%,增长23.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21.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增长22.4%。2018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29.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5%,增长6.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951.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2%,增长10.2%。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478.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989.3亿元。 报告汇报了2018年市级“三公”经费的支出决算情况。2018年,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5.94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46亿元。 报告还汇报了本市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情况。经财政部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年报审核,截至2018年年底,本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034.9亿元(其中,市级712.8亿元、区级4322.1亿元)。按审计口径计算的2018年年末债务率为41%,规模总量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报告还对2019年上半年本市政府预算执行、财政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作了简要汇报。从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四本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1%,为预算的60%。从支出情况看,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8.3亿元,增长2.1%,完成调整预算的50.9%。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昨天,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市审计局局长王建平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作了关于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结果表明,针对上年度审计查出的问题,各部门、单位制定整改措施343项,建立健全制度171项,促进增收节支22.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