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多天的全力赶工,7月31日,航天宏华所属四川宏华承制的第一座立交桥梁项目,顺利装车发运。
立交桥项目的发运,是航天宏华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全力转型升级,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探索。
面对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的严峻发展形势,航天宏华全力做好油气装备制造主业,延展产业优势,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换阵地、换打法,“跨界”突围,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场硬仗。
以变应变 破解“超长超宽超重”难题
钻机生产是与钢结构打交道,立交桥建造也是跟钢结构打交道,对熟悉钻机生产的航天宏华来说,把几十米高的钻机井架立起来不难,但要把跨度一百多米的桥梁钢结构焊接好,挑战还是不小。
2020年6月19日,立交桥项目正式启动。桥梁总长是120米,宽23.5米,总重1500余吨,属于“超长超宽超重”的钢结构件。桥梁建造,航天宏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由于行业标准不一样,从图纸设计到焊接,再到转运等各个环节,都得从头开始,各个环节都面临新问题。
公司在满足主业和其它项目资源需求的前提下,抽调大量人员、设备设施资源,全力保障立交桥项目施工。
钢结构跨度大,对焊接场地要求高,公司马上清理场地,将以前根据钻机生产布置的场地进行重新布局,满足桥梁施工需要;
各种桥梁钢结构件要在厂内转运,对转运车辆和起吊要求很高,四川宏华结构件中心、产品研究所、工艺研究所、安全管理部,共同制定了起吊和运输实施方案,利用长账龄物资,改造出了14米长的运输车辆,保证了钢结构及时转运……
场地和转运等硬件问题解决了,桥梁钢结构焊接工艺,又是一道必须突破的难题。
党员带头 用汗水积攒新领域经验
不懂就问,没有经验就学。航天宏华引进了桥梁建造专业团队,在向专业团队学习中积攒经验,锻炼队伍。
不同行业,工艺标准不一样,但汗水精神是一样的。
“方案做得再好,也需要有人一点一点去焊,看了现场大家的干劲,我很感动。”魏家春是一名党员,也是立交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带着团队两班倒、中午连班,战高温、斗酷暑,始终坚持在一线。
为了更加科学有序编排生产计划,魏家春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加班加点消化施工图纸。每天晚上,他都要把工作时间延长3个多小时。“说实话,第一次做桥梁项目,心里没底,只能用时间去补。”魏家春说。
赖明华是一名调度,生产节点能不能顺利推进,他的工作是关键之一。桥梁项目跟钻机焊接不太一样,一启动,各个环节就环环相扣。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赖明华把生产的全过程都盯得紧,尽可能把进度掌控好。
在生产现场,还有50多名像魏家春、赖明华这样的党员干部职工,他们白班夜班轮换,确保人停项目不停。
桥梁钢结构箱体,纵深有二十多米,光是进到箱体就得好几分钟。每次箱体焊接,都得用测氧仪监测,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后,焊工们再进入箱体焊接。在箱体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从早到晚,焊工们的衣裳没干过。
“全力以赴做到焊接合格一次性过,尽快掌握技术,用效率降成本、提质量。”魏家春说。
围绕主业布局 实现多条腿走路
作为集团公司的油气装备制造龙头单位,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航天宏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油气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因此,在全力做好主业的同时,必须实现多条腿走路,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7月24日召开的航天宏华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航天宏华党委书记、董事长金立亮提出,面对挑战,航天宏华要瞄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围绕主业谋篇布局,同时积极求变。
选择新业务是转型升级最难的事情,航天宏华提出拓展“相关多元化产业”,就是要拓展与油气装备制造主业相关的、成功率较高的、有市场空间的、利润率较高的产业,而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盲目地拓展。
对航天宏华来说,把在手的立交桥项目做好,意义远大于项目本身。 从“门外汉”到立交桥项目顺利发运,经过四十多天的摸索实践,航天宏华积累了新领域的宝贵经验。目前,航天宏华已经拿到了多座立交桥项目的订单,而除了立交桥项目,航天宏华在钢结构领域还拓展到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框架、大型场馆钢结构、门式轻钢厂房等产业。
机遇不是等来的,抓住机遇窗口期,航天宏华将执着坚守,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在换阵地、换打法,拓展“相关多元产业”的战略引导下,航天宏华正稳步推开发展的天窗,前景必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