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伏行情的火爆,带动了多家太阳能背板企业上市。
12月23日,明冠新材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将于12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是继赛伍技术后又一家太阳能背板龙头企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明冠新材的主营业务为新型复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背板。本次发行价格为15.87元/股,发行数量为4102.20万股,本次募集资金计划投资于“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4.1亿元,拟利用募集资金投入4.1亿元。
作为国内最早涉及太阳能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领域的企业之一,明冠新材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及产业化,已经推出一系列太阳板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产品,在多个产品领域内率先实现了规模化量产,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资料显示,太阳能电池背板是一种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封装材料,凭借其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辐照、耐环境老化和水汽阻隔、电气绝缘等独特性能,用于在户外环境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抵抗光、湿、热等环境因素对EVA胶膜、电池片等材料的侵蚀,起耐候绝缘保护作用。
专家表示,太阳能背板是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受技术限制,国内背板生产企业所需原材料氟膜、胶粘剂等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高或供货期不能保证,再加上背板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的限制等因素,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背板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太阳能背板市场主要被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垄断。
近年来,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和降本增效的市场压力下,国外传统背板生产商由于不适应产品价格快速下降的市场变化,导致利润率变薄,市场份额逐步降低,相继有日本凸版、韩国LG和美国Madico逐步退出太阳能电池背板市场。与此同时,国产光伏背板生产企业整体崛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市场集中度也逐年提高。
随着明冠新材登陆科创板,国内主流背板厂商赛伍技术、中来股份、明冠新材、福斯特、回天新材、乐凯胶片、中天科技等都已全面实现A股资本市场的登陆。“背板行业格局集中度一般,但有提升的趋势。类似于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背板环节也经历了国产替代的过程,国产厂商基本上在2007-2010年左右进入背板行业,并较快挤占了国外公司的份额。”明冠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明冠新材太阳能电池背板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9204亿元、8.5717亿元、8.8358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9%、99.20%、94.11%。公司预计2020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9.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2%,较2020年1-9月变动趋势明显改善,主要系随着市场需求状况不断好转,公司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销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记者注意到,受光伏发电行业提质增效、补贴下降等市场形势变化以及“平价上网”相关政策压力的影响,组件生产企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从而不断压缩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致使背板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光伏组件上涨,带动了玻璃和eva胶膜的涨价,每种辅材是否涨价短期主要看供需关系,长期来看价格还是下降的。”
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6月底,明冠新材主要产品单面氟膜背板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14.37元/平方米、13.95元/平方米、12.86元/平方米和12.91元/平方米,呈下降趋势。背板价格逐年下滑,厂商毛利率也受到压缩。与辅材其他环节不同,背板的价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中来和赛伍为例,2019年的背板价格比2015年分别下滑了42%和43%。受此影响,各厂商背板业务毛利率也受到压缩,目前明冠新材、中来股份、赛伍技术和福斯特背板业务毛利率均为20%左右,较2015至2017年25%-30%的毛利率有明显的下降。
面对这一挑战,国内太阳能背板企业均在寻求突围。明冠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太阳能组件背板及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产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研发及工艺攻关,成功开发出了特种防护膜、POE膜等新产品,并实现了批量出货,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良好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将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古瑞瓦特首席产品经理刘继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组件等材料的下降是一个整体趋势,目前的光伏成本比10年前下降了90%左右,太阳能背板的价格下滑相对要慢一些。对于太阳能背板制造商来说,一方面要提升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公司可加大投入推动产品更新换代。”
刘继茂表示,如今双面电池组件主要有两种封装结构,分别是双玻结构和玻璃+透明背板结构,相比传统背板能够提高20%-30%的发电量且更加轻便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