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塑10条”已正式实施,餐饮打包袋、外卖袋以及商超的购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料袋?外卖平台设置的“无需餐具”能否落实?
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报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3家餐饮门店、在外卖平台上点单5次,并在7家超市、生鲜店购物。据了解,多数企业已经执行了限塑令的相关规定,更换成了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无纺布袋,吸管及一次性餐勺也采用可降解材质,有门店还专门贴出减塑宣传。但仍有个别餐饮企业、超市仍存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包括争鲜回转寿司、京天红炸糕、小恒水饺、银记肠粉、绿叶子超市、果多美的一些门店。其中银记肠粉一门店在外卖送餐时,对顾客的“无需餐具”选项视而不见。
争鲜、京天红有门店仍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袋
北京“限塑10条”中指出,到 2020 年底,本市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本市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此外,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从去年5月1日起,无论是餐饮经营者还是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都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
合生汇地下一层的吴家铺·烧饼羊杂汤仍摆放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塑料勺。
1月7日,新京报记者在合生汇地下一层的吴家铺·烧饼羊杂汤的取餐口看到,这里分别摆放了消毒筷子、不锈钢汤勺、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塑料勺,使用什么样的餐具完全由顾客自选。工作人员说,一次性餐具是外卖时使用的,“堂食顾客用消毒筷子的多,但也有人找我们要一次性餐具,我们索性就都摆在外面了。”
京天红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但塑料袋上无材质、环保等标识。
同在合生汇地下一层的京天红炸糕在出售排叉、咯吱盒、麻花等食品时,都会主动为顾客提供塑料袋。新京报记者查看京天红的塑料袋,上面除了品牌LOGO、宣传语和二维码外,看不到任何塑料袋材质的标识。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塑料袋“用了好长时间了,不收费。”
争鲜的堂食打包塑料袋,材质为LDPE,为不可降解材质。
在双井家乐福一层的争鲜回转寿司,新京报记者打包了一盒寿司并购买了购物袋。虽然购物袋上印有“废弃后建议回收再利用”,但这种LDPE塑料袋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不属于可降解的环保购物袋。
小恒水饺、银记肠粉外卖打包“忽视”限塑
外卖方面,新京报记者在1月5日至1月7日先后下单了靠墙吃-薄皮大馅饺子建外SOHO店、磨逗·豆花小吃双井店、京味斋劲松大厦店、小恒水饺建外西区店、银记肠粉百子湾店的外卖,在下单时均勾选了“无需餐具”选项。
靠墙吃-薄皮大馅饺子建外SOHO店、磨逗·豆花小吃双井店、京味斋劲松大厦店的外卖打包袋,为纸质和无纺布材质。
其中,靠墙吃-薄皮大馅饺子建外SOHO店、磨逗·豆花小吃双井店、京味斋劲松大厦店都按照消费者的选择,未配一次性餐具,靠墙吃-薄皮大馅饺子的外卖包装用的是纸质手提袋,另两家使用的无纺布手提袋。
银记肠粉百子湾店的外卖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关于材质的标志,且在顾客勾选“无需餐具”情况下,仍送来了两份一次性餐具。
银记肠粉(百子湾店)的外卖包装塑料袋上没有任何关于材质的标志,而且还随单送来了两份一次性餐具。小恒水饺建外西区店的外卖包装仍为“HD-PE”塑料购物袋。通过查询资料,其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简称HDPE,为不可降解材质。新京报记者将小恒水饺2020年12月25日与2021年1月7日的外卖包袋对比,发现均为同款塑料袋。小恒水饺建外西区店工作人员称外卖包装一直没有更换过,也没有接到过更换可降解塑料袋的通知。
1月8日,小恒水饺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小恒水饺的外卖包装已经确定更换为环保的纸质手提袋,工厂正在加紧生产,部分门店已经进行了更换,预计今年3月将全部更换完毕。
小恒水饺的外卖打包袋的材质标明为HD-PE,为不可降解材质。
果多美、绿叶子门店人员称对限塑令“不清楚”“不涉及”
北京“限塑10条”也对批发与零售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到 2020 年底,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含门店或电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 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多家超市已更换可降解材质购物袋。
华冠超市、超市发等多家超市门店均已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其中,华冠超市在收银台提供3种类型的购物袋,包括售价12元的帆布袋、售价2元的无纺布购物袋以及可降解塑料袋。北京超市发所有门店也从1月1日起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小号售价为0.6元,大号为1元。超市发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原有库存的近100万个塑料袋全部回收入库封存。超市发还将继续实行“租筐”服务,顾客缴纳20元押金就可租筐回家。
1月7日,新京报记者在合生汇地下一层的ole超市看到,这里的购物袋也已全部更换成可降解材质。合生汇内的一家生活方式集合店KKV的工作人员表示,KKV原来的塑料袋自今年1月1日起全部换成可降解的购物袋。
同日,新京报记者通过盒马鲜生APP下单,其外送商品包装也已更换为带有可降解标志的生物降解购物袋。便利蜂外企大厦店的自助结账台附近有减塑宣传,标明便利蜂所使用的购物袋、吸管以及一次性餐勺均为可降解材质。
仍有部份超市、果品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但也有超市、果品店目前依旧使用普通的不可降解塑料袋。1月5日,在北京双井桥东的水果连锁超市果多美,新京报记者发现,很多顾客在付款后,工作人员会主动撕下一个连卷袋为顾客装水果,其中不乏并非必要装袋的成串香蕉等。这里使用的购物袋上面明确标明为“HD-PE”塑料购物袋,为不可降解材质,小号塑料袋售价为0.1元。当问及是否知道这种不可降解购物袋不让使用时,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1月7日,新京报记者在绿叶子超市乐成国际店购物时,该店售卖的购物袋仍为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工作人员说“现在只是外卖行业有这个要求,超市没有要求。”
“可降解”可看是否有“双J标识”
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也受到消费者关注。无论是餐饮、超市,还是便利店、生鲜店的可降解购物袋都高于之前的不可降解塑料袋。比如,KKV的可降解购物袋小号0.5元,便利蜂的中号袋0.6元,京客隆便利店0.8元,永旺超市小号0.9元,大号1.3元,ole小号1.5元,大号2.5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生物降解材料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现有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所以相对成本比较高。如果在市面上看到生物降解产品的价格和普通塑料一样,或者比普通塑料还便宜,那极可能不是生物降解材料。
新京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根据2020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中规定,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材质通常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淀粉(St)。如果产品材质含聚丙烯(PP)、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则为不可降解的材质。值得注意的是,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图形标识为 “双J标识”。文字标识包括产品的材质、降解条件和产品标准号。消费者可通过识别“双J标识”,让冒牌货无所遁形。
新京报记者 王萍 图/新京报记者 王萍摄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