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影响,家电业持续承压,相关企业也在加速转型布局。近日,主营冰箱压缩机业务长虹华意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0年1月份-12月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至1.35亿元,同比增长242.84%至340.80%。
对于净利润上涨原因,长虹华意方面表示,全年压缩机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冰压主业经营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目前长虹华意在巩固冰压主业基础上,正在加快多元化脚步,加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清洁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布局。
据了解,去年1月份-6月份,长虹华意整体实现冰箱压缩机销量2545万台,略微增长1%。然而在此背景之下,长虹华意为何可以实现全年业绩大幅增长?
多方因素促业绩暴增
众所周知,压缩机被视为是冰箱的“心脏”,作为冰箱制造产业链上游配套的重要环节,压缩机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冰箱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冰箱产业的需求由放缓到恢复再到上涨,冰箱压缩机的销量在2020年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去年一季度,国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外疫情却开始大规模爆发,造成冰箱、冷柜用压缩机出口量大幅度下滑,5月份更是下降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不过这一情况在6月份开始回升,第二季度,国内冰箱、冷柜产量呈上升趋势,但上半年压缩机总销量同比还是有所下降。进入第三季度,国内冰箱和冷柜销售延续上升趋势。由于冰箱、冷柜出口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尽管压缩机出口仍不能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第三季度整体需求出现较好增长,全年压缩机总量总体保持一定增长。
长虹华意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全表示,疫情带来的凶险只是暂时的,冰箱压缩机产业终归要回到正常轨道。经此一“疫”,长虹华意的四大生产基地(景德镇、嘉兴、荆州、西班牙巴塞罗那)协同能力更强,市场反应速度更快。公司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供应链、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整合力度,在疫情管控期间,一方面强调订单保障、技术支持的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抓现场管控、工艺能力以提升产品质量。
长虹华意方面表示,公司坚持“由大向强”的战略目标,做强做优做大冰压主业。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公司统筹安排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组织生产复工,优先抢夺市场资源,全年压缩机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冰压主业经营盈利水平有效提升。
同时,公司称,所属子公司华意巴塞罗那2019年启动业务重组计划,涉及安置员工支出、整合等费用,减少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1万元,本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无此相关费用。
大股东加速整合全球资源
协同效应凸显
长虹华意的表现,揭开了长虹产业龙头身份的冰山一角,就2020年公司整体逆势成长的良好表现进行挖掘,其大股东四川长虹也是功不可没。
“十三五”期间,长虹持续强化海外研发、制造、市场、品牌等,全球化提速。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长虹全球化底蕴和优势得以释放。2020年1月份-11月份,长虹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长虹海外家电业务同比增长30%,尤其是品牌业务同比增长70%。在欧洲,长虹品牌业务同比增长3倍以上;在澳洲、印尼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而这也进一步带动压缩机需求的上涨。
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在去年出现了变化,中国正在逐步整合海外的龙头品牌以及中国本土市场,整合全球产业链。另外,中国在资本、技术、代加工等多渠道输出也逐渐增长。这为中国家电企业打开新一轮发展和想象空间。”
据了解,疫情之下,长虹加速渠道转型与优化,海外电商业务高速发展。2020年,长虹全面进入主流电商平台亚马逊、Lazada等,在电商年度销售同比增长3倍以上。长虹海外配套服务趋势完善,成为海外销量快速增长的保障。
长虹相关人士表示,过去一年,长虹将全球资源进一步进行了整合,实现黑电白电的有效协同,并提升海外工厂的效率。疫情期间的长虹欧洲工厂对防疫防控做得及时到位,从而保证了欧洲工厂正常运转,保障了渠道供货更加及时。同时,国内出口基地进一步发挥配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日,长虹生产的智能家电搭乘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驶向波兰罗兹。而时隔不到一周,6日,满载41节车厢“四川造”美菱冰箱的中欧长虹专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站,预计1月2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共建后驶出的首列中欧长虹专列。
“海外企业缺乏中国庞大的市场,人民币全球化布局又给中国家电企业降低了汇兑风险,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规模较强,这些都是中国家电企业拥有的绝对竞争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中国家电企业搭顺风车,一方面会带动相关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同时也会扩展相关的产业边界,企业多元化的机会更强。”周锡冰表示。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接受采访时认为:“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究会从市场中逐渐从出局。改善产品、调整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才是家电企业在出口市场中保持长期优势的必经之路。不过,企业也要注意持续提升自身的抗风险和制造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