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诺辉健康正式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606.HK。
诺辉健康此次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4133倍,全球发行7659.8万股,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6.66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0.42亿港元,当日开盘价为76港元,比较招股价26.66港元,涨幅高达185%。
从2020年11月9日摘得“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到今天挂牌“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中间正好相隔100天。但对于诺辉健康来说,在癌症早筛领域的探索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上市开启了诺辉健康的新征程,初心不变,我们任重而道远。”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叶青在敲锣现场表示。
诺辉健康(6606.HK)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
“从2020年11月9日摘得‘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到挂牌‘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见证和推动了中国癌症早筛事业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关键历程。上市开启了诺辉健康的新征程,初心不变,我们任重而道远。”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叶青表示,“中国有数以亿计的高发癌症高风险及平均风险人群。诺辉健康希望携手全社会的有识之士,持续推动癌症居家早筛的普及,改变更多人的生命轨迹,让防癌筛查和体检一样,成为深入人心的个人健康管理标准配置。”
诺辉健康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叶青致辞
开创居家癌症早筛新赛道
领跑癌症早筛的创新与合规
诺辉健康创立于2015年,是港交所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极少数打通研发、注册、商业化全流程的团队,在7年中完成了多个业内首创与第一,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在全流程实现完全合规的癌症早筛企业。
2018年5月,诺辉健康获批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2020年9月,诺辉健康在中国权威肿瘤学术盛会CSCO发布了中国首个癌症早筛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Clear-C的数据结果。数据显示,常卫清®对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分别达95.5%及63.5%,整体特异性为87.1%;而对结直肠癌的NPV(阴性预测值)为99.6%,对于常卫清®阴性被检者,最大程度避免了漏检。常卫清®成为中国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经过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验证的癌症筛查产品,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基于所得的公开数据,展示出全球业内最佳临床效果。
2020年11月9日,诺辉健康摘得“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诺辉健康旗下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在预期用途中明确常卫清®适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癌症早筛产品注册证。常卫清®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已全文公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2021年1月15日,常卫清®技术进入中国首个国家级癌症筛查指南。《中华肿瘤杂志》发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明确推荐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为肠癌早筛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卫清®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五证齐备的癌症早筛产品合规标杆。目前常卫清®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风险评估算法获浙江省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粪便检验预处理装置(含样本保存技术)获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获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获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
聚焦高发癌症筛查
研发适配亚洲人基因的创新技术
目前,诺辉健康有常卫清®、噗噗管®两款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开始正式商业化。两款产品形成互补效应,协同覆盖不同风险水平的结直肠癌筛查目标人群。此外,公司还拥有覆盖胃癌、宫颈癌的在研产品管线幽幽管TM和宫证清TM。
基于粪便的自检胃癌筛查产品幽幽管TM已于2020年11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非侵入性家用尿液宫颈癌筛查测试产品宫证清TM,预期将于2021年启动注册临床试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0年11月4日,中国并没有家用型尿液宫颈癌筛查测试产品。
全球疫情的严峻考验使得居家癌症早筛成为互联网加持的高潜力消费场景。随着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攀升,中国人对健康消费和健康管理意识的不断升级,居家癌症早筛在临床、体检、保险以及C端均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潜力和机会。
截至2020年9月30日,诺辉健康已经覆盖中国约119个城市、235家体检中心、36家保险公司、316家医院及诊所、457家药店、78个网上平台、超过1000名外包销售人员团队、超过40家科研机构。
面对考验,诺辉健康在2020年下半年疫情减缓后迅速拉升常卫清®的出货量。诺辉健康于2020年第三季度及2020年第四季度分别录得约61400单位及162100单位,较2019年同期,同比分别增加17.6%及60.7%。
运营方面,诺辉健康在生产与服务上已完成承接高流量的能力建设。公司在杭州的生产设施经GMP认证。拥有当地卫健委认证并颁发执行许可证的北京、杭州和广州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总测试产能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200万次/年。目前实验室已拥有样本处理自动化及先进的信息化系统,随着实验室取得较高营运效率及规模经济效益,单位营运成本将会大幅减少,进而形成显著的规模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