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晟江苏”)拟与天津中环海河智能制造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环海河基金”)共同投资设立环晟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晟天津”),于天津开展总体规划产能达6GW(一期3GW)的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
同一日,中环股份官方公众号发布了“环晟江苏成功下线首块G12高效叠瓦组件”的消息。这必将是一个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乃至资本市场都备受瞩目的动态。
一方面,中环股份终于实现了G12光伏大硅片技术与叠瓦(高效组件技术)的开创性结合。从此,竞争早已白热化的组件领域,迎来了一位强劲对手。另一方面,仰仗子公司环晟江苏拥有国内唯一的SunPower高效叠瓦合法知识产权许可,以及“G12+叠瓦”组件(即G12高效叠瓦组件)若推广成功,中环股份将有机会赢得包括吸引更多的资本、新建产能加入“G12阵营”,G12市占率提升等更大规模的发展。光伏技术、产能的升级迭代,或许也将因此呈现“跨级跳”。如今,这场以“组件性能、性价比”为表征,实则关系着产业协同能力、光伏技术路线之争的“高阶角逐”已拉开帷幕,未来将颇具看点。
新品推出堪称“王炸”
一段时间以来,中环股份正处于光伏产业热度最高的——光伏硅片尺寸究竟是210mm(G12)好,还是180mm、166mm好的争论漩涡之中,作为占上风一派的重要利益既得者之一,中环股份此番推出G12高效叠瓦组件,应该称得上是“王炸”之举。
按目前披露的信息,环晟江苏此次下线的全新一代G12叠瓦组件效率(光电转换率)超过了21%,输出功率最高可逾600W。从这两项性能参数看,其较业界其他龙头,同时也是“另一派”最新推出的同类产品,略胜一筹。
但或许也正因为此,中环股份在披露上述信息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其更高性能的新型叠瓦组件产品将在近期发布。
为“G12+叠瓦”投入真金白银
作为中环股份方面此番祭出了“王炸”的佐证,新设立的环晟天津注册资本将达到8.1亿元,为实现于天津开展总体规划6GW(一期3GW)的产能建设,环晟江苏、中环海河基金分别投入了5.3亿元、3.7亿元,分别持股65.43%、34.57%。由此亦可见,中环股份方面对“G12+叠瓦”显然充满了信心。
叠瓦作为与半片、双玻、双面等同台竞技或互有协同的组件技术之一,之所以被业界尤为看好,一方面是叠瓦技术通过取消焊带等,增加了受光面积,提升了组件输出功率,并通过节省硅料等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更关键在于,目前除了IBC双面电池外,其他光伏电池的封装基本都可以采用叠瓦技术,也就是说叠瓦技术相较其他组件在技术上拥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作为国内唯一取得SunPower全球专利高效叠瓦组件技术合法知识产权许可授权的制造商(环晟江苏)的股东(另一股东为SunPower),中环股份曾表态:“将全力支持环晟江苏联合SunPower,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业界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SunPower的专利几乎覆盖了叠瓦技术,当然还可以选择绕开核心专利,只是经济效益会差很多。”
此次推出“G12+叠瓦”,中环股份仍着重强调了“公司高度尊重知识产权”。可以想象,在未来中环股份的“G12+叠瓦”征程中,“叠瓦知识产权维护”,既是“大棒”,也可以做“胡萝卜”。
“G12阵营”正在加速扩张
与叠瓦殊途同归,中环股份于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12英寸超大光伏硅片产品(G12)也是通过“提高硅材料的利用率”,为光伏制造带来了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效率。
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下游(电池、组件)的认同且付诸行动,例如通威、爱旭均表示其新建产能将实现210mm硅片向下兼容。今年3月份,协鑫集成公告将投资180亿元建设60GW210mm组件项目,此外,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亦提出了210mm组件扩产计划。
上下游协同展开之迅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业内已公告的210mm电池组件规划产能已经达到了100GW(均为新建产能)。业界分析,中环股份210mm硅片搅动了光伏制造业现有阵营的分化,成功“集结”了各路资本麾下的新建产能站队“G12阵营”,如今“G12阵营”仍在扩张,而“G12+叠瓦”组件的推出大概率会加速这一进程。
接近中环股份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叠瓦在G12上优势很大,G12、叠瓦本质上都是平台型技术,叠瓦可以进一步与上游硅片、电池联动降本,产生叠瓦用硅片、电池。”
或许正因为此,除了布局天津扩产外,环晟江苏也在策划下一步G12叠瓦组件的扩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