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跌4% 美元指数第三轮牛市或已终结
刚过去的7月,美元指数从97.37下跌到93.49,跌幅4%,创下了该指数近10年最差的单月表现。盘中甚至触及92.529的低点。
今年美元的波动较为明显,今年3月末,美元指数一度升至102.99,随后开始调整向下,进入7月份之后,这种调整越发明显。
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程度的指标,通过加权平均美元与6种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得出。该指数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1973年编制,基准值为100。目前,美元指数跟踪的货币包括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其中,欧元权重达到57.6%,因此美元对欧元的波动对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的研报表示,观察长时段美元指数的走势不难发现,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至今,美元指数已经经历了“三落三起”。
第一次牛市是从1978年10月底的84.37,上升至1985年2月下旬的164.72,持续时间接近6年半,上涨幅度约为95.2%;第二次牛市是从1992年8月下旬的78.94,上升至2001年7月初的120.90,持续时间大致为9年,上涨幅度约为53.2%;第三次牛市是从2008年4月下旬的71.31,上升至2016年12月下旬的103.30,持续时间为8年半,上涨幅度约为44.9%。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的第三次牛市迄今为止呈现出“双头”特征,2020年3月的高点(102.69)与2016年12月的高点(103.30)非常接近。如果把2020年3月作为本轮牛市的高点,那么美元指数的第三次牛市则持续了12年。比较来看,美元指数的三次牛市呈现出延续时间逐渐拉长、上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征。
从当前及后市形势看,张明认为,美元指数的第三轮牛市已经终结,未来或进一步下行。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压低美元指数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与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上升的影响,美联储将会继续实施零利率加量化宽松政策,美元短期和长期实际利率都将会持续保持在低位。第二,由于疫情形势的差异,欧元区、英国与日本的经济增长前景或在边际上较美国反弹更快,这将导致美元对其他发达国家货币贬值;第三,中美摩擦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全方位加剧,这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而对中美两国的损害会相对更大,有可能导致美元与人民币同时对其他发达国家货币贬值。
华创证券则表示,美元指数短期来看,一方面欧强美弱的格局将继续推动美元被动贬值,另一方面大选前美国大选前的不确定性,泛政治化冲突、金融点式制裁、甚至局部军事微摩擦,可能会激发市场的避险,抬升美元,历史上大选年也存在美元走强的大选效应。长期美元大概率将转向由主动因素带来的贬值周期,直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出现;背后主要的触发因素在于:一是从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与美元指数或创新高、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或走弱,带来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化;二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疫情后美联储迅速降息带来美德利差大幅收窄,降低了欧日资产套利交易的需求;三是从美国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诸如美中摩擦、美国退出WHO等)可能会弱化全球对美元资产的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