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结构性存款被压降后,同业存单再现量价齐升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结构性存款被压降后,同业存单再现量价齐升

2020-08-11 编辑:网站编辑 有851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不同于上半年的缩量发行,步入7月,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急涨,净融资额更是出现超季节性增长,一度引发市场关于银行负债稳定性的讨论。

据Wind资讯统计,7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达5866.5亿元,创下三年多来单月新高,其中,国有大行是主要推动因素。

不只是量上的扩大,近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呈上行态势。光大证券研报显示,截至7月末,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1个月、6个月和1年期存单价格分别为2.20%、2.77%、2.88%,较年初以来最低点分别上行120BP(基点)、137BP和120BP,已基本回补年初以来的降幅。

对于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的现象,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近期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使得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需通过发行同业存单保持负债端的稳定;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存单发行利率的上行。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低迷”了许久的同业存单迎来反弹。目前,随着资金面的边际收敛,同业存单市场在7月再现“量价齐升”。

据记者梳理Wind数据,7月同业存单总发行量达17998.50亿元,总到期量为12132亿元,实现净融资额5866.50亿元,远高于前6个月累计-4910.49亿元的净融资额,而且还创下2017年2月后的新高。

从发行主体结构分析,国有大行发行规模明显提升。“此前同存的发行主体是以股份行和城商行为主,国有大行发行规模相对较低,但步入7月,国有大行发行份额大幅提高,城商行占比则下降。”北京一位银行业资深分析师对记者称。

具体而言,据光大证券统计,1~6月,股份行和城商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分别为2.83万亿和3.23万亿元,占比分别为36.19%和41.35%;国有大行仅发行7507亿元,占比为9.59%。7月国有大行发行占比提升至32.97%,股份制占比为32.91%,较上半年略有下降,城商行占比则降至27.28%。

对于这一变化,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对记者表示,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6月份以来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结构性存款压降规模较大、零售存款稳定性下降,部分需要同业存单替代补充;二是这两类银行同业负债占比离1/3的考核线尚有一段距离,具有更大的回旋空间,而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较高,信用等级偏低,存单发行难度相对较大。

除了发行规模反弹,近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出现明显走升。据Wind资讯数据,7月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5748%,较上月上升了约0.3个百分点。实际上,从6月起,存单发行利率就有上升,且股份行利率上升较城商行、农商行更多。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6月以来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城农商行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上行了约117BP、55BP。其中,股份行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上行较为均匀,城农商行则以中长期限为主,全期限、1年期发行利率分别上行约55.6BP、96.9BP。

“存单利率上行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对负债的缺乏,”前述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作为配平负债的主要工具,在‘替代品’结构性存款被压降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发行需求相应增加,而随着供给量的增多,发行利率自然上升。”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亦对记者称,上半年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并不需要发行很多同存就可满足资金需求;到了5月,货币政策操作有所收敛,同业存单募集资金需求重新上升;而在跨季、跨半年后,短端存单的供给相对减少,长端存单的供给相对增加,使得中长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行较多。

另外,明明还提到,“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利率上行也产生一定影响。他认为,短期内股市的快速上涨对债市有一定冲击,也对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行产生了推力。因为股市上涨会使得货币市场基金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而货币市场基金是同业存单的主力持有者,进而对存单发行产生冲击。

还有观点称,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转向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存单发行利率的上行。近期在货币市场利率抬升后,银行间市场杠杆率回落,由此,银行负债端“压力”从回购市场转移至存单上,进一步放大了存单利率的上行幅度。

对债市冲击有限

同业存单利率的上行以及融资量的放大,同步引发了市场对于债市的担忧。近期债市收益率又经历一波调整,有观点将机构负债端收缩视为调整的一大核心逻辑。而目前1年期同业存单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分位数处于相对高点,同业存单利率或对短端利率债产生一定制约。

“尽管对短端利率债存在制约,但其对中长端利率债的替代作用可能不会很强。”明明称,考虑到银行体系在负债端成本较高的基础上大概率会加大债券的配置力量,长端利率债的配置价值预计将逐渐显露。未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在2.8%~3.0%区间震荡。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也表示,后续存单利率的变化对市场的冲击将减弱。流动性和基本面仍是主导债市的核心矛盾,货币政策大概率调整为“稳货币+结构性宽信用”的组合,总量宽松的斜率可能放缓,结构性的导向更为明确,基本面大概率继续“填坑”。

在此背景下,兴业证券建议,股优于债,信用债优于利率债,票息优于资本利得。“当下位置,债券整体价值一般,需要控制久期与仓位,市场回调后可适当买入但不建议追涨。但从传统配置盘的角度看,债券的性价比吸引力并不算差。”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称。

而且,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同存发行“贵”有望得到缓解,利率上升空间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参考往年金融体系的负债压力,存单利率并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基础;另一方面,当前1年期存单利率基本保持在2.85~2.90%区间,接近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水平(2.95%),较为符合央行的合意管控目标。

此前央行在2020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并明确指出“同业存单、回购和拆借等银行之间融资工具的利率以及国债收益率曲线,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一定的短期波动。但从中长期看,大体也是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的”。

张旭则对记者表示,在货币投放“总量适度”环境下,后期资金面既难现前期宽松格局,也难进一步收紧。基于此,同业存单价格运行存在一定刚性,下行空间也将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