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化解风险重塑企业价值 浙商资产“三围”有看头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化解风险重塑企业价值 浙商资产“三围”有看头

2020-08-19 编辑:网站编辑 有373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今年3月,抗击疫情的“战斗”正酣。杭州一家民营企业就从那时起在受疫情冲击的危机中走向新生。当时压在企业身上的2000多万元担保债务,如今已被成功化解。

  向企业施以援手的,是浙江一家省级资产管理公司——浙商资产。诞生于化解“两链”风险的关键之年,浙商资产以“防化区域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担负起为金融机构解困、为地方政府解围、为困境企业解难的使命。

  “围着银行转、围着政府需求转、围着企业转,这‘三围’是浙商资产重要战略之一。在疫情冲击背景下,我们也对中小企业60余个项目提供接近1.3亿元的减免支持。”浙商资产常务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李传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阻断风险传导的“多米诺骨牌”

  疫情冲击之下,上述这家大型民营企业陷入困境,2000多万元的担保债务犹如大山压顶让公司喘不过气来。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浙商资产临危受命,以最快速度帮助其减轻财务压力。

  “其实从2013年到2016年期间,我们就接手了不少托管项目,有效化解了担保风险,阻断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了地方社会经济稳定。”在李传全看来,这样的案例浙商资产经手过很多。

  2013年,正是浙江省内加快处置“两链”风险的关键之年。时年8月,浙江省发布《关于有效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意见》,浙商资产成立于这一年,诞生之初就肩负了化解省内金融风险的使命。

  “我们在这3年里,托管了11家相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负债规模达到290亿元。”李传全说,目前风险化解卓有成效,杭州周边一二线城市的托管项目,不少已经圆满退出。

  近年来,浙商资产不断深化同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有些区域性企业如果重整重组好了,实际上和招商引资效果一样的,通过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把原先有困难的企业转化成可持续经营、积极向好的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于重整需求,浙商资产提供合理的和解方式。”李传全表示。

  据统计,通过和解转让或者其他投行手段,浙商资产累计为187家大中型小企业提供帮扶,其中完成或正在纾困的上市公司有11家,解除担保圈超过300亿元,化解超过约880亿元的债务危机,保障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

  共益债方案让“乌鸡”变“凤凰”

  连续两次招募重整投资人失败,某房地产项目面临资产价值大幅贬损的风险。面对复杂情况,浙商资产联合一家上市房企进行重整方案设计。今年以来,克服疫情期间工程推进困难,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续建。

  如今,存量房产得以盘活,工程项目顺利交付,解决了众多原购房户无法收房的难题。截至今年7月,经过近一年努力,重整程序基本执行完毕,保证了20余家金融机构债权、1000名普通债权人的切身权益,浙商资产也顺利退出。

  “围着企业转”是浙商资产战略的重要一环。该公司总结形成了“三类企业的救助思路”:僵尸企业,加快清理;重病企业,重整盘活;休克企业,及时纾困。其中,对于一些处在“烂尾”困境状态的项目,浙商资产在业内较早运用共益债等方案,给予流动性支持,助力项目价值重塑。

  李传全介绍,所谓共益债,即超级优先,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为重整项目提供享有一定优先权的资金支持,如果项目完成重整,则所有债权人和股东利益均得到保障,若重整失败,共益债的偿还顺序优于一般债权。

  “有些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后,没有资金继续建设,由于时间拖得越长,利息不断增长,自身化解债务的能力越弱。”李传全说,陷入困境的项目,银行往往产生很大亏损,民间债权人受到影响,同时对于花钱购买住宅的个人,也面临拿不到房子的窘境。

  这就对风险化解提出需求。“如果有一笔资金把困境项目变为具有完全使用功能的房产,那么就能够‘乌鸡’变‘凤凰’,价值得到很大提升,从而变现为还款来源,解决债务危机。”李传全说,共益债就是解决“最后一口气”的资金来源,以这种方式,浙商资产扶持了不少困境项目。

  李传全表示,在共益债模式下,项目完工后取得销售回款,这样一方面纾困资金能够安全退出,其他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保障。

  不良资产管理市场迎来“蓝海”

  今年疫情冲击之下,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参与的行业积极性有所回落,为避免不良资产“冰棍效应”带来的资产减值风险,加快处置效率成为业内的共同难题,而不良贷款的增量供给,也使特殊机遇市场迎来“蓝海”。

  “对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一方面提升处置能力,把自身的十八般武艺练好,包括对资产线索的挖掘发现,尽职尽调方面的努力,对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度;另一方面,处置效率的提升与环境因素有关,包括司法环境和信用环境的改善。”李传全表示。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明年才会暴露出来。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李传全介绍,由于金融支持和监管容忍度提升,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供应量有所缩减,整体的交易价格仍然处于较高位置。但他同时表示,长期来看,供给会有所加大,随着参与机构增加,形成竞争性压力,未来传统的交易转让收益或面临收窄。

  事实上,如今的不良资产市场已经吸引超过5万亿元的资本参与,既包括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持牌玩家”,也包括非持牌的民营资本、海外资本等,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境外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也逐渐增加。

  “引进外资,包括进行跨境不良债权转让,对于加快化解国内的不良资产、改善信用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传全表示,不少外资机构看好国内市场,目前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法规和信用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亚太地区是比较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