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在参与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金管理以及养老产业投资中做了很多事情,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探索性进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近日在一场养老论坛上指出,保险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重要受托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在产业投资界有了很多进展。
曹德云介绍称,从第一支柱看,已经有六家保险机构成为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保险机构管理的基本养老基金规模达900亿元,较2018年增长200亿元,增长幅度可观。凭借在非标产品上的专业优势,保险机构也成为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产品中非标类型养老产品的主要管理人。从近几年投资情况看,保险机构管理的基本养老金组合,投资收益大部分超过了投资基准。
从第二支柱情况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在23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当中,养老保险机构占了八家,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组合数2627个,占比65%;管理组合资产达8830亿元,占比54%。截至去年底,在全国30各省市自治区职业年金受托人评选中,保险机构中标数量也占绝对优势。
从第三支柱的投资管理情况来看,保险机构也在积极开展企业年金、团体保险、养老保障等方面的业务。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公众的养老保障需求将不断增强,进入到快速增长期。
曹德云表示,保险业要进一步发挥专长,巩固优势,加快创新,提升能力,改善质量,提高效率,在未来的养老金市场和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发挥更加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他提出了四个建议:
第一,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的投资范围。保险资金跟养老金在规模大、期限长、追求稳定长期收益等方面具有相同特性,从国际经验看,养老金的多元化配置是实现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养老金资产配置要逐步扩大到权益投资、另类投资、产业投资、境外投资等领域。在现有保险资金配置范围基础上,考虑以养老金投资为试点,放开黄金、大宗商品等战略资产方面的投资,给保险业管理好养老保险资金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加快打造与其他行业平等竞争的产品体系。养老金产品需要更加关注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风险偏好的长期储蓄行为特征,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保险机构对于生命周期特点的把握优于其他行业,能够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调研的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可以考虑根据养老金积累期和领取期的不同功能来设计不同的产品。
此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也要发挥保险资产配置的专业特长,利用创设债券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中长期产品的业务特性,开发出适合服务于养老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
第三,建立养老金行业标准及数据共享机制。保险业在服务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养老金方面的数据信息。保险业应先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再通过这些标准化的信息,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在养老方面的需求、偏好,针对他们的特性,开发出多层次的产品。
第四,借助金融科技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在养老金领域,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应在信用管控、风险管控、交易撮合等方面,更多地引入新型金融科技成果,以提高运行效率,维护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