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蚂蚁集团分别向上交所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文件,外界得以一窥巨型独角兽"蚂蚁"全貌。
蚂蚁集团于2004年从支付业务起步,后逐渐拓展到保险、理财、信贷等普惠金融领域。截至目前,蚂蚁集团已经蜕变成一个拥有多流量入口、深耕多种技术的数字科技巨头。业务涵盖支付连接、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三大板块。
随着C端用户红利的消失,蚂蚁转而面向B端输出技术服务。今年上半年,面向金融机构收取的主要为技术服务费的收入459.72 亿元,占总收入63.39%,已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金融牌照齐全的蚂蚁,为何转型科技服务公司?有投行人士指出,资本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估值更多以净资产为基准,溢价率不高。而科技公司带来的想象空间显然可以获得更高溢价。
蚂蚁集团拟在A股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进行H股同步发行,发行后A+H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募集完成后,发行人的外资股比将不超过届时发行人股份总数的50%。
上交所官网显示,蚂蚁金服A股联席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拟募集金额480亿元人民币。据彭博此前报道,蚂蚁集团的IPO目标估值为2250亿美元,预计A+H共募集300亿美元。
蚂蚁集团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并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上市前,阿里巴巴持股32.65%,杭州君瀚及君澳持股50.52%,境内投资者持股16.83%。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蚂蚁集团的业务构成包括数字支付及生活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和创新业务。
数字支付板块,自2004年支付宝诞生,蚂蚁推出了中国首个在线担保交易解决方案。多年来,公司不断推出创新的支付方式以优化用户体验,比如快捷支付。截至今年6月份,支付宝APP的月活用户为7.11亿。
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是蚂蚁向金融机构提供数字金融技术支持、客户触达及风险管理方案,并提供包括消费信贷、小微经营者信贷、理财及保险在内的各类服务。并提供相关技术输出,如智能商业决策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
创新业务包含蚂蚁链技术服务、金融云技术服务等多项创新技术服务,2019 年开始,公司从蚂蚁链取得收入。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根据招股书,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线上支付业务拓展至200个国家和地区。蚂蚁集团支付业务收入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收取的交易服务费。截至今年6月份的过去12个月内,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此外,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 APP 享受众多其他日常生活服务。支付宝APP 涵盖了超过 1000 种日常生活服务及超过两百万个小程序,包括出行、本地生活服务及便民服务。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蚂蚁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不但有股权上的关联,在战略层面也保持紧密的协同关系。蚂蚁表示,其数字支付与数字金融服务发展受益于阿里巴巴平台上应用场景及消费规模的扩展。
例如,阿里平台上的电商交易,帮助公司的数字支付服务发展,并为蚂蚁创造了大量的客户洞察。这些洞察和公司的技术服务,反过来又可助力金融机构向用户提供信贷理财和保险产品。
根据招股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2017年度至2019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81%;分别实现净利润82.05亿元、21.56亿元、180.72亿元和219.23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从收入来源看,蚂蚁的收入来自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及其他。
其中,报告期内,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在公司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2019年度及2020 年1-6月,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56.20%和63.39%,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公司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合作金融机构收取的技术服务费。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2020年1-6月,公司毛利率较2019年1-6月增加12.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规模的强劲增长所致,随着用户在平台上使用更多的数字金融服务,使得流入的资金能够留存在公司的生态系统中,增强了公司运营效率。此外,2020年上半年交易成本的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平台总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费用方面,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合计期间费用率分别为43.14%、68.44%、31.47%和 19.97%。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蚂蚁集团自成立以来,就视技术为业务发展的驱动力。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67万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比例约为64%。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7.89亿元、69.03亿元、106.05亿元、57.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2%、8.05%、8.79%、7.89%。
招股书介绍,蚂蚁集团通过小额贷款子公司、天弘基金、国泰保险、商融保理以及参股公司网商银行提供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和保理服务。
根据奥纬咨询的研究,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公司线上理财资产管理规模达40986亿元;同期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518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在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微贷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约5亿用户通过蚂蚁的微贷科技平台获得了消费信贷,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总计为17320亿元,约98%的信贷余额均由金融机构实际进行贷款发放。截至去年底,蚂蚁的消费信贷30天以上逾期率1.56%;90天以上逾期率1.05%。
有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用户通过蚂蚁的微贷科技平台获得了信贷。蚂蚁持股30%的网商银行是为小微经营者提供微贷服务的重要合作方。截至去年底,蚂蚁的小微经营者信贷30天以上逾期率2.03%;90天以上逾期率1.57%。
理财方面,2013年蚂蚁推出了余额宝,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产品。此后,蚂蚁还推出了面向小微经营者的现金管理服务产品"余利宝"。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超过5亿用户借助公司的理财科技服务平台进行了投资。平台上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6000多种理财产品。
2020年4月,蚂蚁推出了向消费者提供全权委托的智能理财服务"帮你投",该服务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算法从超过6000只公募基金产品中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帮你投"推出后的100天内已吸引了约20万名新客户,合计投资额达22亿元。
蚂蚁的保险科技平台上,消费者可以选择超过2000种产品,覆盖寿险、健康险、财险,以及公司的互助项目相互宝。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保险科技平台还提供创新技术来帮助保险公司降低理赔成本。例如,针对通过上传医疗记录来申请理赔的投保人,公司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来快速准确地评估其上传病历的真实性。公司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以帮助分析病历本中的文本信息以便检测虚假信息。通过这些高度自动化的程序,公司帮助保险合作伙伴能更有效地发现理赔欺诈,并通过减少人工介入来降低他们的运营费用。
蚂蚁旗下持牌金融服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也受到与合作金融机构相同或类似的监管,比如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或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相关要求。
201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就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文件征求意见。为更好地准备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蚂蚁集团拟以全资子公司浙江融信为主体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监管,并由浙江融信持有相关从事金融活动的牌照子公司的股权。
2017年,在金融监管趋严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蚂蚁金服宣布由"FinTech"向"TechFin"转型,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大数据支撑。基于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方向的积累,蚂蚁金服向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以及金融科技公司输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具体业务层面,蚂蚁集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系列包括客户触达、智能商业决策、动态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创新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基础架构等服务。通过这些技术服务,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得以在公司的平台上为数亿消费者和数千万商家有效地提供信贷、理财和保险产品。
例如,蚂蚁集团的智能商业决策系统,运用了其自有算法,并充分利用了公司在所有数字金融领域中的高质量的客户洞察,以此来预测客户的需求与偏好。智能商业决策系统使公司能够评估潜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分析客户接受数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并构建用户的风险画像以确定合适的产品特征和价格。
蚂蚁集团开发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和风险识别算法,来协助金融机构做风险管理决策。公司的解决方案和算法能够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包括与欺诈、反洗钱、信用、流动性、运营、安全和数据隐私等有关的风险。在使用其解决方案时,金融机构自主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并承担相应责任。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与超过350家金融机构就数字金融服务展开合作,包括约100家银行、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及约90家保险机构。
蚂蚁集团区块链技术团队成立于2016年,根据IPR Daily及IncoPat的资料,2017年到2019年间的各年蚂蚁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数均排名全球第一。
其表性产品是2018年6月上线的蚂蚁链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台,实现了高性能区块链技术的一站式输出。实际落地案例中,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在蚂蚁链平台创建应收账款的数字化记录后,银行可以便利地跟踪小微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并验证其真实性。这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的信任度和透明度,使小微供应商、尤其是那些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的供应商,更加容易地从银行获得了贷款。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蚂蚁链平台产生了超过1亿个日度活跃上链数据,包括专利、凭证和仓单等。
在启动上市前一个月,蚂蚁换掉已沿用6年之久的"蚂蚁金服"简称,并将工商注册名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掉了原注册名中的"浙江",以"科技"替代"小微金融服务",以彰显其科技属性。
蚂蚁"TechFin"转型为了什么?有投行人士指出,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是科技公司,科技业务营收占比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资本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估值更多以净资产为基准,溢价率不高。而科技公司带来的想象空间,可以让蚂蚁金服获得更高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