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是什么塑造了美国人“爱花钱”的性格?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是什么塑造了美国人“爱花钱”的性格?

2020-09-09 编辑:网站编辑 有721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在“内循环”成为热词后,消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大消费、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是“内循环”的重中之重。但如何促进消费仍然是个问题,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众多,如收入、社会文化、金融制度等。

以消费文化为例,过去曾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来形容中美消费文化的对比:

一个中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一个美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还清了购房的贷款,而她已经在这房子里面住了30年了。

暂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这个故事的广为流传就证明了中美两国居民对待“借钱消费”的态度迥异。而在众多的研究和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能够感知到美国奉行的提前消费、借贷消费等消费观,因此储蓄率极低。中国人则普遍奉行有了充足储蓄后才消费,因此储蓄率极高。

那么,美国的这种消费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中外相同的节俭理念

既然我们赋予了“消费文化”的概念,那理所当然的,消费行为会受到人们所处时代的影响。

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作者马克斯·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

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
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在新教伦理的影响下,节俭一直被视为美国公民的一种核心价值,是国家繁荣的一个主要源泉。在这一点上,其实与我国北宋以后,以“禁欲”为中心的儒家治国思想不谋而合。

在当时,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些“有钱阶级”受到新教伦理影响所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财富大量聚集起来,却并没有用来放贷赚取利息,而是不断用于商业再投资,昔日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为严苛的讲求实际的态度所取代。迎头跟进的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乃是因为他们克勤克俭,不愿消费,只想获利;而仍然保持旧有生活方式的人则不得不节衣缩食”。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消费信贷制度是遭到辱骂最大的制度之一。他们认为,消费信贷会成就大众消费的贪欲,不仅诱惑犯罪,还提供了犯罪手段。消费信贷机构实现了广告商们无力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给人们提供了手段,将购买昂贵商品的美梦变成现实。

在传教士的口中,债务是与下流行为、魔鬼并列的邪恶行为之一。因此,在新教伦理“禁欲”的核心思想下,消费信贷无疑是一种“犯罪”。新教的“禁欲”反对享受,束缚消费,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更是持有绝对否定的态度。

但是,绝对“限制消费”的另一面,经济学赋予了消费另一种概念。亚当·斯密说明了所有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维多利亚时代财务伦理出现了异化,人们人为地将信贷分为了“生产性信贷”和“消费性信贷”(本质上,生产其实是为了消费)。生产性信贷以创造有价值财富为目的,为经营性单位提供资金,用于购买能够增值或者具有生产性用途的商品。消费性信贷为了获得即时满足而借钱,它会诱惑人们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在世界第一次大战前的整个维多利亚时代,限制消费都是一种美德,消费信贷则是贪欲的象征,为时代和社会所不齿。所有的信贷基本被定义为“生产性信贷”,还债也是美德,所以很少出现欠债不还情况。按时还债,既是为了保住赊欠的特权,也是为了维护个人尊严。

“分期时代”的到来

在19世纪的前50年,禁欲、高利贷禁令等经济社会的理念都极大的限制了美国消费的发展。到了19世界中期,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一家叫“胜家”的缝纫机公司推出了以分期付款形式销售其产品的模式。

在当时,缝纫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我国上世纪70年代时期极为相似,是一种重要的家庭资产,是财富的象征,价格也相对昂贵。因此,分期付款销售的模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功,这种模式让原本不具有“缝纫机购买能力”的人群通过分期的方式实现了提前消费。很快的,这种模式就扩大到其他耐用消费品、书籍、钢琴等各个领域。

此时这种“提前消费”的模式仍然集中于工薪阶层,本质上是以购买的物品作为担保贷款,适用的领域也较少,并不普及。但在这一时期,初步诞生了一些专门从事消费信贷的机构。著名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便是诞生于这一时期,不过此时的运通还仅仅是提供邮件与货物快递运输服务,不过因为其快速且可靠的服务,运通的市场评价极高,这也为以后运通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客户和品牌基础。

如果持续和平的发展,美国的这种“提前消费”观念未必能够普及,因为它仍然受制于当时的宗教伦理、社会文化。但南北战争打破了这一发展路径,战争所需的资金成为了借贷行为最大的催化器,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得以迅猛发展起来,而且相比过去,分期的首付比例更低、期限更长,利率也变得更高。

因此,南北战争之后,以分期为核心的消费信贷取得了极大的增长。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的零售商西尔斯(Sears),以邮购手表、珠宝以及钻石等高价值的小件商品为主业,并向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信用贷款,以赊促销、以贷促销。同时,西尔斯还经营连锁店,并据此创新了信用卡的前身——西尔斯发现卡。

到了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几年,美国东部绝大多数的家具都是以分期付款形式销售。而20世纪前2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又进一步推动了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来自意大利、俄国等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快速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征信机构作为消费信贷的基础设施应运而生,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的机构、全国性的征信机构、全国零售信用机构联合会(现为消费者数据产业协会)都先后成立。

现代消费信贷制度的兴起

到了一战前夕,零售业态内的分期付款模式已经成为美国消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直到此时,人们仍然信奉“储蓄致富”的观念,但19世纪初的通货膨胀给了这种观念重重一击,努力工作积攒的储蓄快速缩水,之后的大萧条更是让很多人的储蓄化为乌有,人们的消费观发生极大的转变,“消费就是省钱”成为了消费者信条。分期付款的信贷模式进一步扩张,并在汽车分期中全面普及,到1924年,几乎3/4的汽车是分期付款购买的。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提供信贷资金的机构,如零售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但是另一方面,债务水平快速的上升也引来了社会的批判。其中的典型就是:用贷款消费的人是在“抵押未来”, 《福布斯》(Forbes)杂志的一名撰稿人甚至将背负分期付款债务的工人比作鼻子前面系着胡萝卜的毛驴。

很多人担心这种放纵的消费是“这个民族的整个道德规范的全面崩溃”。于是,为这种债务进行道德辩护的一系列著作出现了,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消费性信贷”被经济学家们重新创造为“消费信贷”,这些研究和著作为后期针对消费者的信贷制度奠定了道德基础以及法律基础、制度基础。可以说,消费信贷概念的创立是美国消费文化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分期付款销售经济学》一书中,作者埃德温·R. A.塞利格曼(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就为消费信贷做了权威性辩护。即除了少数不恰当的做法之外,消费信贷对经济做出了重要而有价值的贡献。

塞利格曼将生产和消费归于更大的范畴——效用,如果通过借贷的消费是有助于消费者健康和幸福的,那么这种消费就和生产一样,增加了社会的总效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与生产没有了本质区别,消费信贷也将消费与生产放在了同等的道德水平上。

因此,个人利用消费信贷购买商品,以便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提高福利,增加幸福,这种做法也是合理的。

崛起:二战后消费信贷的爆发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开始主导世界秩序,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消费信贷的大爆发。在战后的50多年里,美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以年均12%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消费信贷余额近20万亿美元。消费信贷创造出的需求市场,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经济发展就建立在这样一个债务链条上,无人不负债。

与此同时,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信用卡的出现,使得各种类型的公司卡、银行卡、联名卡纷纷出现,信用卡开始风靡美国。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又给消费信贷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使用信用卡的人数急剧上升。

据美联储进行的一项消费者金融调查显示,美国家庭中至少拥有一张信用卡的比例从1983年的43%上升到2001年的73%,2001年拥有银行卡的美国家庭比1983年多了3000万。

而鉴于消费信贷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监管及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建立制度规范消费信贷发展。如保护消费者的《消费信用保护法》,以及《公平信贷报告法》、《诚实租借法信用卡修正案》、《公平信用结算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破产法》等一系列有关消费贷款的法案。

这些消费信贷相关法案构建起了一套复杂法律框架,如此完整且多层次的消费信贷法律框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而立法,无疑需要学术界的研究支持,因此在20世纪,消费信贷始终是美国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反思:过度消费的灾难

毫无疑问,消费信贷是美国经济崛起,实现美国梦最重要的制度设计之一。但在经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世界都对于“消费过度金融化”有了新的认知,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现行金融体系的不满和不信任。

《经济学人》2014年做了一项调查,“总体而言,你认为金融有利于还是有害于美国经济”?被调查对象中有48%的人认为有害,34%的人认为有利。

如果回顾美国的消费信贷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现今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在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中找到相似的影子。

对于过度消费的批评,消费金融用户权益的保护,个人信用的公平对待,个人破产制度的建设等等……

但是,消费金融化的标准到底在哪?消费金融在各项指标中的占比应该是多少?不管是学界还是市场都很难给予一个标准答案。在当前众多对于消费金融的批评声音中,消费金融机构好似变成了一个“实体经济吸血鬼”的角色。从另一角度去看,国内目前的消费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其意义仍然十分积极,也是实现扩大“内循环”的必备工具。

不因噎废食,不矫枉过正,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正如美国金融协会的前任主席拉詹所说:

我们不应该让已经做错的事情妨碍还可以做对的事情,也不应该推翻已经取得的进步。找到原因,才能重新建立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招募公告:苏宁金融于2020年8月启动“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大V激励方案”,每月按阅读量和发文活跃度,奖励排名前50名大V,奖励金额300元-2000元不等。如果您是财经作者,欢迎入驻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入驻方式:关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向后台发送“财顾”二字,小编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办理入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