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蛋糕有多大?结果科学吗?竞争关键在哪里?
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正逐渐起步。
日前,艾瑞咨询和安我基因联合发布的《消费基因检测行业白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行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2019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累计获得48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行业成熟玩家较少,成立较早的23魔方于去年完成C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新玩家圆基因则刚于今年完成天使轮融资,而大部分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的融资轮次均为A轮。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医疗级基因检测,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并缺乏相关监管,因此相关检测项目的科学性受到不少质疑。同时,国内该行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无成熟的商业模式。如何化解这些难题,或许是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内市场渗透率仍低
消费级基因检测,是相对于医疗级基因检测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没有医疗人员参与的情况下,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体外诊断产品。基因检测得以进入消费市场,主要得益于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1991年,全球第一个寡核苷酸芯片在美国诞生,由此开启了消费基因检测的萌芽期。
2007年以后,23andMe、FamilyTreeDNA等美国公司开始面向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产品,其中23andMe提供的产品起初定价999美元,之后在资本的推动下,价格不断下调。23andMe官网显示,目前其基因检测售价仅99美元。
相较于美国,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则起步较晚。行业白皮书显示,直到2015年,微基因、23魔方等多家基于芯片技术的基因检测产品问世,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才算起步。因此,从市场规模看,国内市场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上述行业白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消费基因检测累计用户规模将达到220.7万人次,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渗透率约为1.1%,而在美国市场,渗透率则接近8%。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2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累计用户将达到2070万人次,增长主要来自于渗透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市场规模有限,但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内却不乏竞争者。白皮书显示,当前国内涉及消费基因检测业务的企业数量约为130家,在过去的五年间,国内消费基因检测公司累计获得48笔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
头部玩家尚未出现,新玩家不断登场,行业内的“价格切磋”也接踵而至。早在2017年,23魔方将原价999元“祖源+遗传健康”的基因检测产品降至499元。随后,微基因也不甘示弱,将原本999元的基因检测产品降价至499元。2019年,新玩家基因宝带着9.9元基因检测服务入场,各公司打出的“低价牌”体现出了在揽客方面的不遗余力,不过,消费者在意的似乎不仅仅是价格。
检测项目多为娱乐性质
一位24岁的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做的项目是祖源分析,检测结果说我有1%的俄罗斯血统,所以带有战斗民族的特质,个人觉得这些结果是否准确也没法考证,就像看星座运势一样,看个开心就好。”
该消费者进一步表示,“我觉得这些产品比较迎合年轻人的想法,但不一定被各个年龄层接受,像我父母还是比较关心检测项目是否实用、检测结果是否科学等”。
据介绍,目前消费基因检测大多是通过采集口腔粘膜然后邮寄到检测公司,数个工作日后,检测公司出具一份基因检测报告。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消费基因检测主要开展项目为祖源分析、遗传风险、遗传特质等,因此检测报告不仅不像医疗检测那样严格,反而带有娱乐性。
在安我基因CEO吴健看来,医疗级基因检测属于医院的诊断手段,而目前国内的消费级基因产品仅适用于消费场景,二者对精确度的要求不在同一量级上,“当基因检测运用在消费领域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去诊断疾病,而只是给出健康管理的建议,比如我们可能会告知你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可能会告知你潜在的过敏原风险,这些都是你每天要面对的问题,但不一定都要去医院,就像你可以在家量血压一样”。
那么,号称能起到健康管理作用的消费基因检测,是否受到相关监管?
吴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国家尚没有明确的法规对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进行监管,“目前只有在医院有明确诊断目的的基因检测产品需要申报,受到有关部门监管”。记者查询发现,目前仅有自201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规定,要确保大型基因组数据的采集和应用符合规范,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而针对产品的上市、质量等方面,则无条例可循。
基因宝CEO李智曾于2018年12月在其认证的知乎账号上,针对消费基因检测产品的监管问题回复某位网友称,“主要因为市场规模不够大,根本没有引起监管(层)的注意。监管层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很多,逻辑一定是让市场先发展,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再管起来”。
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目前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大多还在“揽客”上下工夫,但国外的消费基因检测企业已经不再只盯着C端,开始积极向B端拓展业务。
就在今年,23andMe与GSK和TrialSpark合作探索基因检测在新药研发及临床上的应用。而在此前的2015年,FDA已经同意23andMe提供关于36种疾病携带状态分析。
吴健对此分析称,揽客不是消费基因检测的最终目的,“我们知道基因检测的原理是遗传学,每位用户一生只要做一次就好,很少存在复购行为,所以通过售卖产品获得的回报是有限的,因此消费基因检测公司需要在产业链上下工夫,一方面可以与电商平台、保险公司及体检机构等渠道合作,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另一方面,在数据积累方面进行挖掘,可以与药厂展开合作,在生物制药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寻求长期、持续的数据价值变现”。
行业白皮书显示,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产业链基本形成:上游试剂、仪器、软件分析提供基因检测实验室的关键能力;中游由实验室代工和品牌商构成,部分品牌商可通过实验室代工完成市场探索阶段,而头部企业多自建实验室;下游则由线上和线下构成,主要为企业提供获客渠道。但与海外消费基因产业链相比,我国在下游线上基因垂直评价平台、第三方数据解读及B端合作应用三个环节仍存在缺失。
不过,产业链的外延正在进行中。今年以来,由贝瑞基因(000710,SZ)和香港基因检测公司Prenetics联合投资的圆基因上线,聚焦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贝瑞基因的相关公告称,此举是公司实现基因检测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一次战略布局。
此外,基因宝今年宣布完成3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含连锁药房大参林(603233,SH)。而在去年底,微基因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寻求基因组学技术在认知障碍领域的临床应用,计划完成近万人的基线研究,并在之后结合随访和生信分析,探索阿尔茨海默症疾病机理研究、新药开发及临床入组患者选拔等合作机会。
在商业模式方面,艾瑞咨询认为,目前国内的行业公司并没有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多数企业通过优惠价格、返卡、低价试用等方式获取用户,在数据积累基础上,探索以基因数据为核心的衍生商业模式。基因检测产品大多以人群或检测纬度为导向,如针对儿童、女性、男性等人群的检测,包括祖源分析、运动基因、营养代谢等10余种。基于该类纬度的书库,未来需要与相应科研机构、药企、健康管理等机构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