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据同花顺显示,上周,沪指累计跌5.19%,深成指累计跌3.25%,创业板指累计跌2.14%。
上周,板块上,疫苗股冲高回落,军工、免税轮动拉升,但后排标的联动性较弱,个股上,人气高标连板率较低,仅1家连板,东方中科、精功科技等跌停,万方发展尾盘走出天地板,资金恐高情绪再度显现。
整体看,板块快速轮动,节前资金以观望为主。盘面上,旅游、证券、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注册制次新、新疆、农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9月25日收盘,沪指跌0.12%,报收3219点;深成指跌0.02%,报收12814点;创业板指涨0.18%,报收2540点。
本周新基发行情况:
据Wind显示,上周共78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679.26亿元;共发行61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39只基金首发。
上周发行产品中,英大安鑫66个月的发行规模最大达79.99亿元;此外,上周还有两只产品发行规模超过70亿元,分别为华泰紫金丰安27个月定开A和浙商汇金安享66个月定开A。
(图片来源:Wind数据端)
上周净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企业聚焦:
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遭“疯抢”
9月25日凌晨,1元即可申购的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家基金公司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正式开售。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日午间,已有两只基金已达到120亿元募集目标,另一只基金已非常接近这一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今日凌晨,上述5只战略配售基金发售2分钟后就卖出10亿元;发售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102亿元,创下公募基金申购新历史。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搜狐财经表示,从整体上来看,蚂蚁的战略配售基金还是属于比较好的投资标的,只是投资者要明白风险,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后才去进行比较理性的操作。
科创50ETF一日狂卖1000亿
9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渠道处获悉,首批4只科创50ETF全部一日售罄,一日狂卖总额近1000亿元,比例配售已成定局。
一位基金渠道人士表示,科创50ETF认购火爆,刚开卖一小时,在早上10点前华夏科创50ETF已经卖出超过50亿元,最早启动了比例配售了;而易方达科创50ETF紧随其后,也在开售一个小时以后卖出超50亿元;到了11:30左右,渠道再传出消息,华泰柏瑞科创50ETF也启动比例配售。
华夏科创板50ETF的拟任基金经理荣膺此前就普通基民如何投资科创50ETF时表示,此次科创50ETF现金认购的募集上限是50亿元,股票认购上限是5亿元,如果当天某一类认购超过这个数值,会启动配售,特别是现金部分是比例配售。
长盛基金主动权益阵营星光黯淡
Wind资讯数据显示,长盛基金今年以来发行成立的新基金有6只,其中主动权益类产品有长盛价值发现、长盛竞争优势A/C、长盛制造精选A/C三只。从募集金额的角度来看,三只基金的募集成绩均与业内至少50亿的爆款标准差距不小。
从公开信息来看,长盛基金在新品长盛制造精选8月26日刚刚成立不久,又于8月31日上档发行长盛核心成长,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皆为郭堃。
公开数据显示,郭堃目前基金经理岗位的从业时间有4年零120天, 但是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泓德基金度过的。在前东家,郭堃管理过的基金达到了5只之多,但截至卸任,郭堃在泓德期间的最佳任职回报仅为35.90%。
余额宝、理财通收益率创3个月新高
收益率低迷长达几个月之久的货币基金市场如今悄然回暖,不少主流品种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超过了2%。天弘余额宝、腾讯理财通对接的多只宝类货币基金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创下了6月份以来的新高。
业内分析,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回暖,和国内疫情的好转和宏观经济恢复、货币市场上短期利率表现密切相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在季末因素影响下,预计9月市场利率可能会继续小幅走高,加之货币基金前期到期资产的再配置效应,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进一步小幅上涨。不过,他也提醒,居民资产配置不能只看短期的收益波动,更应该关注长期业绩。
公募基金发行刷新纪录,1059只 规模达2.2万亿
据统计,截至9月21日,年内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为1059只,发行份额合计22042.14亿份。
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是今年公募发行的主力。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立数量分别为180只和466只,发行份额合计1.41万份。
爆款基金贡献了大量的流量。截至9月21日,年内已诞生19只百亿级的权益类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达170.77亿元。
长安基金佣金暴涨25倍
长安基金目前的管理规模总计不足100亿。从产品分类来看,混合型产品为长安基金的主要产品类型,截止二季度,旗下24只混合型基金产品规模为60.72亿元;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分别为12.40亿元和10.74亿元。
今年上半年,长安基金旗下混合型和债券型产品规模均大幅下滑,混合型基金从年初的150.02亿元降至60.72亿元,半年缩水59.53%;债券型基金产品规模从22.70亿元降至12.40亿元,半年内下滑45.37%。
货币型产品规模虽有小幅上涨,但长安基金货币型产品缩水早已“冰冻三尺”。2018年四季度末,长安基金货币型基金产品规模曾达到65.43亿元,占当时长安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的73.50%。此后其货币型产品规模断崖式下跌,截至2019第三季度仅剩9.72亿元。
机构观点:
中银证券:市场观望情绪或致券商板块继续震荡
中银证券指出,短期券商板块主要受市场震荡影响,市场活跃度下降,市场观望情绪或致板块继续震荡。
中银证券表示,长期来看,行业持续享有明显领先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政策面利好,龙头券商将重点受益。建议重点关注综合实力强劲、充分享受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红利的龙头券商。
华西证券:长期看好券商板块 关注三条主线
华西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魏涛认为,目前券商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不高位置,流动性相对宽松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目前一级市场政策已经落地包括科创板及存量板块的注册制发行、再融资新规的推出,以及新三板一系列盘活政策。为匹配一级市场政策效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后续投资端政策值得期待,包括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交易制度和衍生品扩容。长期看好券商行业。” 魏涛表示。
国盛证券熊园:下半年以结构牛机会为主
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表示,流动性最宽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货币政策还没有实质性转向,预计明年上半年流动性的压力会显现。
“6月份以来,资本市场资产价格走高,有一些涨的很好的板块已经充分享受流动性红利,下半年可能面临回调压力。不过,他认为股市还是能走出分化机会,结构牛明显。” 熊园认为。
中信证券:预计A股将迎来持续数月的慢涨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预计A股本轮行情由资金重新形成合力,并带动增量资金入场驱动,将是持续数月的慢涨。配置上,建议继续聚焦顺周期与高弹性品种,三条主线。
“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等的周期板块,如黄金、有色金属和化工;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家居等;绝对估值低且已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块,包括保险和银行。另可开始配置调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龙头。”中信证券表示。
中信建投:后期LPR下降空间不大,需关注后续公开市场操作
中信建投指出,LPR报价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我们认为,后期LPR下调可能性较小,这样判断的原因有四:第一、8月经济数据明显超预期,金融数据以及通胀数据大部分均有所回升,显示经济正在稳步修复,且展望四季度经济复苏向上的支撑动力仍强,在此背景下,再实施对冲经济下行的宽松政策必要性不大。
中信建投表示,第二、目前货币政策聚焦于调结构、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相比于降低LPR,通过新设的直达实体的工具、定向降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更能够实现精准操作、调结构的目标。
“第三、此前在银行“负债荒”、同业存单利率冲高之时,央行并未下调MLF利率,而通过增量续作方式来缓解资金紧张,如今存单利率已有回落趋势,且中长短利率有所下行,央行下调MLF利率的动机进一步减弱。” 中信建投称。
中信建投表示,第四、存量房贷与5年期LPR挂钩后,LPR利率调整与地产调控关系更为紧密,目前对于地产的调控力度并未减弱,调低LPR不符合目前的地产调控政策的主基调。综上判断LPR下降空间不大,建议持续关注后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建信基金陶灿:市场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陶灿表示,权益投资要紧跟经济在不同时代阶段的变化,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心、重点不同,不同的经济政策或者全球经济环境孕育的主导产业或主力产业不同。
“做有时代感的权益投资,要抓住一个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矛盾、主导方向,跟随实体行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当前,中国经济的亮点就是内需大市场提供基本盘,政策契合经济转型发展规律。对股市的影响在于“三期叠加”时期,市场将以结构性的机会为主。” 陶灿称。
工银瑞信章赟:科创板50ETF是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的便利投资工具
工银瑞信章赟认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科创板整体规模体量显著增长,截至9月1日,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65家,总市值约2.9万亿元,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较高、市场认可度较高、科创属性突出。
“现阶段推出“科创50”指数意义重大,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客观表征市场和业绩评价基准的工具,为指数型投资产品提供跟踪标的,使广大投资者能够通过指数化投资分享科创板企业的成长红利。” 章赟表示。
章赟称,从投资角度,持续看好科创板的投资价值,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板块市值的增大,代表性、市场影响力的增强,指数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已成立两只科创主题主动权益基金,经过对客户需求的调查了解和深入的内部研究,决定通过开发科创板50ETF,为广大投资者能够通过指数化投资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良好的工具,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章赟认为。
(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编辑/徐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