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京津冀地区经济逐步恢复 协同战"疫"成效显现
2020-05-12
编辑:网站编辑
有719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或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1日讯 据北京市统计局网站消息,第一季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京津冀三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力推进,区域经济逐步恢复。具体来看,一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7746.7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7462.2亿元、2874.4亿元和74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下降6.6%、9.5%和6.2%。
主要领域逐步恢复
一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7%,降幅比1-2月收窄1.5个百分点。四大支柱行业中,电子行业增速比1-2月提高0.9个百分点,电力、医药、汽车行业降幅均有所收窄。天津、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6.0%和4.8%,降幅比1-2月分别收窄0.1个和4.6个百分点,其中对工业经济和民生保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制造业降幅分别收窄24.7个和5.7个百分点。
一季度,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其中金融、信息行业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增加值分别增长5.5%和3.5%。天津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9%,电信业务量和铁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31.2%和21.9%。河北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9%,其中信息、教育和金融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9.6%、6.6%和5.0%。
京津冀三地加快推进项目开复工,一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1%,降幅比1-2月收窄12.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6.1%和12.9%;天津下降14.8%,其中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5.6%;河北下降7.7%,降幅比1-2月收窄6.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互联网相关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2%和77.5%。
一季度,京津冀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下降21.5%、25.5%和16.3%。居民生活类消费增势较好。北京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8.8%,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7.1%;天津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5%,日用品类增长30.5%;河北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3.9%,饮料类零售额增长21.9%。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
防疫相关物品加快供应。一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口罩约1.3亿只,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25.1%;天津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增长26.0%,医用口罩增长99.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3.0%;河北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3.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5.8%。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季度,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保持平稳运行;天津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万,3月全部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比2月份增加14.1个小时;河北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3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运行在合理区间。
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一季度,北京、天津、河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4.0%和4.5%,涨幅比1-2月分别回落0.2个、0.2个和0.4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较快成长
疫情爆发以来,“宅经济”“云办公”、线上教育等需求旺盛,互联网经济显现活力。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良好,区域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
新产品生产增势较好。一季度,北京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4.5%,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67.4%;天津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2倍,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1.6倍;河北太阳能电池增长30.1%,工业机器人增长14.5%。
新产业较快复苏。一季度,北京工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降幅分别比1-2月收窄4.1个和4.4个百分点,收窄幅度明显大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天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和1.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4.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基本达到了上年同期水平,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基因工程医药和疫苗制造,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行业生产增速均在20%以上。
新业态发展良好。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5.9%,新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7成以上;天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6.4%;河北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32.7%,带动快递业务量及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4.6%和11.9%。
协同领域合作加深
自疫情发生以来,京津冀三地加强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内人员有序流动,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区域间协作不断加深。
北京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跨省运输、人员隔离、产业链配套等“食、住、用、行、产”方面的问题困难,累计为重点企业协调解决津冀地区3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天津大力协调重点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在区域内的复工复产,引入京冀项目资金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比重超过4成。河北推动实现固安工业园区205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占比达8成。承接京津法人单位121个,雄安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