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 真的是“冤案”吗?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 真的是“冤案”吗?

2022-05-22 编辑:网站编辑 有493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同样的订单,同一家外卖平台、同一家商户、同一处送餐地址、同一个时间段,会员却比非会员支出更多——近日,有网民几次测试发现,在注册成为美团会员后,相比非会员,外卖满减优惠力度不仅有所降低,配送费也不减反增。此事再次引发舆论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强烈关注。 近几年,从旅行平台、电商平台、打车软件到外卖平台,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曾被曝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据北京市消协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如今相当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而包括此次美团在内的多家平台的回应也往往大同小异,一则绝无大数据杀熟其事,二则系统和程序存在BUG。 听起来,互联网平台们很委屈,很无辜,所谓“杀熟”似乎是社会舆论制造的小题大做的“冤案”。但公众对这样的回应也越来越无法接受。 退而言之,即使系统确实存在BUG,作为活跃用户数以千万计,甚至数以亿计,年交易额数百亿乃至数千亿元的平台,却长期无法发现、无法解决这样的系统漏洞,本就说明管理运营工作存在巨大缺陷。 进而言之,若并非系统问题,而是平台熟视无睹甚至有意为之,则更体现了相关企业对法律的漠视,对消费者的轻视,以及在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上的缺失。 媒体多次点名,民众物议纷纷,一些互联网巨头却依旧我行我素,大数据杀熟现象仍然频频曝出,其原因首先在于相关企业的垄断地位。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因其体量巨大,对市场具有一定支配作用,凭借其垄断地位,不断扩展业务范围,获取海量用户数据,利用规则制定权、算法、技术对用户“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