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趋健全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趋健全

2023-07-17 编辑:网站编辑 有740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进一步健全。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我国持续构建要素完备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进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关乎我国金融体系的韧性和稳健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整体趋于收敛,但也存在一系列风险隐患,例如部分中小银行及互联网平台潜在风险隐患、影子银行反弹风险等。同时,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围风险对我国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金融活动统一纳入监管,加快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要素逐步完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宏观审慎监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纷纷致力于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大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力度。

  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的探索实践起步较早。2003年,人民银行在房地产金融领域首次引入最低首付比例政策;2010年,引入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于2016年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双支柱”由此进入人们视野。

  “传统货币政策以CPI为锚,主要目标是通过逆周期调节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维护物价稳定。但这种货币政策框架也存在局限,即使物价较为稳定,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很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仅仅借助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难以有效做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调控。

  而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组成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则能弥补上述不足。曾刚表示,宏观审慎政策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积累以及跨机构、跨行业和跨市场传染,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两者的功能得以相互补充完善。

  2020年,我国持续健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主要表现为持续构建要素完备的矩阵式管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建立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等三方面。其中,为有效解决银行“大而不能倒”问题,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自9月30日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并将逆周期资本缓冲比率初始值设定为0;9月30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2月3日,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9月13日,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明确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准入并实施监管。

  强化金融监管体系协调配合

  疫情发生后,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被进一步重视和强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0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降低逆周期资本缓冲、流动性要求等政策举措,及时释放宏观审慎政策缓冲,发挥了良好作用。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8月,包括G20成员在内的33个国家和地区,针对银行部门共实施了500多项审慎政策措施以应对疫情冲击,其中具有宏观审慎特征的政策措施占比达到60%左右。

  “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安全形势仍然十分复杂,金融监管面临新的严峻挑战。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分步推动建立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体系。

  对此,周茂华表示,近年来,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与传统金融业务加快融合,实践中出现不少金融乱象,对国内金融监管构成挑战。因此,从宏观审慎角度,需要将一切金融活动、金融机构等纳入统一监管,根据金融发展“新情况”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国内金融生态日益丰富和业务复杂,风险隐蔽性高,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建立科学有效的压力测试体系有助于提升监管能力。此外,伴随对外开放加快,跨境资本流动增强,有必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一文中指出,“健全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支柱”。有专家表示,未来,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整个金融体系监管的视角来看,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构成了一个监管闭环,三者既独立又协同统一。其中,宏观审慎侧重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审慎基于机构层面提升金融机构个体稳健性,行为监管侧重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曾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