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行业资讯>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 涉及LPR改革、金融精准扶贫、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 涉及LPR改革、金融精准扶贫、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2020-06-02 编辑:网站编辑 有792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5月29日,央行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 (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2%、7.3%、6.7%和4.5%,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的拉动和引领作用明显,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持续提升,东北地区经济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

  总体来看,2019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二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三是对外贸易增长放缓,利用外资继续扩大。

  四是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

  五是城市群协同发展态势良好,核心区域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六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七是金融体系结构优化稳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稳健。

  此外,《报告》还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 ;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精准扶贫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重点做出了部署。

  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

  人民银行宣布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了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各类型银行积极有序运用LPR定价,地方法人金融机构LPR定价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报告》显示,2020年初对各地区分支行和有代表性15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中城商行38家、农商行62家、村镇银行50家)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2019年12月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分别达到92.0%、86.1%和94.5%。

  与此同时,LPR改革后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明显。根据《报告》,2019年初至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5.30%附近波动,LPR改革后贷款利率下降明显,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近0.2个百分点,降至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点,降幅明显超过LPR降幅,反映LPR改革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正在发挥。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保持基本稳定,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2%,较9月上升0.07个百分点。

  但《报告》也提醒,目前,金融机构全面运用LPR定价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金融机构内部定价尚未充分参考LPR。 二是一些较小的地方法人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足。三是利率风险上升但风险对冲工具不足。

  “总体看,LPR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成效。” 《报告》要求,下一步,要加强定价能力培育,建立市场化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将LPR内嵌到内部价格传导机制,增强参照LPR定价能力,持续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要深化LPR改革,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要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019 年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加强结构调整,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对全国957家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得到有效缓解。

  《报告》显示,2019年,金融对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全国民营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量分别是上年的1.4 倍、1.7倍。从样本调查情况看,小微、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满足感逐步提高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具体来看,一是企业贷款广度和深度有所提高。95%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其次为票据融资占比18%,其余渠道占比均不足5%,民间融资4%、股票2%、债券1%、风险投资1%。小微、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广度和深度有所提高,获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银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融资余额平均比重达 87%,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可得性明显改善。在调查中,认为总体融资难度较2018年明显下降、有所下降、基本不变、有所上升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7%、37%、41%、5%。认为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2018 年明显下降、有所下降、基本不变、有所上升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5%、43%、37%、5%。反映融资需求满足程度超过、基本满足、略低于、远低于实际需求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75%、17%、3%。企业授信额度使用率整体较高,用信率为80%以上、50-80%、50%以下区间的企业占比分别为81%、15%、4%。

  三是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2018年明显下降、有所下降、基本不变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0%、32%、48%,另有8%和2%的企业反映有所上升和明显上升。综合融资成本区间在6%以下6-8%、8-10%、10%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3%、36%、7%、4%。 银行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的企业占比为37%,较上年基本持平的企业占比为58%,总体稳中有降。有54%的小微、民营企业表示融资环境改善,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这一占比(39%);有42%的小微、民营企业表示融资成本下降,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这一占比(39%)。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当前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仍需关注的问题。一是融资渠道有待拓宽。二是金融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部分企业息外费用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强调,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为小微、民营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发挥好LPR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完善金融机构“敢贷、愿贷、会贷”的制度环境,提高小微、民营企业信贷获得感、满意度。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债券市场融资功能,丰富债券风险缓释工具,为小微、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更好条件。

  金融精准扶贫取得长足进展

  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报告》指出,四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探索,切实解决了金融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来看,一是通过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入扶贫领域。2016年,人民银行创设扶贫再贷款工具,专门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2019年,人民银行设立专项扶贫再贷款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扩大对“三区三州”的信贷投放,降低“三区三州”融资成本,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

  三是加强三个领域精准对接,提升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样化金融需求;精准对接产业扶贫,牵紧产业扶贫的牛鼻子;精准聚焦短板弱项,培育壮大扶贫项目。各地区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对接扶贫项目资金需求,指导金融机构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作用,保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需求。截至2019年末,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6077亿元,年均增长率17.2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5694亿元,年均增长率21.9%; 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918亿元,年均增长率27.39%。

  区域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信贷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指出,2019年商品住宅价格总体趋稳。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价格指数稳中微升。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指数单月同比涨幅最高分别为4.9%、1.7%。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价格指数涨幅明显回落。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回归理性。2019年,一线城市成交住宅用地290宗,同比增加40宗。土地平均溢价率 7.43%,同比微涨0.27个百分点,比2015-2019年平均溢价率低1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区域分化特征进一步显现。2019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销售增速进一步放缓。个别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存。此外,多个热点地区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持续回落。2019年,深圳市房地产贷款新增额在全部贷款新增额中的占比26.4%,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天津市房地产贷款新增额在全部贷款新增额中的占比为35.8%,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浙江房地产贷款新增额在全部贷款新增额中的占比为31.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处于稳健水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以及浙江2019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首付款比例均在40%以上。其中,北京、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平均首付比例在50%左右。

  《报告》指出,落实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目前,“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租赁住房区位、配套与居民住房需求不完全匹配,租赁市场对于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住房租赁的规划、土地、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是对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当前,仍需警惕个别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房地产市场过热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下一步,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坚持因城施策,紧紧围绕稳地价、 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报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