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五年推进,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人寿”)终于拿下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基金”)5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于近日完成工商变更,“保险系”基金公司扩容至9家。与此同时,“万向系”通过民生人寿将公募基金牌照收入囊中,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不过,近两年,浙商基金管理规模持续缩水,营业收入下滑明显,连续亏损,正处于“下坡路”。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收购基金公司,谋求牌照意义大于暂时性的经营利润,更看中公募基金牌照可在未来发挥的巨大潜力,同时结合保险资金进行运营,涉足更多业务类别。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当前9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发展参差不齐,管理规模差距较大,业内专家建议,在提升竞争力方面,需要沿着市场化取向、专业化经营方向,集中进行风险管控,完善产品布局战略,构建多元多层次产品线。
五年推进,民生人寿2.04亿收购浙商基金位居第一大股东
近日,浙商基金完成股东工商变更,民生人寿正式步入股东行列,持股50%,成为第一大股东,浙商证券、北京养生堂分别持股25%,同时,“万向系”通过民生人寿将公募基金牌照收入囊中,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公开资料显示,浙商基金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3亿元,设立之初共有4位股东,浙商证券、浙大网新集团、通联资本以及北京养生堂,分别持有25%股权。
2014年8月,浙商证券以及北京养生堂拟将合计所持有的50%浙商基金股权转让给通联资本,彼时,媒体报道称通联资本为“万向系”旗下公司,若股权交易完成,“万向系”将实现对浙商基金的100%控股。
不过这一计划未能成行,2015年4月,原保监会批复同意民生人寿以2.04亿元自有资金收购通联资本、浙大网新集团所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权,并对其实施控制。
在等待证监会批复期间,浙商基金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变更为肖风,资料显示,肖风还任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民生人寿副董事长、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位。联系来看,“万向系”对拿下浙商基金势在必得,只待监管批文。经过5年等待,2020年1月,证监会才核准浙商基金股权变更事宜,“保险系”基金公司扩容至9家。
尽管“万向系”执着于收购浙商基金,但后者近两年业绩却在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浙商基金营业收入为9315.22万元,同比下降43.27%,净利润为-2134.75万元;2019年,营业收入进一步下滑至1168.66万元,降幅87.45%,净利润为-1066.75万元,连亏两年,总资产及净资产也出现一定降幅。
与此同时,浙商基金的管理规模也持续缩水,从2017年1季度的超过600亿元,降至2020年2季度的260亿左右。从经营模式来看,基金公司主要受托进行资金管理,相应收取管理费,管理规模与营业收入息息相关。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介绍称,金融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基金公司在基金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方面愈发占据优势,屡屡有爆款产品,中小基金公司则偶有募集失利,管理规模缩水,竞争压力加剧。
那么,对于民生人寿而言,是否斥资纳入“烫手山芋”?“浙商基金属于中小型公募基金,其亏损程度相对保险公司来说并不严重,并不会成为保险公司的包袱”,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称。在其看来,保险与基金属于两类完全不同的金融牌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保险公司跨足公募基金行业,主要是看中公募基金牌照未来潜力,“可以结合保险资金进行更大规模运营”。
资源有别发展参差不齐,专家建议打造多元多层次产品线
自2013年证监会下发《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以及《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放开公募基金牌照后,出于业务协同、资金管理方面的需求,陆续有保险公司试水公募基金业务,进行布局。包括新设、收购现有基金公司,或以事业部形式进行公募基金运作。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除浙商基金,还有平安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太平基金、国联安基金、泓德基金、华泰保兴基金,以及通过事业部形式开展基金业务的泰康资管、人保资管2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9家“保险系”基金公司。
此外,2016年,原保监会陆续批复同意合众人寿发起设立合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保险发起设立华瑞基金管理公司,就公开情况来看,目前暂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复。
“银保监会与证监会的监管重点不同,银保监会审批的是收购行为对保险公司、保险资金以及保险客户的安全性,风控措施以及收购规模都更容易得到批准,但证监会要从基金牌照收购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否可能引发基金投资者风险等角度出发,有更多的考量”,沈萌对蓝鲸保险介绍称。
从股东背景看,基金公司大概可分为银行系、券商系、信托系以及保险系,银行系基金公司在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券商系擅长权益性产品的投资,信托系在灵活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保险系基金则在固收业务方面具有竞争力。
“保险行业属于风险偏好低的行业,因此其基金公司也偏向保守风格,并不追求高额回报,而是通过基金牌照涉足更多业务类别”,沈萌指出。
不过,蓝鲸保险也注意到,在“保险系”基金中,各家公司发展参差不齐。从管理规模来看,平安基金以4139.83亿元的基金规模遥遥领先;国寿安保基金以2083.66亿元的规模次之;泰康资管、国联安基金、泓德基金管理规模在500亿-700亿区间;浙商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262.72亿元、213亿;太平基金、人保资管管理规模不足200亿。
“保险公司拿下基金牌照的主要目的,并非通过基金公司获取更大收益,而是用基金拓展保险资金可运用的空间,通过保险资管公司或者公募基金公司进行投资运作,所受到的监管层次不同”,沈萌补充道,在协同发展、拓展“保险系”基金公司竞争力方面,保险公司与基金公司,应创新探索,开发能够充分结合各自优势的投资产品来丰富市场。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员陈嘉宁持有相似观点,“金融的本质就是牌照,以民生人寿收购浙商基金为例,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具备基金投资运营能力,再结合自身资源、股东资源将基金公司运作起来”。其指出,保险系基金公司业务有差异是自然现象,资源、客户、交叉营销优势集中在大公司,“也看各家公司的发展定位和管理层思路,与自身资源、人才结构相关”。
陈嘉宁表示,在提升竞争力方面,保险系基金公司应秉持市场化取向、专业化经营,集中进行风险管控,完善产品布局战略,建构多元多层次产品线,譬如选取特色鲜明的权益类产品,或流动性好、能充分反应市场景气变化的工具型指数化产品,在资产配置策略上,把握经济复苏节奏,譬如“新基建”、医疗健康等消费复苏的内需型行业。(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