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内蒙古3例),本土病例3例(吉林2例,湖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92人,重症病例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6例(含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70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6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5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4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60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042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5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75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89例(境外输入29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4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55例(出院1025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4例),台湾地区440例(出院398例,死亡7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职业健康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疫情输入压力和国内个别地区出现的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增加了我国疫情反弹的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说,吉林省舒兰市发生的局部疫情表明,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地区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聚集性疫情提示我们,核酸检测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尤其对重点人群要做到‘应检尽检’。”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谢杨介绍,检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良好,没有发现企业因复工复产带来疫情反弹,“我们将继续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员工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超过1亿人,不少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中心主任樊晶光提示,制造业企业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等。“餐饮、超市、交通等服务行业,以及公共窗口的工作人员,接触的人流量比较大,距离比较近,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建议,从业人员应与顾客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此外要对从业人员做好每天健康监测。 为了做好学校的复学复课,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了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王斌表示,医疗卫生机构与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点对点”的协作机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据介绍,截至5月16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86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2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吉林省核增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47例(吉林省核增1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5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33人,重症病例减少1例。(记者 申少铁)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吴啸浪
5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内蒙古4例),本土病例3例(吉林2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例)。 5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内蒙古4例),本土病例3例(吉林2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46人,重症病例减少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5例(含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17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5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2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3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54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005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97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境外输入2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85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448例(境外输入3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4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55例(出院1024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4例),台湾地区440例(出院395例,死亡7例)。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湛 当前处于什么阶段? 截至2020年5月13日,全球已经累计确诊超435万人,累计死亡病例超29万人,现存确诊病例超247万人,日新增确诊病例约7-10万人。整体而言,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欧美发达国家的疫情逐渐出现得到控制的信号,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疫情正在暴发,另一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率在逐渐提高,目前已约7%。 世卫组织自2020年1月21日开始公布并跟踪更新新冠肺炎相关信息,在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进入全球大流行,由于早期防控不力,多数国家于3月纷纷进入社区传播阶段(传染病传播的最严重情形)。 具体而言,3月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就一直是并且当前依然是新增病例的重要来源。截至5月13日,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10个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已累计确诊269万例,占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的62%,已累计死亡约23万人,占全球累计死亡病例的79%,现存病例158万人,占全球现存病例的64%,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万人,占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30%以上。 不过,近期欧美各国多已出现逐渐控制的信号,比如,美国的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持续数周稳定在2万-3万且出现下降趋势,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增确诊病例均已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以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依然在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各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变化差异的背后就是各国针对疫情所采取的的防控策略的差异。 发达国家方面,美国自2月开始陆续有旧金山、加州等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缺少国家层面的防控方案;意大利于2月下旬开始实施紧急计划,并对多座城市“封城”;西班牙、英国等均于3月才陆续进入紧急状态,由于防控意识和防控力度不足,主要发达国家最终均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社区传播阶段,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它们在发达国家中的防控意识和力度最差,也是现在疫情最为突出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方面,目前各国政府的管控力度均还不大,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早期防控做的同样比较糟糕,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检测和治疗能力普遍不足,目前也均陆续进入社区传播阶段,俄罗斯、巴西等的疫情已经彻底暴发。 除了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疫情防控逐渐重视,医药界也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从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到试剂盒等诊断用品,预防和诊断用器械产品逐渐满足市场需求,而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更为漫长。 目前,国内获批的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已达30个,日产能超900万份(仅核酸),已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多款药物和疫苗尚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全球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为国内康希诺生物等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目前处于临床二期;药品方面,瑞德西韦等前期研究的药物预计将于近期上市(或已上市),但是疗效一般,而部分药企已经开展了特效药的研发,但基本都还处于临床前阶段。 二、全球疫情复盘与推演 从地区轮动角度来看,我们根据过去每日新增病例数的变化大致将当前全球疫情的进展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阶段(Day1-Day32)、欧美暴发阶段(Day33-Day74)以及欧美持续阶段/其他国家暴发阶段(Day75-至今/Day116)。 1、中国阶段 中国阶段主要发生于1月20日-2月20日(Day1-Day32):全球每日新增病例绝大部分在中国,伊朗、日本、新加坡及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出现相当病例,欧美10国几乎没有确诊病例。国内又可根据疫情进展进一步分为:“聚集病例-社区传播-聚集病例-零星病例”四个阶段。 中国政府及社会在聚集病例和社区传播的早期果断进行了“武汉封城”、“群防群控”以及“全社会支援湖北”的抗疫策略,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等多环节整体取得不错成绩,使得疫情在1个月时间步入控制阶段(社区传播-聚集病例);之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基本持续下降(Day33-Day47),到3月6日(Day47)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开始少于100人,且以境外输入为主,国内疫情由此基本步入零星病例阶段。 最终,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约8.28万人,占总人口的0.01%,病死率5.5%,其中武汉累计确诊病例约5万人,占武汉常驻人口的0.5%,病死率7.7%。 目前中国的抗疫基本步入尾声阶段,通过复盘,我们归纳出如下结论: 1)相对较早的严防严控策略帮助中国在30天就步入疫情控制阶段,并避免了湖北之外其他地区发生大规模的社区传播; 2)受限于核酸检测的产能和速度,湖北在2月12日起将临床诊断确诊病例纳入统计口径,造成短期数据激增。这一方面使得后续新增病例很快步入稳定期,疫情较快进入统计数字层面的控制阶段,另一方面实质上也通过“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早发现、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了后期的死亡率; 3)受益于持续的防控策略,疫情控制后的复工潮并未带来大规模反弹,45天后国内疫情就逐步进入零散病例期; 4)国内确诊病例占比仅0.01%,剔除武汉后仅0.02‰,相对而言已属全球最佳,也验证在面对新冠这类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较高的新型传染病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的必要性; 5)武汉地区死亡率7.7%,国内其他地区死亡率2.3%,50天后治愈率达到80%,说明不发生挤兑下新冠肺炎致死率也远高于流感,但致死率超过5%基本表明医疗系统出现问题。 2、欧美暴发阶段 欧美暴发阶段主要指2月21日-4月2日(Day33-Day74),期间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疫情迅速暴发,且世卫组织也于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全球大流行,是2009年H1N1以来第二次全球大流行疾病。 在这一阶段,欧美多个发达国家相继由“零星病例”发展成“聚集病例”,而后迅速到达“社区传播”阶段,导致疫情极其严重。仅这一阶段,欧美各国的确诊病例数和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均已远超中国;如果以4月2日作为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初步控制的拐点(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逐渐稳定),则欧美暴发阶段持续约42天,明显高于中国的30天,如果考虑到欧美的持续阶段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下降速度更慢,则其控制时间更远高于中国。 我们认为,欧美各国暴发阶段长于中国、累计确诊病例也高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有: 1)欧美防控意识和防控力度不够。中国在疫情处于聚集病例早期时就果断采取了严格的“封城”和“群防群控”策略(Day4武汉封城);而欧美各国不仅早期没有果断实施紧急计划,在防控过程中也常有纰漏,甚至部分国家的政府在早期都出现了消极抗疫,导致全球错失了在2月下旬-3月上旬彻底控制疫情的大好时机。 2)各国检测确诊及收治方案的差异。中国2月中旬针对湖北地区采取了临床诊断确诊病例的非常手段,使得挤压的病例迅速确诊并隔离治疗,后期每日新增病例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中国的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封闭隔离;欧美各国基本都是按照核酸检测(辅助抗体检测等)的方法确诊病例,而试剂盒的生产与供应存在一定时长,导致统计数据更为平滑,早期统计数据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已确诊病例数,而且早期的确诊病例、尤其是轻症患者并未实施严格隔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疫情发展。 3)对疑似病例处理方案的差异。中国针对疑似病例采取的是“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和“应收尽收”的策略,而欧美国家(尤其是早期)疑似病例的检测可及性不足、隔离也不充分。 3、欧美持续阶段与发展中国家暴发前夕 欧美持续阶段主要指4月3日-至今(Day75-Day116),期间欧美每日新增病例基本稳定,并逐渐出现向下势头,但是美英等部分国家的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疫情逐渐成为隐患甚至已经暴发。 截至5月13日,欧美10国累计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万例,占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的30%以上,依然是疫情进展的重要变量。其中,美国日新增确诊超2万例,近日逐渐出现下降趋势,但仍是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而除英国外的欧洲多个发达国家的新增病例整体已经很低。 从死亡率和治愈率来看,欧美各国的疫情则有较大差异:目前德国的治愈率已经达到85%,死亡率约5%,是恢复最快最好的发达国家,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治愈率分别只有22%和1%,且多个国家的死亡率已超10%(英国治愈率数据可能有统计因素影响)。 若以2月21日作为欧美疫情的起点,目前已经是欧美疫情暴发的第83天,而中国同期是超95%的治愈率和约4%的死亡率,因此,欧美各国的恢复情况非常差。 我们认为:1)欧美治愈率低说明新增患者数仍在持续扩大,预计欧美持续阶段可能会更久;2)死亡率高可能是部分地区出现了医疗挤兑,也可能是确诊病例的统计问题,若为后者,则意味着真实确诊病例数可能远高于统计值。 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疫情进展。目前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中,除了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就是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巴西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且后者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仍在快速增加。 其中,俄罗斯和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分别已超25万和19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已过万,且仍在快速增长,是欧美维持阶段中率先暴发的国家;同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白俄罗斯、墨西哥、秘鲁等国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也超1000人,且在快速增长。 最后,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以及墨西哥等其他人口过亿国家也均已于3月中下旬-4月出现恶化趋势,多个国家的累计确诊病例均已过3万,如果防范不力,都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巴西”甚至“美国”。 无论是巴西、俄罗斯等已经成为主要疫情发生地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疫情的起点大约均为3月中旬。如果以3月10日作为其起点考量(Day1),则巴西和俄罗斯的疫情进展与当初的欧美相当,其他国家则相对平缓,但考虑到各国医疗水平和检测能力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其真实情况可能远比统计数字严重。总之,这些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引领下一波全球疫情。 三、总结:疫情何时结束? 根据此前多个机构的研究,新冠病毒的R0在3-7不等,所以理论上如果要实现群体免疫,则至少需要70%的人感染。参考各国目前的感染比例,即使考虑到真实数据远高于统计数字,群体免疫也是不可能出现且不可能被接受的结果。 纵观1918年流感等历史上严重的传染病,其最终均造成全球相当比例的感染和死亡,考虑到过去的人口流动远不及当目前,因此不少传染病的结束可能确实是以(局部)群体免疫为代价的。这在当前必然不可接受,所以在疫苗和特效药成功问世之前,隔离防护是最好的控制办法,也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而由于新冠疫情早已蔓延至世界各地,人类已很难像对待SARS一样通过隔离防护等彻底使其消失,而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逐渐恢复又是必然,所以预计各国的新冠肺炎防控都会是一场非常漫长的战争。比如,自1月20日疫情暴发算起,中国已经经历了100多天的抗疫,而自2月21日疫情得到控制算起,中国也已经历了超80天的抗疫。 目前来看,现阶段欧美主导的全球疫情仍在继续,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暴发,如果各国防控力度不足,疫情大概率将持续暴发。而长期来看,通过隔离使病毒彻底消失几无可能,新冠疫苗及药物的研发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所以预计在此之前各国的疫情防控很难彻底放松,局部“聚集性病例”将成常态。 (本文作者介绍:中山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