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讯4日下午,“三千茶农品牌战略发布会暨2020共赢未来中秋招商会”在济南举办,会上,三千茶农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其独特的“基地+种植区+合作社”模式,并与陕西天驹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组建“中国茶酒新联盟”,打造茶酒合作的新模式。 基地+种植区+合作社 实现种、产、销全产业链闭环运营 “中国是茶的故乡,十几年前我们在考察时发现,在茶产区源头的小村落中都孕育着独一无二的茶品种,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地很多制茶人在商业大潮中依然坚守本心,老老实实遵照着先辈的教导,安安静静的做茶。”三千茶农集团总裁石磊说。 为了守护传统村落的茶文明,石磊和他的团队萌生了以合作社串起茶叶全产业链的想法:合作社与当地茶农合作,在传统村落茶叶小产区收集原料,以当地原始传承工艺制茶,然后将产品运往专门的仓储物流中心,进行二次加工、包装,最后运输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三千茶农已在全国建立8个茶叶生产基地、37个绿色茶叶种植区、132家茶叶合作社,实现种、产、销全产业链闭环运营模式。旗下产品单品数量多达1700余种,囊括茶叶、茶器、香道、茶服及茶点。“132个合作社,是守护中国茶文明的132个标本样式,是当代中国人体验中国传统韵味的132个入口。”石磊表示。 不仅如此,合作社的成立也让茶源地的农民富裕起来。三千茶农临沧滇红茶合作社代表张国琴女士在会上哽咽:“加入合作社后,我们的茶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我们的钱包也逐渐鼓起来了。”对此,运营中心副总裁杨总表示:通过合作社可以让茶农专心种茶、只需要顾好每一期收成,作品的包装与营销交给专业的运营团队,才不会让经营的困扰改变了茶农做茶的初心。 联手天驹投资集团 成立“中国茶酒新联盟” 发布会上,三千茶农集团与陕西天驹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组建“中国茶酒新联盟”,打造茶酒合作的新模式。 “茶和酒同为饮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基因上具有天然的相通性。茶和酒产业的融合,是文化和功能的需求,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通过把茶和酒结合起来,通过消费者诉求做出一个全新的茶酒平台,这将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陕西天驹投资集团总裁庞勃表示。为适应市场需求,“茶酒联盟”也推出了三个系列产品,在设计风格、产品基调上更符合政商需求。 下一步,双方将率先启动“一千万计划”,在天驹集团辐射中国西北地区的营销网络中全部铺设茶产品,使得西北的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来自合作社的优质茶产品;同时,开拓与华中、华南等地区的大品牌酒水代理商的合作,扩大茶酒新联盟的“朋友圈”。
眼下正值东北农村耕种时节。在吉林省一些农业大县的田间地头,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进行播种。这是正在兴起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今年,吉林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不仅带动免耕播种机热销,还让不少种粮大户看到保护耕地带来的“商机”。 保护性耕作通常指秋收后用玉米秸秆覆盖地表,春天不翻地、不起垄,直接用免耕播种机进行免耕播种。去年,吉林推广保护性耕作达1000万亩,预计今年将达到1800万亩。记者在吉林梨树、双辽、榆树等多个农业大县走访发现,免耕播种机很受农民欢迎,成了抢手货。 今年2月初,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便复工生产。由于免耕播种机销量猛增,工人们一直加班加点赶订单。有的农民一时提不到现货,干脆留在厂里,边打工边等。 公司总经理杨铁成说,得益于保护性耕作的大面积推广,今年以来企业免耕播种机的销量超过4000台,订单排得满满的。 在吉林省双辽市,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这几天正驾驶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在田里播种。只见拖拉机在铺满秸秆的土地上快速驶过,免耕播种机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气呵成。 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已采取保护性耕作多年。合作社负责人张学武说,这种耕作方式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保墒,减少土壤风蚀。“每公顷土地少施20%化肥,仍能实现增产10%。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 这几年,合作社陆续添置了多台新型免耕播种机。张学武说,相比以前,现在的免耕播种机播种速度更快,播种精度更高。“一个坑能精准种下一颗种子,遇到漏种的情况,播种机还会自动报警。”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不仅让黑土地得到保护,玉米产量更稳,还给不少农民带来了“商机”。 梨树县嘉兴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除了流转100多公顷土地,还为农民代耕了150公顷玉米。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不少农户看到效果后,把自家土地交给合作社代耕。合作社负责人于海江说,一公顷地收几百元的代耕费,一年算下来能增加几万元收入。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在采取保护性耕作的同时,还通过种养结合将牛粪和玉米秸秆堆沤发酵成有机肥施到地里。通过有机种植,该联合社的鲜食玉米品质更好,卖到全国各地,价格是普通玉米的好几倍。联合社负责人李德乐说,通过保护黑土地,联合社形成了绿色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地效益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