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 王永平
张丹 发自三亚
刚下飞机还来不及换身衣服,王永平快速迈着步子,准时来到了采访室。
这一年,王永平格外地忙,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接受采访的时间并不多。即使在自己举办的年度大会上,也没能腾出时间坐下来聊聊。
不过,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城市商业创新发展论坛(简称“中小城市商业创新论坛”)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有幸和王永平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中,他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一年,讲述商业地产人的坚持和改变;他纵览行业全局,剖析中小城市商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也从协会的责任与担当出发,对未来商业地产的走向做出判断。
中小城市商业发展不是大城市的缩小版
“城市虽小,市场规模并不小,活跃度也不低。”作为《中小城市商业创新论坛》的发起人,在王永平看来,中小城市的商业发展充满着极大的想象空间。
王永平认为,中小城市是值得关注,也应该被关注的市场,这也是举办这样一个论坛的主要原因。
今年是《中小城市商业创新论坛》举办的第四届,能坚持下来不容易。谈起当初办论坛的初衷,王永平说,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小城市商业地产规模不小,应该去关注;二是,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商业的发展规模、水平、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是,中小城市的商业发展,不能简单地当作大城市的简单缩小版来看待,它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挖掘独有的消费需求。
在市场由增量向存量转变的过程中,新机会的挖掘尤为可贵。中小城市便是众多机会的其中之一。而中小城市商业发展的机遇在哪里?这要从中小城市的特点谈起。
“很多人会误以为,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辐射范围很小,而事实不是这样的。”王永平解释道,中小城市商业辐射半径其实很宽,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中心,往往成为区域里政治、文化、经济的一个综合中心,会将周边的消费者都吸引过来,有很强的消费黏性和吸附效应。
消费活跃度与成长性较高,这是中小城市的另一个特点,也是优势。“中小城市的消费者中,有很多是被大城市‘教育’后的回流人群,他们有一定的消费意识和基础,消费成长性比过往要高;另外,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活跃度都不低。”
当然,中小城市的商业发展也存在不少挑战。比如,品牌下沉的梯度推进规律下,部分品牌更新或升级的速度较慢;担心品牌集群生态难形成等。
在王永平看来,摸清中小城市的商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进行品牌选择与运营管理,就会寻得一席生存之地。
数字化转型核心要回归产品本质
商业发展的规律就是紧跟消费需求的变化,还未完全消除的疫情,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消费方式和诉求。
基于大量行业调研的数据,王永平对疫情之后的消费需求变化进行了解读。首先,疫情之后的消费愈加趋于理性;其次,健康、运动类的消费偏好更强,家庭消费更加活跃;第三,线上消费占比更高,不过,社交性更强的购物中心疫后恢复得较快。
“从零售转体验到零售体验化,这也是一个新的反思创新。”在疫情前后的转变中,购物中心的经营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而要说到“变化”,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数字化”是疫情之后行业里关注度、讨论度极高的一个话题。
就现阶段而言,数字化的效果不明显。王永平认为,这些年整个行业对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数据的整理做得不够好,数据的转化并不理想。
在王永平看来,造成这样的结果,根本上是互联网与实体商业的“不信任”,结合起来就没达到1+1>2的效果。疫情之后,实体商业的紧迫感在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数字化革命中。
“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两者要紧密结合,将收集的数据用于产品改善,即回归到产品本质上。”王永平认为这是实体商业数字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
产品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是购物中心走差异化路线的核心。“差异化不是简单地通过场景设计、标新立异的建筑外形来体现,而是通过品牌、产品来体现。”王永平总结道,互联网一定要能够影响到上游的产品端。
分化更加明显 进化是突围关键
即将过去的2020年,令所有人难忘,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商业地产也未能幸免。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毫无疑问第一个就是挑战。”王永平解释道,这一年疫情对中国商业地产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商业最需要的人流,在一段时间里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损失可想而知。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创新。王永平解释道,“创新”这个词虽然是一个老名词了,但对商业地产行业来说,过去讲创新更多是锦上添花,今天来看,创新事关生死存亡。
“疫情加剧了商业地产的分化与进化”这是今年王永平输出频率最高的一个精华观点。分化是指好的会更好,资源都往头部集中,而差的就会被淘汰;进化则是与创新有关。
王永平解释道,在行业分化当中,要成为洗别人,而不是被洗的对象,一定要进行创新变革甚至进化,一般的创新变革都不够,要有颠覆性的变化,这就是进化。
“不以规模论,而以创新论,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提升,而是迭代式、颠覆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新的机会。”
站在岁末细观明年,王永平预测,无论从投资开发、建设还是招商等角度,明年市场会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
首先,运营管理会更加围绕商业的本质即产品去深度挖掘,过去商业地产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运营;重增量、轻存量,现在更多是在城市更新、运营管理上下功夫。
不管难与苦,2020年都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总会如期而至。过去已然成为过去,未来才是真正要去把握的,而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就是对未来的用心。
以下为与王永平对话精选:
:对于即将过去的2020年,您会用什么样的关键词来形容?
王永平: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挑战,因为疫情期间人流不能集聚,而商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流,所以这种背景下,商业在一段时间里的打击是致命性的,甚至造成一些购物中心、商户没有扛过去;第二个是创新,创新虽然这个词已经变成一个老名词了,但是在商业地产行业里边,过去讲创新更多的像是锦上添花,今天来看,实际上事关生死存亡。
:您如何实体商业的数字化现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什么?
王永平:目前数字化的效果不明显,关于不明显的原因,我觉得这些年我们大量在做基于数据的收集,这块工作做得很多,但是数据的整理做的不够好,数据的转化并不理想。
现在的数字化大量是用于对消费者定义标签后的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很多产品很雷同,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创新产品较少,所以多是在做存量,增量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点是,数据的收集能够影响到产品的改善,互联网能够影响到上游的产品端,要回归到产品本质。
:中小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机遇在哪里?
王永平:中小城市的辐射半径其实挺宽的,辐射广大的城乡,它不仅仅是个县城社区的概念,可能周末的消费,会有很多周边的一些发达城镇来消费,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它有很强的一个吸附效应。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的消费群体,多是有大城市的消费意识和基础,他们对新的事物接受程度高,而且消费能力不低。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实际上是,被大中城市“教育”的一些消费者回到县城,所以他们的消费成长性比过往要高,这是一个它的优势。
另外,相对大城市而言,他们的经济上的负担较低,消费比较活跃,所以疫情过后,中小城市的商业恢复有的甚至比大城市的要快。
:“后疫时代”的商业地产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王永平:放在全行业来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分化,一个是进化。行业分化过程中,资源逐步往头部集中,好的会更好。另外一个进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好的更好”不完全是按照规模来论。比如有一部分企业可能规模不大,但是它有很多创新,这种创新一定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简单的提升,而是迭代式的、颠覆式的创新,那就可能有新的机会。
:您对明年商业地产行业的预测是怎样的?
王永平:我觉得无论从投资开发、建设还是招商等角度,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另外,大家会在城市更新、运营管理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对运营管理可能会更加围绕它的本质。
:您对商业地产行业轻重资产比例怎么看?
王永平:我们的商业地产过去分几种,一种是完全持有,一种是完全的销售,第三种是轻重结合。现在来看在国内,完全持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资金压力太重。轻资产管理,现在看来仍是一个风口,而且应该专人做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