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诸建芳、程强
ink="">随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的进行,经济数据呈现多方面的改善,财政收入压力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疫情对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压力逐步缓解。4月财政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增速均出现回升,财政支出因收入端的约束减弱增速由负转正。向后看,随着经济逐步向好,财政收支压力将减小,但今年财政大力度逆周期调节仍然政策的主基调之一,预计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贯穿全年。
事项
2020年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5.0%(前值-26.1%)。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7.3%(前值-32.3%);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4%(前值-2.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7.5%(前值-9.4%)。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下降9.2%(前值-1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4.9%(前值4.6%)。
正文
▌ 疫情对财政收入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财政收入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而改善。4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为16149亿元,较前值回升11.1个百分点至- 15%(图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4052亿元,同比下降17.3%;非税收入2097亿元,同比上升4.4%(图2)。4月伴随国内全方面的复工复产,4月经济数据普遍较好,经济恢复带来的税基扩大,促使各项税收增速均出现回升(图3)。其中税收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4月同比分别为-26.8%、-15.5%和-14.2%,较前值分别回升11.7、9.9和27.4个百分点。而第四大税种的消费税较增速已经从负转正,4月实现了4.7%的正增长。整体来看,税收收入的增速回升主要还是受到经济改善的带动,预计随着经济逐步向好,财政收入端的压力也趋缓。
▌收入改善对支出的制约减小,公共财政支出增速转正,积极加强前期延误的各方面支出建设。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1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142亿元,同比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70亿元,同比增长11.1%。在支出的细分项目中,前期受到疫情冲击严重影响支出节奏的节能环保、城乡事务、科学技术和教育当月支出增速较上月分别回升46.4、36.9、22.9和21.3个百分点至11.9%、9.6%、11.7%和6.7%。此外支出端一直全力保障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也大幅回升了近30个百分点至24%(图4)。本月财政支出增速由负转正,大幅回升了约1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支出的增长一方面受益于财政收入情况的改善对支出端的制约减小,另一方宏观政策由“抗疫”的非常态化逐步进入常态化阶段,各个重要领域如科学技术、教育等支出节奏此前被疫情压制,当前需要加快节奏。另外,伴随企业复工复产到位,政府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也有更充分的发挥空间,财政支出节奏也会加快。
▌政府性基金收入跌幅继续收窄,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扩张。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7770亿元,增速为-9.2%,较1-3月增速回升2.8个百分点(图5)。其中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839亿元,增速较前值回升3.4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值为25766元,支出增速为14.9%,较1-3月4.6%的增速大幅扩张。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端的压力凸显。尤其叠加财政仍然需要积极的参与逆周期调节,土地出让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因此土地出让相关支出增速具有一定持续性,也能够带动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和地产表现出一定的韧性。
▌专项债5月迎来发行高峰,目前来看整体节奏进展基本符合预期,基建还是主要支出方向。4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8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668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200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202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666亿元。由于受到提前批额度的制约,4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显著放缓。4月20日财政部官员公开表示,下达第三批的提前批额度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并且从5月初已经开始陆续发行。截止5月15日,5月已经新发行或计划发行的专项债额度约3395亿元,按照目前的节奏,5月底前预计可发行完1万亿额度,专项债5月迎来发行高峰。从5月内发行的专项债用途来看,仍然以农林水利、交运等基建相关项目为主,部分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基建。
▌即将到来的两会财政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保就业”要求下的财政逆周期调节将成为今年宏观的主基调之一。4月17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重申“六稳”之余强调“六保”。“六稳”与“六保”之首均为就业。随着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4月经济数据呈现出多方面的改善,但调查失业率却小幅走高,对于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仍然较高。财政作为今年逆周期调节的主基调之一,赤字率、专项债与抗疫特别国债等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财政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我们认为财政对就业方面的逆周期政策力度将持续贯穿全年,助力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文作者介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