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聚焦2020全国两会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5月22日,总理做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经济不再设GDP数字目标、减税降费力度、房地产政策超预期,特别国债低于预期,货币政策表态符合预期。
不再设经济增长数字目标,政策目标从拉动经济转向稳定就业。在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前,市场对今年设不设具体经济增长目标有过讨论,大部分认为应该设立目标,有利于地方政府保持“奋进”、有努力方向;但今年我国首次不再设经济增长具体目标,原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提到“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今年将主要工作重点放到就业上,要求新增就业900万,并提高了调查失业率(6%)和登记失业率(5.5%)。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在一季度GDP增速转负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200多万的就业,今年保就业(900万)的任务大概率是能够达成的。今年对进出口的表述是“促稳提质”,跟前几年的表述主要不同是“促稳”,稳定进出口对于外贸行业的稳就业至关重要;由于二季度外需压力依然较大,预计出口企业相关就业压力将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从3月失业率来看,3月失业人数大概为1500多万(6*261=1566万人),外贸占全部就业比为23%,可得外贸失业人数为360万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外贸相关失业人数为460万人左右。
广义财政赤字总规模高于去年3.9万亿;今年财政中央转移地方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为3.6%(赤字规模为3.6万亿),发行特别国债1万亿(市场普遍预期为1.5万亿),减税2.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3.75万亿,总计10.85万亿,比去年增加3.9万亿,关于杠杆率的表述也取消了去年的“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其中,赤字率设定为3.6%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地方财政预计减收8000亿到9000亿元(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两会上表示),根据计算3.6%赤字率所对应的赤字规模大于去年8400亿元左右(假定今年名义GDP增速为5.5%),正好弥补了这部分减少。今年财政中央转移地方力度加大,除了赤字规模的8000多亿外,还有特别国债也将全部转移至地方政府;而中央层面支出中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则要压减超过50%,政府要过“紧日子”。
货币政策将服务于实体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预计M2增速应该在10%以上,社融新增量不会低于26万亿(存量同比增速11%以上)。同时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并且要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这里所说的“利率”是指贷款利率,不仅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同时也会进一步降低LPR,预计将会采取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政策。
深化改革,提高民企参与度;房地产政策小幅放松迹象。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是为了避免2009年4万亿之后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房地产政策有小幅放松迹象,相对于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因城施策”的表述;另外,老旧小区改造规模从2019年的1.9万个,增加到3.9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