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出,“通过引导贷款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6月18日易纲行长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时提出,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让利、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和银行减少收费让利,将在2020年全年为企业让利1.5万亿。小微企业是这轮让利的大头,但在疫情冲击导致企业盈利和偿债压力高企、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如何落实好让利政策,引起了市场和政策层的高度关注。在货币政策量价齐调的支持下,银行机构落实好让利政策的关键在于提升小微企业贷款能力,提升信贷供应链能力,亟需在营销获客、风险管控、贷后管理等方面,强化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
ink="">一、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和偿债能力显著恶化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冲击,一季度GDP骤降至-6.8%,前所未有的供给侧冲击给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民营及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我们基于2308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最新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数据,设计并分析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盈利和偿债方面的重点指标,就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和银行不良贷款的冲击做了跟踪测算。
1.生产“休克”导致企业经营收入和盈利水平大幅收缩
以2020年一季报计算,样本企业报告期内总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约为-8.6%,而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8%。营业收入与生产经营规模变化直接相关,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表明疫情期间民营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大幅收缩。分行业来看,各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变化与疫情期间的停工停产表现了较高的一致性。按照申万一级分类,除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电子、房地产、综合等少数行业之外,多数行业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休闲服务受冲击最大,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超过50%,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汽车、建筑装饰、家用电器等行业的跌幅也较大。
图表 1 样本企业一季度营收增速大幅下滑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图表 2 多数行业呈现大幅负增长态势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盈利水平的恶化程度更为明显。2020年一季度全部样本企业总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8.7%;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受益于疫情期间的必需品需求,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其余除电子和综合以外,所有行业均为负增长,休闲服务同样受冲击最大,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40%,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汽车、建筑装饰、商业贸易等跌幅均超过70%。
图表 3 多数行业净利润大幅负增长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2.盈利下滑导致部分企业暴露偿债风险
疫情冲击下企业的偿债能力快速下降。一季度随着样本企业的盈利下滑,上市民营中小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从2018年和2019年的5.18、5.11倍,骤降至2.88倍,企业的潜在违约风险明显抬升。其中,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利息保障倍数为负值的样本企业占比超过40%,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倍的超过半数。
图表 4 样本企业的总体偿债能力出现了显著恶化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各行业的偿债能力降幅与疫情冲击大小基本一致。分行业来看,除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偿付安全边际仍然较高外,其他多数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休闲服务、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风险敞口较大。例如,休闲服务行业样本企业的总和利息保障倍数为-1.63,超过77%的样本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图表 5 一季度多数行业利息保障倍数低于过去5年的均值水平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3.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情况更加严峻
本次评估分析的对象是A股民营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中经营发展的佼佼者,代表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相对而言,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企业以及广大未能在公开市场融资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风险抵御能力更弱,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所处的情形将更加严峻。
疫情爆发之初,我们曾利用2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近80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近五年的财务数据,对疫情冲击下的经营压力、偿债压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和比较分析。当时的研究发现,若疫情导致“停工停产3个月”,则3个月的固定成本支出将使A股民营上市公司年度净利润分别下滑30%,而新三板挂牌民营企业的下降幅度高达50%左右;与此同时,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利息费用保障倍数将会下降至3.5,而新三板挂牌民营企业会下降至更低的1.8。由此推测,广大中小微企业盈利下滑程度可能更加明显,面临的债务偿还压力可能更加。这应该是高层强调一定要“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背后的原因所在。
二、银行落实1.5万亿让利政策面临极大挑战
1.1.5万亿让利政策的重点是小微企业服务
我们测算,2020年全年金融系统向各类企业让利1.5万亿元,主要通过八个渠道,其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延期还本付息以及银行降低非息收费占据全部让利的95%左右。一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全年可向各类企业让利5800亿元,占全年让利的39.8%;二是延期还本付息全年可向各类企业(全部是小微企业)让利4221亿元,约占全年让利的29%;三是银行降低非息收费、推动降低融资担保费用全年可向各类企业(全部是小微企业)让利4170亿元,约占全年让利的28.6%。
图表 6 1.5万亿让利组成
ink="">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京东数字科技;数据截至2020年5月31日。1.5万让利政策重点倾向小微企业,其中针对小微企业的让利约在1.1万亿元,占全部让利的74.1%。主要包括: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向小微企业让利大约1,961.8亿元;延期还本付息让利的4221亿元全部针对小微企业;银行降低非息收费、推动降低融资担保费用向小微企业让利417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中小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的货币工具向小微企业让利272.5亿元。再进行具体细分,针对普惠性小微企业(单户贷款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让利不少于6,692.94亿元。
图表 7 2020年全年向小微企业让利占比
ink="">图表 8 普惠型小微企业占小微企业让利比
ink="">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京东数字科技;数据截至2020年5月31日。前五个月金融体系完成的小微企业让利任务不到30%,下半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压力极大。截至2020年5月31日,银行向小微企业让利约3,146.9亿元。按照全面需要向小微企业让利11,127.1亿元的目标测算,则今年下半年金融系统需要向小微企业让利7980.2亿元,占全年目标的71.7%。
图表 9 截止2020年5月31日已经向小微企业的让利3,146.9亿元
ink="">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京东数字科技2.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压力加大
监管明确“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总体要求。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服务提出“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总体要求。相对之前的“三个不低于”,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严格,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价格。
l “增量”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确保实现“两增”,即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l “扩面”是指增加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户数,着力提高当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的占比。
l “提质”是指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努力提高信用贷款和续贷业务占比。
l “降本”是指进一步推动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
图表 10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演变趋势
ink="">资料来源:京东数字科技监管提出银行内部管理要求。为改善小微企业服务,6月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
中小银行达成小微服务目标压力较大。《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速从之前要求的上半年30%增速调整为全年不低于40%。目前来看,在政策的重点推动下,一季度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已经提升到45%。2019年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为24.65%,受疫情影响,今年政策层对于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期望更高,对普惠型小微贷款的增速目标估计更高,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达到目标面临着较大压力。
3.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防控压力加大
从银行小微贷款构成来说,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银行法人机构发放的小微贷款占全部小微贷款的50%以上。但是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显著提升,2020年一季度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2.45%,农商行为4.09%,远超国有行和股份行(1.39%,1.64%),面临加大的不良贷款风险防控压力。
为应对疫情和为企业纾困,前期银行大量延迟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本付息的期限(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当前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尚未完全反映企业的违约状态。我们针对所有上市民营企业近似计算了银行的“隐含不良贷款率”(EBIT为负或小于利息支出企业的负债之和/全部企业负债之和),来分析银行不良率的后续变化。“隐含不良贷款率”由IMF本世纪初提出,在预测银行不良率变化上具有较好的前瞻性。相对于一季度银行不良率的变化,“隐含不良贷款率”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上升,提示应高度关注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向银行业不良贷款转化的风险。
图表 14 近年来样本企业隐含不良贷款率与官方银行不良率走势吻合较好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三、金融科技是银行落实1.5万亿让利政策的重要抓手
为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好1.5万亿让利政策,采取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逆周期调节金融监管要求,适度降低中小商业银行拨备覆盖要求,加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力度,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财政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释放银行贷款空间。但为了让1.5万亿让利政策落实到位,还需要利用金融科技打通政策传导机制,让政策措施在小微企业服务上落地生效。
1.利用金融科技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提升小微贷款供应链能力
小微企业存在信息不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抵质押物缺乏、风险防控压力大等问题,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本身就面临很大的压力。而监管部门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要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显著提高,大幅增加首贷户数,小微企业续贷比例高于上年,并将这些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和乱象整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信贷模式下,这些目标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对此,银行机构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改造升级营销获客、征信审批、风险管理、贷后监测等环节,全面提升信贷供应链能力,更好的识别客户和发放小微贷款。
事实上,政策也鼓励银行与产业链企业、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合作,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推动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与助贷机构积极合作,发展基于产业链贸易的数字化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应收账款、仓单、存货等质押融资产品的研发推广。二是搭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加大产融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比对,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对接,提供高质量融资服务。三是通过支持大型制造业、物流、电商平台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
2.利用金融科技改善营销获客和风险管控,提升银行服务下沉能力
一方面,提升数字化营销获客能力。依靠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获客方式,大数据、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依据用户的行为轨迹,结合各类预测模型和用户画像进行精准分群,实现高质量匹配,更精准选取潜在用户。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筛选出高价值客户,通过对客户“千人千面”的精准定位,针对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使得银行信贷服务从被动等待向主动出击发展。综合实现对小微企业“滴灌”式融资供给,提高“首贷户”占比和覆盖面。
图表 15 银行业信用贷款占贷款总量比值情况
ink="">资料来源:Wind,京东数字科技另一方面,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一是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通过挖掘整合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从而破除银行对于小微企业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二是以客户画像精准区分客户类型,以场景为核心,创新产品种类、实施差异化授信的同时控制风险敞口。三是通过自动化审批和智能化风控的方式降低风控成本,进一步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
3.适应性修改完善监管规则,应对金融科技业务模式创新需要
现有监管规则是针对线下业务制定的,但是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数字化业务模式创新对传统监管规则的适应性带来挑战。这需要监管部门修改,以提高监管规则的适应性。一方面,《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放宽互联网贷款核心业务环节外包的限制、对地方性银行跨区域互联网贷款不作量化指标限制、强化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管理而不限制共同出资比例等,其出台将是监管规则根据金融科技和金融数字化发展适应性调整的典型案例,对后续监管规则的动态修改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爆发后,监管部门对“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的开户管理原则进行调整,允许银行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先远程开户,后补材料,已进行了试点测试。从国际上看,远程开户已经有实践先例,泰国、马来西亚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预测算法等技术开展E-KYC,客户不到实体网点就可以线上开立账户。下一步,监管部门可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修改“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管理规则;同时,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共享Ⅰ类户(基本账户)开户数据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跨银行的线上开户的创新机制。
(沈建光: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朱太辉:京东数科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彧通:京东数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夏明:京东数科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