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每年高考第一堂语文卷结束,铺天盖地都是讨论作文。难道是大家毕业很多年后,依然对作文情有独钟?发现根本不是,因为除了作文可以说两句,其他的都不会。现在沪指突破3400点,成交连续3天超1.5万亿,A股到了什么阶段?别的你可以不会,但是资金是命脉。只要大妈没给你推荐股票,你就不要错过机会。
资金永远都是行情的第一推手。外资通常是一个风向标,目前为止外资净流入A股已经超过1700亿,出现多只股票被买爆的现象。7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超过550亿,市值突破1.9万亿,沪股通占比将近60%,市值超过1万亿,深股通占比将近40%,市值超过8500亿。同期,新基金发行了560只,规模超过8000亿,其中超过6700亿为权益类基金,同比增长超过256%。
除了北上资金、公募基金,现在各路资金都在开始加杠杆,截止7月7日,两融余额已经达到1.26万亿,7月5个交易日融资买入7447亿,余额增加986亿。7月7日的融资买入是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235%。不过,现在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只有2.12%。而2015年6月12日上证站上5178.19点高位时,两融余额达到2.23万亿,占流通市值比例3.86%,意味着此时的两融余额距离2015年巅峰还有76%的增长空间,流通市值占比至少还有1.7%的上升空间。
资金永远都是一种数字游戏,那么是否意意味着A股能跑出2015年的疯狂呢?很显然,2015年的疯狂不可复制。2015年除了外资,除了两融,场外的杠杆资金蜂拥而入,券商测算超过两万亿,甚至有的测算超过4.8万亿。2015年之后,监管大规模清理场外杠杆资金,拦截各种场外配资入场的通路。
现在市场除了居民为首的私营部门大规模资金进场,10倍,甚至30倍的杠杆资金已经极少,一个衡量行情跟风险的重要指标就是两融。那么什么时候从两融看到机会,又怎么看到风险呢?
2015年6月11日,也就是牛市崩盘的前夜,两融余额达到2.21万亿,占流通市值的3.88%。那一天,沪深300权重股已经出现颓势。第二天,也就是6月12日,股指达到巅峰,融资买入2188亿,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102亿,两融余额继续推高到2.23万亿。那个周末,很多基金经理都跟着老婆或者情人去逍遥快乐,他们自信是因为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比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到3.86,意味着资金的赚钱效应明显。
可是很多人忘记了当天有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融券卖出量增加了17%。
那些周末归来的基金经理们开盘就迎来了当头一棒,沪深300权重龙头股开始暴跌,跌幅高到2.14%,他们继续通过融资加杠杆买入,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推高到3.95%。可是他们的激进在6月16日遭遇更大的麻烦,沪深300暴跌2.99%,他们将融资杠杆进行回撤将近400亿,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飙升到4.11%。
机构们趁着6月17日的反弹,大规模通过融券做空。部分后知后觉的中小投资者还在继续通过融资加杠杆来抢反弹。到6月18日,两融余额创出历史记录的2.27万亿,占流通市值4.24%。这种资金炮制的幻想很快如潮水一样退却,6月19日两融余额减少150亿以上,沪深300跌幅高达5.95%,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攀升到4.51%。股灾让整个市场哀鸿遍野!
现在回归到当下,2015年的牛市怎么来的?没有由来,当时地方债高企,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实质性的破产,需要一场牛市推高股指,缓解质押压力。毕竟中国股市60%以上都是国有股,股指上去,大水就能覆盖各种债务危机。现在,疫情影响了至少6个月,全球疫情没有缓解的迹象,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全球供应链处于停滞状态。
现在国内的投资与消费,短期内难以看到报复性增长,甚至不少的行业龙头股的业绩同比会出现下滑趋势,按照正常的估值逻辑,那是需要向下修正的。问题就来了,现在没有增长的业绩,也没有增长的预期,那么牛市的基础呢?除了钱多,还有就是疫情防控能力超越欧美,已经成为一种估值溢价了。
钱多永远都是最大的理由。问题的关键是,流动性的东西是最靠不住的,转瞬之间就能抽身走人,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地鸡毛。那么,现在居民为首的私营部门钱没地方去,进入股市如果只是一种开始,我们怎么判断进场和撤离呢?
当股指拉升,两融余额总量增加,而跟流通市值的占比下降,意味着杠杆资金是盈利的。当股指下滑,两融余额下降,跟流通市值的占比攀升,意味着杠杆资金的亏损幅度在扩大。记住了,两融余额指标是一把双刃剑,刻舟求剑者,小心亏得爹妈都不认识。当然,还有一个绝对指标,那就是当大妈开始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危险就来了。面对扑面而来的行情,也许,老百姓会说,现在是铁拐李卖打药,先把自己整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