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
把庞大的居民储蓄引向资本市场,是目前公认的一个经济管理政策,也是各方努力的方向,监管机构更是把“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
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储蓄存款事实上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再把这些存款以创造资产的形式投向实体经济,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多倍货币创造的问题,银行的资产会成倍扩大,同时居民储蓄存款也会成倍扩大,表现为M2持续扩张,这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隐忧,导致宏观杠杆率持续不下。
根据央行测算,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提升了14.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则是上升6.1个百分点。社科院公布的一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环比大幅上升,从去年底的245.4%上升到了259.3%,大幅跳升了13.9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上涨的最主要的力量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贷款的基础是储蓄存款的上涨。因此将居民储蓄存款往投资理财引导,几乎成为降低金融风险的关键。
近几年,监管政策出台政策对存款进行限制,也有一定的效果,比如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几乎取消了保本型理财,接着智能存款被叫停,然后靠档计息的产品也式微了,同时结构性存款正在被逐渐消化,但是尽管存款的增速恢复了,但是相对于贷款的增速,存款增加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利率长期走低已经成为共识,居民的储蓄已经进入无地徘徊之境。
其实,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很不利于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储蓄存款在居民之中的布局存在很大的结构性问题。
今年10月央行的数据显示,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210亿元,其中居民的存款就超过了90万亿元以上,人均存款超6万以上,说明居民储蓄还是很丰富的。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负债也不少,截止到今年10月份,我国居民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61.88万亿,同比增加了7.89万亿元,人均贷款已超过了4.4万元。那就是说去掉负债,我国居民“净存款”不足30万亿,人均不到2万元,如此看来这个储蓄存款并不高,如果考虑到富人被平均的情况,居民“净存款”并没有那么乐观。
央行在5月份发表的抽样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高度集中于房产,金融资产占比低,金融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为44.6%,其中,有负债家庭的金融资产负债率均值为85.3%,中位数为117.3%,半数以上的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超过了100%。
户主年龄在26-35岁的居民家庭债务参与率、户均债务规模、资产负债率、债务收入比都要高于其他家庭。中青年家庭由于面临购房、成家生子、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支出压力,负债现象更为普遍,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同时,老年群体投资银行理财、资管、信托等金融产品较多,风险较大。调查显示,户主年龄为65岁及以上居民家庭投资银行理财、资管、信托产品的均值为23.9万元,是总体平均水平的1.4倍,占其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为34.8%,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水平。
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受调查家庭中,43.4%的家庭有住房贷款。有房贷家庭的资产负债率、金融资产负债率和月偿债收入比分别为16.5%、101.5%和29.0%,债务风险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尤其突出,这三项指标分别为24.2%、151.3%和33.0%,均为所有群体中的最高值。
另外,根据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表明:全国6成家庭有储蓄,4成家庭没有储蓄。家庭储蓄主要来源于高收入阶层,其中,排名前5%的高收入家庭拥有了我国50%的储蓄。
尽管过去了两年,这个数据应该仍然有效,受到抽样调查用户范围和数量的限制,该研究在揭示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结构分布上可能存在一定局限,但无论如何,它凸现的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结构的基本布局应该是大致相符的,也与其他数据相互印证。
招商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招行的零售客户1.25亿户存款总资产为6.8万亿。户均6万元;私人银行客户7.2万户存款2万亿。户均2777万;这一数据表明:在这个群体里0.05%的人掌握了30%的财富。招商银行年报数据还显示:金葵花用户236户,总资产5.5万亿,户均233万元。意味着1.9%的人掌握着81%的财富。当然因为金葵花客户基本都是高收入人群,这个数据只是描述的有储蓄的人群和高收入人群中储蓄和财富的不平衡。
一般而言,高收入人群的储蓄金额比较大,他们的储蓄都有一定的投资渠道,比如金葵花客户中那些大额客户,这部分客户储蓄不会太多。目前大额储蓄者基本上应该是对金融理财不是很了解,或者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的储户,如果真是如此,储蓄向投资的转移,主要任务应该交给那些财商教育机构或者第三方理财公司进行,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财商教育公司。
总之,由于居民储蓄结构分布不均衡,再加之居民负债也不低,真正从储蓄转化到投资的量没有想象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