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资讯> 金融政策> 复盘2020年银行理财市场:保本型收益持续下降,净值型产品高收益受热捧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复盘2020年银行理财市场:保本型收益持续下降,净值型产品高收益受热捧

2021-04-24 编辑:网站编辑 有625人参与 手机查看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复盘2020年银行理财市场:保本型收益持续下降,净值型产品高收益受热捧nerror="this.onerror=''; this.src='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images\/nopic.jpg'" />

资管新规已经落地两年有余,整个资管行业正经历着转型的深刻变化。对于拥有庞大规模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而言,在资管新规的“督促”下,超过20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在整个2020年都在进行着一场由固定保本型向净值浮动型转变的变革。

“存续余额下降、同业理财萎缩、非标资产持续退出——这是全年我国22.1万亿元银行理财的显著特点。事实上,银行理财市场上,保本型固定收益产品的发行规模相交去年,已经大大减少,而且收益在持续下降;而净值型产品开始崭露头角,虽然发行规模不大,但是年化收益率达到5.5%左右,客户认购的积极性也在增加。不过这种转变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虽然2021年底是大限,但是估计全行业不一定能全部完成转型。”12月28日,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一位资深理财产品经理于莉(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岁末年初,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已经悄然打响,但是相比往年热闹的景象,今年的市场上固定保本型产品已经大大减少,记者也从多家银行的手机APP上发现,当下推出的多是净值浮动型的产品。

净值型产品高收益背后

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在2018年之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5%的比比皆是,但是在今年,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能达到4%的都几乎已经绝迹。诸如招商银行之类零售银行做的非常不错的股份制银行,其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也就3.8%左右,而国有大行的同类型产品则更低。

但是从另外一面,股份制银行则从今年开始率先试水加大净值型产品的销售力度。

“我在今年12月初认购了一家银行的净值型产品15万,每个月开放一次申赎,一年内赎回收取手续费,一年后赎回免收手续费。一周结算一次收益,这款产品这三周的年化收益是6.84%,要比我之前认购的保本型高很多。但是申购这类产品要经由银行理财产品经理的推荐,在银行手机APP上提前下单,还是比较抢手的。”12月29日,上海一名银行理财投资者肖芳(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上海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相关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该行发行的“债项”混合类产品是其拳头系列,底层资产包括了非标和债券类资产。另外,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也布局了一系列的含权产品,以优质非标资产和债券资产打底,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主要是20%以内或20%-40%的权益资产。今年市场波动很大,产生了很多机会,这些权益类产品表现很不错。

记者查阅普益标准数据发现,截至目前,共有9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数量合计100款(含移行产品)。2019年共发行47款,其中43款为母行迁移产品;2020年发行53款,仅有4款为母行迁移产品,另外49款均为理财子公司新发的权益类产品。新发权益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2倍。

此外,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部银行机构(包括中外资、银行和理财子公司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行的存续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248款,其中由中资机构发行的有183款。而以10月份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投向情况为例,投资债券的产品有 3299只,占比47.57%;投资利率的产品有1335只,占比19.25%;投资股票的产品有192只,占比2.77%。

“相比于银行理财的总规模,权益型理财产品占比仅为冰山一角。然而对于银行机构而言,迈出这一步转变实属不易。”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储蓄向投资转化不可挡

无论如何,权益投资一定是未来资管行业重要的主题之一。近期,来自监管层的各种声音也在明确鼓励引导资金进入权益市场。

就在近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子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从市场表现上看,2020年是典型的权益市场丰收年。公募基金大发展,特别是权益型基金在发行量、收益率表现上都令人振奋。而权益市场的丰收,对于转型中的银行理财而言,也是一大有利条件,为银行理财的标准化投资、权益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这一年,部分银行资管或者已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在权益产品和权益投资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对此,交银理财一位负责人在12月28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记者也统计发现,在银行权益型理财产品,从业已公布净值的部分权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来看,截至目前,绝大部分产品的净值都在1以上,仅个别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但也超过0.99。在这些公布了净值的产品中,净值最高的是工银理财的一款3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公布的净值为2.0550。

“在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中,最受追捧的当属固收产品和固收+产品。今年4月份以来,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债市出现回调,纯固收净值型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固收+净值型产品由于采取多元的资产配置、优化的投资策略,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走势依然平稳,始终维持在4%以上。其中,6个月期限产品中,股份行‘固收+’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最高,达到5%以上。”于莉向本报记者指出。

而在前述交银理财的负责人看来,不管是固收+产品还是权益型产品,都代表了银行理财真正意义上转型的表现。相比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权益型产品在管理上有较高难度;相比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最大的特点在于客户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者,并且是风险偏好较低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对机构的投研能力、产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决定了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与公募基金根本不同,更多追求的是绝对收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