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西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晋控煤业为代表的山西煤企正在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从“煤老大”向“技术革命排头兵”转型。 “挖煤不下井,输煤不见煤,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但现在都已经变为现实。”从事多年采煤工作的塔山煤矿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工作面建成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采煤效率也大大提升。 晋控煤业作为山西探路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大型煤炭企业之一,其塔山煤矿成功实施了国家“十三五”资源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20米特厚煤层年产1500万吨的8222智能综放工作面示范工程,实现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视,地面远程操控”目标,体现出安全好、用人少、效率高的智能开采优势。 目前,塔山矿已建成4个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矿井智能化工作面占比达到100%,智能化工作面日均出煤量达4.5万吨,实现了效率、效益的双提升。 据介绍,晋控煤业下一步将全力打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计划用3年时间,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综采装备升级改造,完成塔山矿综采工作面电液控改造,推进快速掘锚装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等40项工作计划,积极推进5G下井、企业上云,引入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破解设备毫秒级远程实时控制、智能化快速掘进等一系列技术瓶颈,争取在2022年完成“智慧矿山”的整体建设。 2020年末,晋控煤业迎来发展的新转折——“大同煤业”证券简称变更为“晋控煤业”,公司名称已由“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晋控煤业将紧抓山西能源革命的机遇,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并对标世界一流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打造成为资本市场典范。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崔建军表示,将通过并购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重组不良资产等方式,力争到“十四五”末,将70%以上具备条件的煤矿注入到上市公司,逐步实现煤炭产业板块整体上市。 晋控煤业董事长武望国表示,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制度优势和上市公司资信优势,全力构建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经营最优化的市值管理体系,吸引更多价值投资、战略投资,以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全国煤炭交易会获悉:今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量达9.1亿吨,比去年增长5000万吨。前7个月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率整体良好。 同时,煤矿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加快,今年上半年全国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达338个。“2015年全国只有3个煤矿智能化工作面,2018年发展至80多个,2019年达到275个,今年年底预计达到377个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