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环洋股份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20亿元,将用于24万t/a环氧树脂一体化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暨高盐废水综合利用示范等项目。 环洋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环氧氯丙烷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环氧氯丙烷产品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同时,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形成产业协同,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科技创新 环洋股份所处环氧氯丙烷行业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场地、设备、运营资金、研发投入等资金需求量较高。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同行业中少数专注于环氧氯丙烷业务的企业,充足的研发经费和专业化发展战略,有效支持公司科技创新,有助于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保持领先地位。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正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5项。依靠深厚的研发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优异的产品质量、高效迅速的客户服务等优势,公司成为下游环氧树脂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巴陵石化、江苏三木、南亚电子、宏昌电子、国都化工等的直接或间接供应商。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环洋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94.39万元、2855.69万元、4551.61万元和2109.28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3.54%、4.03%和2.79%。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润华投资直接持有公司59.97%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方福良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福良、陈萍萍夫妇及其女儿方欣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控制润华投资、东港投资、宁波仁洋、宁波智洋、宁波信洋、宁波宏康等合伙企业,合计控制公司85.38%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产品较单一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环洋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8.06亿元、11.29亿元、7.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47亿元、3.27亿元、2.05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氧氯丙烷、氯化钙及氧化钙销售收入。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94%、87.94%、96.18%和95.02%;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12.06%、3.82%和4.98%,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原材料甘油销售收入及代加工服务收入。其中,原材料甘油采购后主要用于生产自用,储备富余时少量对外销售。 环洋股份的环氧氯丙烷产量位居行业前列。2017年-2019年,公司环氧氯丙烷产量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84%、9.96%和14.07%,总体呈上升趋势。 环洋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布局碳三产业链,投资建设环氧树脂、氢氧化钙生产线,积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但未来一段时间,环氧氯丙烷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环氧氯丙烷下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客户主要为环氧树脂生产厂商及化工产品贸易商。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74.91%、83.10%、78.39%和74.82%。 对于客户相对集中的原因,环洋股份表示,公司的产能有限,在满足巴陵石化、宏昌电子、国都化工等直接客户的部分需求后,剩余产能有限。为赢得更广泛客户的认可、扩大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市场,公司常年与行业内主要贸易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将产品销往各大中型下游客户。另外,下游环氧树脂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延伸产业链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24万t/a环氧树脂一体化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暨高盐废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环洋股份表示,在现有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上,将进一步扩大环氧氯丙烷产品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售后服务能力,以优质客户资源为依托,对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展。同时,向下游环氧树脂的研发、生产及应用进行拓展,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保持相关产品的技术优势,增强对相关产品和原材料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 在夯实环氧氯丙烷业务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进行拓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30万吨的环氧树脂产能。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公司力求打通上下游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达到产业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公司表示,将在维护现有业务的同时,深挖老客户新需求。对于潜在市场的新客户,公司将凭借在环氧氯丙烷产业链积淀的品牌优势、研发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市场占有份额。
1月6日,环洋股份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20亿元,将用于24万t/a环氧树脂一体化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暨高盐废水综合利用示范等项目。环洋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环氧氯丙烷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环氧氯丙烷产品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同时,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形成产业协同,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科技创新环洋股份所处环氧氯丙烷行业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场地、设备、运营资金、研发投入等资金需求量较高。招股书显示,公司是同行业中少数专注于环氧氯丙烷业务的企业,充足的研发经费和专业化发展战略,有效支持公司科技创新,有助于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保持领先地位。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正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5项。依靠深厚的研发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优异的产品质量、高效迅速的客户服务等优势,公司成为下游环氧树脂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巴陵石化、江苏三木、南亚电子、宏昌电子、国都化工等的直接或间接供应商。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环洋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94.39万元、2855.69万元、4551.61万元和2109.28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3.54%、4.03%和2.79%。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润华投资直接持有公司59.97%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方福良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福良、陈萍萍夫妇及其女儿方欣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控制润华投资、东港投资、宁波仁洋、宁波智洋、宁波信洋、宁波宏康等合伙企业,合计控制公司85.38%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产品较单一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环洋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8.06亿元、11.29亿元、7.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47亿元、3.27亿元、2.05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氧氯丙烷、氯化钙及氧化钙销售收入。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94%、87.94%、96.18%和95.02%;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12.06%、3.82%和4.98%,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原材料甘油销售收入及代加工服务收入。其中,原材料甘油采购后主要用于生产自用,储备富余时少量对外销售。环洋股份的环氧氯丙烷产量位居行业前列。2017年-2019年,公司环氧氯丙烷产量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84%、9.96%和14.07%,总体呈上升趋势。环洋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布局碳三产业链,投资建设环氧树脂、氢氧化钙生产线,积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但未来一段时间,环氧氯丙烷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环氧氯丙烷下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客户主要为环氧树脂生产厂商及化工产品贸易商。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74.91%、83.10%、78.39%和74.82%。对于客户相对集中的原因,环洋股份表示,公司的产能有限,在满足巴陵石化、宏昌电子、国都化工等直接客户的部分需求后,剩余产能有限。为赢得更广泛客户的认可、扩大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市场,公司常年与行业内主要贸易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将产品销往各大中型下游客户。另外,下游环氧树脂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延伸产业链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24万t/a环氧树脂一体化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暨高盐废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环洋股份表示,在现有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上,将进一步扩大环氧氯丙烷产品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售后服务能力,以优质客户资源为依托,对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展。同时,向下游环氧树脂的研发、生产及应用进行拓展,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保持相关产品的技术优势,增强对相关产品和原材料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在夯实环氧氯丙烷业务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进行拓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30万吨的环氧树脂产能。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公司力求打通上下游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达到产业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公司表示,将在维护现有业务的同时,深挖老客户新需求。对于潜在市场的新客户,公司将凭借在环氧氯丙烷产业链积淀的品牌优势、研发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市场占有份额。
下半年以来,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上下游“涨声一片”。据百川盈孚监测,9月16日,环氧丙烷国内报价为15933元/吨,自6月30日以来的涨幅已超60%,并创出2011年以来的新高。下游各类聚醚中,硬泡聚醚报价14300元/吨,自6月30日以来的涨幅达53%;软泡聚醚报价19025元/吨,涨幅达87%,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 复盘2020年以来软泡聚醚市场,大致呈“V”型走势。“聚醚大涨主要是供需关系主导的。”隆众资讯聚醚多元醇分析师杨燕告诉记者,上半年疫情导致产业链各环节库存皆处低位,进入下半年以来,终端需求复苏步伐加快,内需及外贸订单大量提升,对聚醚的消耗增量明显,进而催动工厂持续补仓。聚醚主要下游行业软体家具、汽车、冰箱的月产量增速,自5月开始有明显的正向增加,尤其是汽车和冰箱行业的产量增幅较大。原料库存整体低位,现货流通持续紧张,供应商普遍控量惜售,下游企业买盘意愿提升,新单持续增量,聚醚价格因此直线上涨。 此外,聚醚上游原料环氧丙烷价格上涨也在成本面支撑强劲。据百川盈孚监测,目前山东等主产区工厂库存处于低位,生产排单紧凑。16日,山东鑫岳35万吨/年产能的环氧丙烷装置临时故障停车,国内现货更显紧缺。目前,下游聚醚工厂采购意愿较强,华东、华南等区域市场现货紧俏。 谈及未来聚醚的价格走势,杨燕认为,目前其价格已经超过2008年,处于13年以来的新高水平。面对如此高价,下游企业出现抵制情绪,部分大厂采买力度计划下降。但是,从今年四季度整体供需来看,国内外多套环氧丙烷以及聚醚装置皆有检修计划,市场供应仍不宽松,或将继续支撑聚醚价格高位运行。 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价格大涨,有望让多家上市公司利润增厚。 环氧丙烷方面,主要上市公司及产能为:万华化学24万吨/年、滨化股份28万吨/年、航锦科技12.5万吨/年。据了解,目前各公司订单饱和。业内人士认为,环氧丙烷下半年步入量价齐升阶段,行业三季度盈利或超预期。 作为环氧丙烷龙头企业,滨化股份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环氧丙烷价格上涨有助于提升产品毛利率。公司会综合考虑产品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下游需求等因素,合理组织生产经营,争取利益最大化。 聚醚方面,万华化学拥有20万吨/年装置,其中软泡装置12万吨/年;红宝丽拥有硬泡组合聚醚15万吨/年、特种聚谜4万吨/年产能;滨化股份拥有软泡聚谜5万吨/年产能。据了解,目前各公司已经随市场行情上调出厂价,且订单饱和,控量接单。“有几家大型的聚醚生产企业近两日已经暂不报价,一单一谈。”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9月2日,红宝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5.09亿元,投资年产12万吨聚醚多元醇系列产品项目。经测算,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