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历经极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思客特别策划《预见2021》,邀请多位智库专家围绕他们心中的“2021关键词”,谈谈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之路。 本期专家为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他的“2021关键词”是:长治久安。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灾难,导致全球合作面临冲击。王毅外长曾指出,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共振,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2020年全球贸易、投资等数据明显萎缩,未来几年将处在恢复阶段。大国忙于国内抗疫,对外政策基本呈现收缩态势。即便疫情逐渐被控制,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受疫情的惯性影响,需要一段恢复时期,全球或将进入战略收缩时期。 未来一段时间,各大国的重心是国内政治,在对外政策上战略投入有限。如拜登政府已经表示其政策优先选项是抗击疫情、促进经济等问题,外交并非优先议题。欧盟一体化遭遇挫折,疫情加剧了欧盟国家的经济社会矛盾,英国脱欧、新老欧洲矛盾等问题会制约欧盟对外政策的运筹。中日印俄巴等主要大国也主要关注国内问题,如何尽快修复疫情对于国家的冲击成为重中之重。 全球战略收缩时期,大国对于各自的周边地区会更加重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在全球战略收缩期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大国对于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投入会有所下降,但在中国周边地区与中国进行竞争的态势不会改变。 如何实现周边地区的长治久安成为2021年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回顾2020年,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抗疫和务实合作,深化利益交融和民心相通,实现了与周边多数国家共克时艰,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展望2021年,周边安全形势面临挑战,周边经济发展存在困难,实现周边地区的长治久安,需要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努力。 实现经济的恢复应该说是重中之重,中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使其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复苏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始于周边,周边地区理所当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难以同步实现,周边地区经济合作具有地缘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中国—东盟自贸区等机制的活力,可以促进周边经济复苏早日实现。 面临各国经济社会矛盾加剧的压力,周边地区动荡风险可能有所增加,稳定周边将成为2021年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对于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如何去劝和促谈,保持基本稳定已变得至关重要。朝核问题在2020年基本稳定,但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对朝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影响值得关注。对于南海问题,中国要继续推动和东南亚相关方的合作,使得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中印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是中印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共同利益,如何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非常重要。 中国在周边地区不同次区域面临的环境不尽相同,对此可以分区治理,协同推进,进而促进周边命运共同体逐渐实现。 在东北亚地区,经济与安全分化的矛盾虽难以解决,但缩小两者之间的张力不无可能。中国在东北亚地区要尽力稳安全、促合作,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日韩FTA)建设,使得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共同促进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需要克服中美竞争对于该地区的负面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存在许多共同利益基础,对此要进一步以经促政,以经促安,促进中国—东盟合作更加紧密。广大东南亚国家基于战略自主性考虑,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中国应尽可能团结东南亚国家搞好地区合作。 在南亚地区,印度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加深,不过中印双方存在经济互补、提升发展中国家地位等共同利益,合作也存在广阔前景。中国应在稳定中印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南亚各国的务实合作,尽量减少大国博弈对于地区合作的负面影响。 中亚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主要面临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等风险,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要继续实行“经济与安全”的两轮驱动,在中亚地区稳定与发展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疫情对于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冲击显而易见,实现周边地区的长治久安是周边各国的共同心愿。历经疫情的磨难,周边各国更需要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2021年,但愿周边地区能够长治久安!(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编辑:付敬)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2日讯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成效、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绿色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2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新办举行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成效。化解钢铁产能约2亿吨,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截至2019年底燃煤电厂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亿千瓦,目前,全国约6.1亿吨左右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在完成火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后,正在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地区的39个城市列入2018、2019年“散乱污”企业清单台账的7万余家企业清理整顿开展专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移交地方政府并督促进行整改。 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集中力量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散煤治理,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余户。北京以南约20万平方公里基本完成散煤替代。指导督促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设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开展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 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绿色化。加大铁路和港口的连接线、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不断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去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从去年1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的“三油并轨”,普通柴油实现国四、国五、国六的“三级跳”。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201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目前全国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从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 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在重点区域开展降尘监测体系建设,每月通报重点城市区域的降尘监测结果。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平均降尘量分别是每平方公里7.5吨、6吨和4.4吨都满足目标要求。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地方通过禁烧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去年卫星监测到的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比2015年下降了42%。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制定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强化重点时段污染治理,实现精准施策。为科学精准、依法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对39个重点行业按照绩效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