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9年的彩超梦终于照进现实。中国企业敢于创新的路走得通、走得值。”10月19日,海信酝酿了九年的医疗超声产品正式对外发布,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海信完全自主研发的彩色超声产品在同档机型中具有精准卓越的影像品质、行业领先的影像智能、用户至简的操作体验。海信超声的研发成功,意味着海信高端医学影像产业布局有了“关键一环”,打破了外资企业对高端医疗设备产品的垄断,将有助于加快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普及。 据悉,超声是四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技术门槛高,国内中高端彩超领域75%的份额被国外品牌垄断。早在9年前,海信医疗还处于研究所阶段的时候,就切入超声领域,进行相关技术的储备。 “一直以来,海信进入新行业有两条铁律,一要关系国计民生,二要掌握核心技术。对医疗板块的投入和执着不仅承载着海信技术的延伸,更融入了海信对提升人类健康的愿景和情怀。”陈维强表示,医疗行业是海信集团重点布局的产业板块之一,源于海信数字多媒体国家重点实验室医疗电子研究所做的技术储备,依托海信集团在图像处理技术、显示技术、与信息交互技术方面的技术积累,海信相继推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医用显示、医护终端、计算机辅助手续系统、阅片系统、分导诊系统、以及数字化手术室、数字化手术部、远程医疗等系统解决方案等产品。目前仅仅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就成功应用在全国100多家三级以上医院,救治疑难疾病患者10000多例。 “在海信高端医学影像产业的‘拼图’中,海信彩色超声设备是最关键一环。它将为海信医疗未来向内窥镜手术设备、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影像设备领域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海信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TO陈永健表示,海信进军超声产业时,没有像一些企业满足于在已成“红海”的低端市场拼杀,而是越过高技术门槛向中高端市场的“蓝海”挺进,要尽快通过自己的努力缩短和国际高端品牌的差距,真正实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国产化。 陈永健表示,海信有信心在五年内做到国内超声品牌前三甲。海信将持续加大及其他医学影像设备产业的投入力度,探索内窥镜手术设备、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影像设备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形成高端医学影像诊疗设备、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创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山东省医学影像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产品研发,从器件自主、算法创新、产品研制、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到医院临床认证,形成医学影像产业群,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行业首创,加速推进我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国产化进程,支撑海信医疗未来几十亿至上百亿的发展规模。 此前,为有效保证HD60系列产品临床实际使用效果和全部检查部位的有效性,海信医疗开展了20余家医院的临床试用,涵盖38个检查部位的上万例病例,收集了近千个专家的意见,在产品上进行了优化,强化了产品稳定性,确保产品满足临床需求。发布会上,多位超声领域权威专家结合临床试用体验表达了对海信超声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CIS)
7月31日,汇中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公告,为河北辖区首家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汇中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49.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011.49万元,同比增长46.98%。 汇中股份董秘冯大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为超声水表销量的增长,而且主要是户用超声水表销量的增长。同时,随着国家新基建、一户一表工程、节能减排、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阶梯水价、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全智能化计量仪表及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38% 汇中股份主营业务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超声热量表、超声水表、超声流量计及相关智慧管理系统。 分产品来看,超声热量表及系统、超声水表及系统、超声流量计及系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229.94万元、9325.48万元、1652.7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91%、97.64%、12.89%;毛利率分别为56.62%、44.76%、79.70%。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疫情期间,公司业绩仍然保持增长的原因,冯大鹏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按照当地政府指导,采取了多项有效控制疫情的必要措施,于2020年2月10日复工,是当地首批复工企业之一,并在短期内迅速恢复了日常产能;公司鼓励业务人员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手段积极与客户联系,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和服务。” 从研发方面来看,报告期内,汇中股份研发投入835.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8%,新增专利授权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冯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公司近年来始终坚持超声测流的主业,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公司1998年成立,作为中国最早研制超声测流产品的企业之一,20多年里一直专注在超声测流领域,并且我们的产品也是全口径、全流程覆盖从终端数据采集到系统研发集成等各个应用环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汇中股份近几年已逐步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探索。2018年,汇中股份决定以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建设超声测流智能制造车间项目。2020年半年报显示,目前,汇中股份超声测流产品智能制造车间第一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使用,该条生产线产能为30万台。 冯大鹏表示,公司未来几年将始终围绕“转型升级”,“转型”即由产品型制造转型为服务型制造,“升级”即由传统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同时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超声测流产品的融合,加速智慧供水、供热应用平台的研发升级和应用,继续全方位深度拓展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发布半年报的同时,汇中股份公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公告显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为汇中股份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汇中股份于2019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786086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47%,成交的最低价格为12.48元/股,成交的最高价格为12.93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998.68万元。 本持股计划股份受让价格为6.35元/股,为回购均价的50%。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汇中股份表示,推出员工持股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公司管理团队及中层管理人员对公司成长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留住优秀管理人才,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汇中股份受让价格为回购均价的50%,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样操作一是符合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是符合行业内员工持股激励计划的惯例。如果价格太高,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员工持股之后也会有一些限制条款。” 随着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汇中股份也同步对激励对象设置了业绩考核。公司层面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 “以较低的激励成本实现对该部分人员的激励,可以真正提升激励对象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有效地统一激励对象和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利益,从而推动激励目标的实现。”汇中股份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自2019年以来,河北辖区共有14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权回购计划,其中,汇中股份、通合科技、华夏幸福、凌云股份、长城汽车、科林电气股份回购用于股权激励。 王鹏表示:“公司实施管理层或者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直接发行新股会稀释原有股东权益,而通过回购股份再将该股份赋予员工则既满足了员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