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快讯:据马里媒体18日报道,马里当天发生军人哗变,总统凯塔和总理西塞被哗变军人扣留。
一脸灰,两手油,满身味……艰辛困苦无怨无悔,高薪聘用不为所动,他就是士兵工匠张俊凯,一名普通的军车修理兵,一名新时代的最美军人。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某部修理技师、二级军士长张俊凯,入伍23年来,精勤付出,踏实奉献,先后研发了汽车定时启动运转保温装置等10多项革新器材。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兵中良匠,张俊凯用一只扳手守卫着奔腾铁流,用一颗匠心打造了保障标准。 张俊凯(摄影:赵佳庆) “军队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位军人的努力。强军必须要强能,强能必须要加强自己的技术。修理工的职责就是让车辆恢复战斗性能,就像医生抢救伤员一样。每个军人都要象螺丝钉一样牢牢地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张俊凯说。 1996年,从小喜欢军装的张俊凯应征入伍,对部队既陌生又憧憬,带着家人的嘱托和期望,张俊凯誓要在部队干出一番名堂。他刻苦训练,如愿以偿获得了学习驾驶的机会。 但是弟弟遭遇车祸去世让他改变了想法。“如果能早点发现并排除故障,那么事故也不会发生”,张俊凯暗下决心,“决不能再让类似悲剧在战友身上发生”。 确定要干修理工,很多战友说他傻,放着“金饭碗”不端,非要去捧“泥饭碗”,而且一捧就是20多年。 张俊凯说:“开车,只能保一车平安;修车,才能保更多人平安。我要给我的战友兄弟们保驾护航!”从此,张俊凯走上了修理工岗位,开启了平凡却又辉煌的强军之旅,走上了士兵工匠的匠心之路。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张俊凯或许根本不会参军入伍。让他坚持一路走下来的,是对军车修理的热爱和这项工作带给他的一种神圣职责。 妻子李宏回忆刚和张俊凯处对象时的场景:“他穿着一身修理工衣服就来和我见面,满身的油气味,第一次见面我以为他没来得及换,可是后来见面他仍然一身工装。” 张俊凯当兵23年,有20年时间工作在北国之北的黑龙江,大半的时间与冰雪正面交锋,寒冬里排除装备故障不计其数。 低温环境下的汽车启动一直是个难题,很多时候经常启动不起来,造成发动机损坏等一连串的问题。最开始只能使用火烤等“笨”方法,为什么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根据车型来保证车辆温度恒定,以备随时启动、随时出发呢? 2008年隆冬的一次实兵实装演练中,一台运输车突然被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冻“趴了窝”。这辆车因为超时被判“出局”。这件事却成为张俊凯心中的一根刺,解决严寒条件下柴油车启动难题的决心愈发坚定。 一寒带百难。制约寒区军事训练最大的因素就是冷。东北冬天的严寒,让汽车不时就会“发烧感冒”闹罢工。 刚开始因为文化水平限制,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张俊凯就到市场上去考察学习。 “刚开始只能去找厂家专家去帮忙编程。因为他们懂编程,不懂车。我懂车不懂编程。但是这么做出来的东西,一直没办法解决问题。而且还打坏了几个起动机。当时真的是一头雾水。” 和大部分人最大的区别的是,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跟上级反映或者放弃,而张俊凯选择去解决问题,研究新的方法,找出替代方式。 为了解决问题,张俊凯找到厂家和产品工程师,一次一次的拜访,一次一次的聊天学习。后来工程师把编程的技术传授给了他。 “我学会编程以后,就一点点的实验,来回修改数据,适应部队车型的电路,最终设计出了合适的装置,把低温发动的问题解决了。” 实际上,在这个发明之前,张俊凯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从笨手笨脚的“门外汉”成长为汽车修理的“行家里手”。因为勤奋好学,只有初中文凭的他,经过不断努力考取了北京机械士官学校,这也为他后来的各种发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作战而服务。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改进,或者是小小的一个加装,都对战斗力有影响。” 为进一步检验成果,为了数据更有说服力,张俊凯专门在最冷的一月从哈尔滨开车数千公里到零下40度的满洲里,记录了上千组试验数据。经过大量的研究摸索,“严寒条件下汽车定时启动运转保温装置”获得成功。 专家刚看到张俊凯的发明也有怀疑:一个普通士兵能做这个东西吗?张俊凯当面把资料拷到电脑里,一步一步给专家演示,怎么编程,怎么控制时间,怎么调节,这个部件起到了什么作用,讲工作原理,讲设计初衷,讲设计过程。 张俊凯因此得到了评审专家组“将大幅提升高寒地区野战运输保障能力”的高度肯定。 获得了各种荣誉的张俊凯也收到了很多诱惑。知道他修车好,而且人品可靠,不少公司主动找到他,希望和他一起开修配厂,赚大钱。 “作为一个军人,我的梦想就是奉献军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把这个当成我一生的追求。所以不管是什么待遇,物质上的还是金钱上的,都不会动摇我从事修理行业的决心。” “每次我把故障车辆修好交给驾驶员时,他们高兴的像过年。他们常常非常感激我,热情地要我的电话号码、微信,把我当成英雄。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部队一个不能少的人。”这是张俊凯最初直观感受到修理工作的价值。 “定时运转”解决后,他没有停下发明的脚步,开始思考“定温运转”和遥控功能。 “把本职工作干到最佳状态,我感觉就是尽职尽责。作为军人,必须要履职尽责,始终坚持把工作干好,把这个标准提高,始终紧贴军人的职业性质。” 张俊凯喜欢逛汽车用品店、收藏汽车修理工具。2005年,他与妻子李宏结婚。正值新婚燕尔,李宏要求老公带她逛街,没想到老公带她逛了一天的汽车保养用品店,还买回了一堆扳手、钳子。张俊凯对李宏说:“别瞧不上这些铁疙瘩,它们都是战场上救命的玩意。” 一些老旧工具损坏了,他也舍不得丢,总是收到自己的“百宝箱”里,战友们调侃他是“废品回收站”。 “士兵发明家,是说我喜欢创新,喜欢革新,研究出贴近实战的装备。工匠是因为我工作过程中非常细,做出的东西都非常讲究标准。我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做每一个东西的时候,都要求非常极致,做到最好。”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久而久之,张俊凯的手一到冬天就生冻疮甚至落下伤疤。但没有人觉得这样一双粗糙又疤痕累累的手难看,反而觉得这是一枚特殊的勋章,值得所有人敬佩。 因为突出贡献,张俊凯先后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年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俊凯光荣入选。 他说,自己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奖而去研究发明。作为一名修理工,在修理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他愿意为了解决问题,去思考,去创新,去发明,去创造。 “如果部队需要的话,我愿意一直干下去。我愿意为部队多培养一些技术骨干,修车骨干。让更多的军车能够恢复非常好的战斗性能,能够提升战斗力。这就是我人生的追求,奋斗的目标。”张俊凯说。 “作为一名军人,我的梦想就是做一颗永不松动、永葆初心的螺丝钉。奉献军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张俊凯对军队车辆进行维修(摄影:赵佳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