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不仅走出了华为、中兴、平安保险、招商银行等巨型企业,也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在深圳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多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级别的企业已经脱颖而出。奥比中光就是3D视觉感知领域里的“独角兽”。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的奥比中光,对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研发重点进行深入了解,以及为何扎根深圳采访了公司创始人黄源浩博士。 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全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已经成为一家以“3D感知芯片/光学测量系统+AI芯片+行业应用算法”为核心的3D视觉整体解决方案平台型公司。奥比中光2013年在深圳成立,在上海、西安、美国密歇根设有分支机构。 奥比中光研发出中国第一颗3D视觉深度计算芯片,在全亚洲第一家、全球第四家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目前已申请3D传感专利超过800件,位列该领域世界前三。 奥比中光是全球唯一对结构光、双目、iTOF、dTOF、面阵激光雷达这5种3D视觉技术全面布局的全能型企业。目前,奥比中光量产的3D视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工业测量等多个领域,服务全球客户2000多家。 (一)新研发iTOF系统方案落地量产,拓展5G终端体验 近日,奥比中光推出iTOF系统方案,该创新性方案克服了传统iTOF方案的数据精度受环境影响的不足,对硬件和算法都做了创新式提升,测量精度和分辨率都显著提高。 基于系统级iTOF集成能力,奥比中光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可定制服务方案,同时可针对多元平台进行优化,最大程度发挥出器件全部潜力。 能够实时快速计算深度信息且不随距离改变而变化,高性能的iTOF系统方案在大范围运动等应用场合发挥独特作用,如AR/VR、老人和儿童看护、工厂危险区域防护、智慧物流体积测量等。 前不久魅族推出5G旗舰新机,其3D深感探测器即采用奥比中光的增强iTOF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创新渐进式拍照背景虚化、实时低功耗视频背景虚化以及精准AR等应用。 (二)七年磨一剑,练就全球唯一3D视觉技术“全能王” 奥比中光成立7年来,逐步对3D视觉感知的各种主流技术全部进行了自主研发布局,是全球唯一对结构光、双目、iTOF、dTOF、面阵激光雷达这5种3D视觉技术全面布局的全能型企业。 在这5种技术中,奥比中光率先研发的3D结构光技术和产品,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并且在持续迭代升级;最新自研的双目视觉、增强iTOF技术达到当前业界最高水平;dTOF、面阵激光雷达技术均采用业界领先的设计方案,将陆续推出。同时,奥比中光已经突破屏下3D技术,顺应手机等智能终端全面屏潮流,实现屏下3D摄像头刷脸解锁、刷脸支付等功能。 技术是发动机,市场是方向盘。奥比中光“大手笔”研发5大3D感知技术,不是要做“巨无霸”的虚荣,而是及时回应当下迫切的市场需求,提前布局“全面3D化”未来生态。 不同的技术和方案,满足多元场景的个性化需求。从测量距离来看,结构光的最佳测量距离是1米内,适合近距感测,是机器人、机械臂的雪亮眼睛,构成未来无人化工厂的视觉基础;支持刷脸解锁、支付的屏下结构光通过复杂的建模、算法克服屏幕衍射带来杂散光难题,也带来体验惊喜;iTOF和dTOF是3-5米,iTOF分辨率高,在工厂危险区域视频监控、养老场所老人跌倒警报等场景有绝对优势;dTOF精度高,有助于空间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地图等,也能在手机、平板的AR/VR应用上施展拳脚。双目距离优势是5-30米,适用于汽车侧面、室外机器人、安防等场景;远达200米的激光雷达,让交通驾驶从过去的被动安全变为主动安全,是无人驾驶的必备利器。 3D视觉感知技术是一个高精尖的跨学科领域,涉及光学、芯片、算法、硬件等多个领域,技术跨度和研发难度极大。直到2015年,奥比中光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填补国内空白,在全亚洲第一家、全球第四家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突破国际技术垄断。 以3D结构光为起点,奥比中光锻造从芯片、算法,到系统、框架、上层应用支持的全栈技术实力,以世界一流的3D视觉感知研发实力和研发成果,挺进结构光、双目、iTOF、dTOF、面阵激光雷达五大领域,进一步筑牢3D感知“护城河”。目前,奥比中光已申请3D传感专利超800件,位列该领域世界前三,并且以每两天一件的申请量持续增长。 今年年初,奥比中光连中二元,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在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8年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名单》,奥比中光的申报项目“高性能、低功耗微型3D深度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也成为深圳地区唯一入选“关键技术突破类”项目。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5年智能传感器就已取代传统传感器成为市场主流,然而在性能和结构的创新突破上,3D感知技术还有很大空间。 奥比中光的做法是坚持关键技术研发的长期主义:抓住关键性能,专“啃”3D传感器的功耗、体积、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视场角、复杂环境下的精度和稳定性等技术“硬骨头”,扎扎实实、小步快跑,持续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突破和迭代优化。 目前,奥比中光团队超800人,研发人员占比达70%,硕博学历员工占比超40%,人才涵盖芯片、算法、SDK、光学系统等多个领域。 (三)推进“ORBBEC INSIDE”:3D视觉赋能AIOT千行百业 奥比中光是全球3D视觉感知行业应用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在专注3D传感技术研发的同时,奥比中光放眼全球市场,推进技术和产品大规模落地,真正让“ORBBEC INSIDE”赋能千行百业。 奥比中光自主研发的3D视觉传感器及应用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慧零售、机器人、智能制造、AR/VR、智能安防、智慧交通、工业测量等领域,服务全球客户2000多家,多款产品实现百万级量产。 以新零售领域为例,奥比中光与蚂蚁金服合作,率先实现刷脸支付在线下的第一次成功商用,目前支付宝刷脸支付已覆盖全国数百个城市,覆盖超市、药店、便利店等线下场景。搭载奥比中光3D摄像头的刷脸支付设备具备金融级商用实力,破解传统2D人脸识别安全困境,为千万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无感”支付体验,打造高质量发展下的“新消费”场景。 不仅仅是刷脸支付,奥比中光的3D人脸识别技术和产品已经“出圈”,深入到手机、智能门锁、机器人、智慧教育等行业。 (四)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推动未来世界“全面3D化” AI 3D视觉感知技术作为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技术,能够识别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坐标信息,得到高精度的空间 3D 数据,复原完整的三维世界,完成各种智能的三维定位,实现人类器官的升级和延伸,是人工智能时代公认的关键共性技术。 3D视觉感知技术实现三维世界数据化,推动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怀抱“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使命,奥比中光将从打造标杆应用、突破新兴应用着手,推动未来世界“全面3D化”。如同AIoT时代的“水和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5G的普及,3D将成为智能终端标配。 3D感知技术可以对空间、人体、物体的三维扫描和建模,实现Vslam视觉导航、动作行为识别、人机交互等功能。全球出现了过去十年来最大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和变革浪潮,未来十年,如果要让机器人、汽车、手机实现高度智能化,必须配备3D感知技术能力——手机/平板需要结构光和ToF解锁、拍照、开发AR功能,机器人需要结构光避障、提升人机交互体验,汽车需要激光雷达实现主动安全,AR/VR需要dToF打造Cyberverse。 奥比中光正在大力布局新兴领域,瞄准AR/VR、三维重建、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方向的广阔前景,加大技术研发和储备,打造产业生态,持续培育市场。 (五)引领3D感知技术前沿,助力大湾区智能硬件产业跃升 奥比中光2013年在深圳南山创业,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奥比中光在3D感知行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与上下游产业资源,依托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优势,借助深圳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有利条件,积极发挥人工智能3D感知产业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作用,奥比中光计划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3D视觉感知产业联盟,凝聚上下游企业,推动更多3D视觉感知应用标杆项目落地,重点赋能汽车自动驾驶、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推动深圳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产业与AIOT、5G应用融合发展。 当下,3D感知技术赋能AIOT各行各业的巨大能量崭露头角:在深圳高新园区,和测试的无人车偶遇概率非常高,在日常的消费场景,可以看到机器人在送餐、引导、巡逻。这些都离不开关键共性技术——3D感知技术的赋能。 随着5G大规模商用落地——深圳建成4万多个5G基站、8月底前实现5G网络全覆盖,3D感知技术将让深圳、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提高一个量级。 深圳拥有全球最佳的制造产业链配套和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是独特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深圳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作为以“3D感知芯片/光学测量系统+AI芯片+行业应用算法”为核心的3D视觉整体解决方案平台型公司,奥比中光能够为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3D感知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多年深耕和积累,奥比中光充分地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参与制修订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我国三维光学测量领域自主可控仪器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奥比中光创始人、CEO黄源浩博士接受了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记者:特区40年发展里,为奥比中光提供了哪些机遇? 黄源浩:很巧,我今年也是40岁,和特区40周年刚好是重合的。我们2013年在深圳落脚,7年半以来,我一直对外界说,落户在深圳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助力。第一,从政府开始,政府服务的态度很好,服务效率非常高,非常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实际上,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很大的,开始很难赚钱。但是政府和民间风投的支持,让我们发展的很好。第二,深圳产业链发达,奥比中光是赋能智能硬件的,深圳是智能硬件之都,我们大部分的客户都在深圳周边几十公里的圈内,服务起来会非常高效。从客户那边也会获得各行各业的信息,让我们的产品定位更精准、更到位。珠三角整个产业配套非常完善,做一个东西出来非常快。另外,珠三角人才资源丰富,我们不但需要高端的算法、芯片人才,各种硬件、结构、机械、电子、光学等各种人才都需要,而这边大部分都有。第三,深圳人的创业精神是敢闯、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我们做的都是新的东西,不是说人家有了再去copy过来。我们公司八百多号人,其实接近七八成都是在做未来的东西,如果只是做好原先的,两百号人就够了。国家过去大力发展互联网,现在提倡人工智能,过去走高端制造路线,现在要解决“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 。可以说,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天时,珠三角的产业配套是地利 ,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人和。 记者:您怎么理解深圳创新的精神? 黄源浩:我们公司的员工很有一种主动性,常对我说“我要做一个产品”。深圳本身 是智能硬件之都,这里集聚了大量的人才。他们对消费 者靠的很近,对消费 者有什么刚需、痛点很敏感 。这边的人经常看到客户有需求,就想着迅 速做个产品出来,特别具 有创新创造的精神。如果是其他的城市,对市场就不那么敏感。可能会慢个半年才接触到信息。而且这个信息是从供应商处得知的,不是通过一线客户。 记者:对企业而言,深圳有哪些制度优势?比如创新机制互动,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创新协同等。 黄源浩:优势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深圳在尝试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机制,让企业在合作时少纠纷,少内耗。这是大层面的政策,深圳还有很多服务型的政策。现在国家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深圳政府会来找我们,说奥比中光是行业的龙头 ,有什么 特殊的困难需要政府帮助推一把的,政府会在制度允许 的范围内,帮你推动解决。这种“一企一策”的支持很多。可以说,从大的普惠性 政策到细分行业的支持政策,政府都有一系列 的规划 。同时政府办事效率高,我们要找区领导 、省领导 ,很快就可以对接上,我们希望得到的政府支持,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与解决。 记者: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例子? 黄源浩:比如知识产权,这是通用性 的东西,政府一直在支持。底层创新项目的支持,也通过“一企一策”都在谈。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都会尽量帮我们解决。 记者: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奥比中光的3D感知 技术都应用在了哪些领域 ?是否带来相应业务的增长 ?在国内市场份额大致多少?另外一个问题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在双区驱动下,公司有何发展计划? 黄源浩:疫情中人跟人接触少了,相应地,公司业务最大的两个增长是机器人和VR/AR看房设备 。目前国内约80%的机器人采用了奥比中光的技术。其他比如像消费 电子、刷脸支付行业,还是会受疫情影响的。对于双区驱动 ,我在2013年来时,还没有这个概念 。我们是边做边发现政府的政策,包括中央对深圳的定位,越来越与我们自身的定位契合。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我们要对标美国、日本的湾区,在高科技领域要做到全球领先。成立公司的时候,我就想在3D视觉感知方面做到全球领先,几年后,国家也给了深圳这个定位。有了定位后,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制度配套。定位对了,定位准了,后面的发展会顺畅很多。另外一个是先行示范区。深圳土地资源比较少 ,但是能够依托制度优势,在40年间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在全球范围内确实是一个奇迹 。我们在探索,能不能靠人和制度的创新,把先行示范区复制到全国其他地方去。如果大规模发展工厂,需要很多的人和土地 ,我们这没有,所以先行示范区意味着需要走高端路线,让高科技、高附加值、脑力密集型的创新链蓬勃发展。 记者:奥比中光近期取得了哪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黄源浩:在结构光领域 ,我们在2015年就做了第一颗芯片,后面我们已经迭代了五个芯片了,现在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 。双目跟iTOF是我们近期重大的突破 ,跟国际大厂比,我们的深度效果要好不少。这三类技术我们基本上是领先的。目前 ,我们是全球唯 一对结构光、双目、iTOF、dT OF、面阵激光雷达这5种3D视觉技术全面布局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苹果的dTOF技术一枝独秀 ,除了苹果其他还没人做出来,我们也在加紧追赶 。激光雷达是百花齐放。但毎朵花都还不够鲜艳 ,都还不是最终局的产品。这块技术大概还需要三到五年的发展。另外,我们的AI芯片也在加紧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