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和猪价下行的冲击,新希望今年的营收、利润都将创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合并营收预计首次历史性超过千亿。”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董秘胡吉在近日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如是说道。 新希望在会上介绍,2020年公司的各项业务进展总体顺利。饲料业务方面,预计全年外销量超过1700万吨,加上内销量后的总量将接近2400万吨,预计将是行业里第一个年总销量突破两千万吨的企业;禽板块今年由于行情因素导致整体利润回落,但在关键的战略举措上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商品代自养比例提高较快;食品板块方面,明星产品“小酥肉”继续提升,全年营收超6亿元,成为一大爆品;养猪业务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了出栏800万头的年度出栏总目标,预计在年底会“略高于800万头”。 明确2021年2500万头出栏考核目标 2020年是新希望养猪业务发展最快的一年,胡吉在会上表示:“如果回顾起来看,2017年公司外销生猪大概170万头,2018年是250万头,2019年是350万头,今年超过800万头,3年实现了超过4倍的增长。如果到明年能实现内部考核目标2500万头,3年可能会实现接近10倍的增长。增长速度在行业历史上是非常快的。” 据介绍,截至12月中旬,新希望的种猪总存栏达到216万头,其中父母代能繁超过100万头(加GGP\GP能繁超过120万)。相较2018年、2019年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将为公司未来更长时间的生猪产业发展和出栏奠定较好基础。而伴随着相关工程建设紧锣密鼓的推进,新希望在2020前三季度有250多亿元资本开支,全年超过300亿元,预计2021年资本开支超过300亿元。“到明年年底,公司这三年累计新增投资700亿以上,这是公司在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周期。”胡吉说道。 对于市场关注的养猪成本问题,新希望表示,公司的成本面临着一些压力,不考虑筹建公司费用,预计2021年上半年的成本会维持在15元左右,随着满负荷的持续运营,2021年第四季度争取不超过14.5元,2022年成本有望每季度持续下降,希望2022年第四季度成本不超过13.5元,努力做得到更好。以期在猪价的下行期保持较大成本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在当天的分析师会议上坦言,相比市场的预期和公司内部在年初制定的挑战目标,养猪业务“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包括出栏结构、自产仔猪育肥的完全成本、发展速度、自育肥出栏方面还存在差距。公司认为,上述方面的不达预期有一个大的共同点,它们都属于大踏步、超常规、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阶段性挑战和问题。“2021年,公司已经明确了出栏考核目标,就是2500万头出栏。基于当期的现状来说,这一目标还是极具挑战。公司会调集匹配各类资源去解决问题,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具体从生产角度看,将会围绕出栏目标实现、非瘟防控、出栏成本降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新希望表示道。 此外,针对市场较为关心的股权激励、股份回购等问题,新希望进行了回应。据悉,涉及股权激励的内部沟通协调“已经完全达成共识”,大的框架思路已经确定,预计会在一季度左右完成新一期的股权激励。伴随着股权激励方案的确定,公司的回购动作也会匹配股权激励的进度,会在一季度之内“较快落地完成”。 2021年猪价和头部猪企有望逐步走稳 从行业来看,12月份国内猪价震荡上涨,中下旬涨幅被认为超越了业内预期。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猪价在短期内较稳,养猪行业头部企业在未来的行业周期波动中依然有望占据优势。 卓创资讯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12月28日,本月外三元出栏均价33.78元/公斤,环比涨幅12.71%。“本月国内猪价呈震荡上涨走势。进入12月份,南北终端市场消费全面复苏,腌腊、灌肠等传统习俗的开启导致大规格肥猪消化速度加快,自月初起,猪价便呈现快速上涨走势。进入下旬,受冬至提振,北方屠企多有提量动作,国内生猪供应量再度收紧,猪价继续攀高。”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向记者表示,在消息面无重大利空的背景下,明年1月份行情或高位运行,月内猪价振幅较本月或收窄。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猪价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太大变化,而“翘尾效应”可能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至少在短期内在春节这段时间对猪肉市场较为看好。“我觉得对于生猪头部养殖企业来说,2021年依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他们拥有市场竞争优势,从目前来看,生猪周期依然处于比较高位运行的状态。”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随着国内生猪养殖产能的逐步释放,猪肉国内供需情况已相对缓和,猪肉和生猪价格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已呈现走低之势。近期猪肉和生猪价格波动且涨幅明显,应该是受春节临近消费预期拉升和美豆大幅上涨带动饲料原料豆粕上涨所推动的成本效应所致。他告诉记者:“未来国内猪价走势一则受到大量产能释放的影响,二则受到国际饲料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价格走势的影响,估计随着巴西大豆收获季节的到来和头部猪企大量产能的释放,2021年猪价和头部猪企都将呈逐步走稳之势。” “春节即将到来,猪肉价格会存在回升的可能,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实际供需,近年来不少企业尤其是房企加入到养猪行业,生猪供应逐渐提升,未来直接考验到猪企的产业链渠道畅通与否,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需求,以量换价,这可能也是猪企发展出路,但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猪企可能存在一轮洗牌过程,头部猪企或产业链畅通的猪企未来竞争优势更明显。”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向记者表示道。
(原标题:上市猪企谈猪价:短期内回落,但仍将处在相对高位) 2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回落。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第1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1.89元/公斤,环比下降2.2%,11周累计回落15%;猪肉平均价格49.95元/公斤,环比下降2.2%,11周累计回落16.2%。对于猪价下滑,上市猪企怎么看?龙头猪企新希望(000876)有关负责人5月15日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本轮猪周期已经逐步进入下行期。近期猪价下跌符合正常的年内小周期的“春节后下行”特征,也与当前新冠疫情导致复工复学不充分、需求没有完全打开有关;同时在供给侧,行业里有相当数量企业及农户,采用三元猪回交的办法,也使母猪和肥猪数量有所恢复。新希望方面认为,猪周期虽进入下行期,但价格仍将较长时间里处在相对高位。“三元猪回交的生产效率较低、母猪淘汰较快,使得产能恢复的时间会加长;同时根据年内小周期规律,在秋冬季往往还会出现一轮猪价上行,且新冠疫情全面稳定之后,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回升。”该负责人说。天邦股份(002124)5月11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对于猪价,公司年初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全年保持在30块以上没有任何问题。最近也感觉到新冠疫情对经济有一些影响,造成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等,但是从供给端来看猪还是紧缺,可能五六月份是一个淡季,会下行一些,但后面应该还是会再有所反弹。金新农(002548)同日向投资者表示,“猪价很难判断,高价位肯定没问题,但具体数据很难讲清楚”。谈及短期猪价持续回落原因,该公司称,现在猪价跟消费还是有很大关系,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消费淡季。行业恢复到非瘟前还为时尚早,能繁母猪存栏还在低位,加上前期很多公司提倡搞三元猪,但三元猪效率较低,肯定不断淘汰。基于对猪价判断,上市猪企扩产热情依旧。新希望今年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出栏800万头,在2021年确保实现1500万头生猪出栏,2022年确保实现2500万头生猪出栏。新希望方面透露,根据目前推进进展情况,原定的2022年实现2500万头目标会比较大幅度的提前实现,相应的2022年的计划出栏量可能也会有所调整,会继续冲击更高的目标。前述负责人表示,受猪瘟防控、环保和城镇化等综合影响,生猪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养猪成本、生产效率、全产业链控制、非洲猪瘟防控及持续优化迭代的环保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新希望将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猪,内部进行饲料、养殖、屠宰的合理配套,并采用合作育肥与自养育肥并重的养殖模式,以实现安全生产和成本优化。“公司现在正在筹建的猪场和正在建设扩大的猪群,实际上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下一次的猪价下跌。现在主要集中规划的这些猪场,已经在布局上,特别是工艺流程上有了很大的优化。已建在建的猪场配套了自育肥场,特别适合于将来精准营养措施的实施。”他说。 温氏股份(300498)计划在2020年新增高效化猪场项目开工产能810万头、竣工产能688万头,自建养殖小区项目开工产能824万头、竣工产能317万头,力争全年新增肉猪饲养能力500万头以上。据其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7日、28日,温氏股份分别在四川乐山、贵州铜仁签下1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项目投资均为20亿元。牧原股份(002714)近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今年公司资本开支预计在200亿以上,一季度末的生猪产能在2800万头左右,年底产能预计在4000-5000万头左右,具体主要看建设进度。牧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4月3日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公司也全面加快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全国共计开工278个项目,新增生猪产能1500万头,其中河南省内新建88个项目,新增生猪产能600万头。
□ 受全国性高温天气逐渐消退、高校及中小学陆续开学、中秋及国庆节假期来临等因素影响,9月原本是猪肉消费需求回升、价格稳步走高的阶段,而今年9月却大相径庭。数据显示,9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累计跌幅逾10%。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整体猪价出现高位下行,导致养殖企业利润“缩水”。根据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情况以及养殖周期来推算,今年第四季度将是产能持续兑现期,猪价或许进一步下跌。 猪价加速下行 持续“火爆”的生猪市场于今年7月下旬戛然而止,猪价出现高位回落,进入9月更是加速下行。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9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3.26元/公斤,月初为37.26元/公斤,区间内累计跌幅达10.74%。终端猪肉价格也震荡走弱,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45.74元/公斤,较8月31日的48.42元/公斤,下跌5.53%。 以往的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需求不断回升、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的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2019年的9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累计分别上涨0.15%、1.53%、9.43%。 “今年9月以来生猪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到供给面走强的影响。”中信建投期货养殖研究员魏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生猪出栏数量自8月开始出现了明显恢复,9月之后整体供给水平继续提升。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称,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北方地区生猪行业复产时间较早,上半年规模企业产能恢复整体呈现向好态势,进入9月,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叠加养殖户二次育肥猪出栏增多,市场供应不断增加;其次,南方地区7-8月受到洪灾影响,猪源供应较有限,但北方地区低价猪源不断涌入,冲击当地市场走货,养殖端多被动降价出货;第三,部分规模场月度及第三季度出栏任务较重,业者不乏有降重冲量操作,市场整体供应增幅较大。 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虽然7月上旬市场上标猪供应紧缺现象继续凸显,养殖端惜售看涨,继续支撑猪价行情,但随着猪价持续上涨,终端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从而转向其他肉制品,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导致猪源供应增加,猪价在下旬开始高位回调。进入8月后,由于高温天气因素,终端猪肉需求延续低迷,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对市场形成冲击,且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意图明显,整体猪价高位下行。 养殖利润缩水 今年前七个月,猪价、肉价高位运行不仅频频掀起生猪概念热潮,也让生猪养殖企业分享到来自周期的“蛋糕”。近期随着猪价跌幅不断扩大,养殖利润也在不断“缩水”。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为2178.50元/头,月度环比下降11.63%;当月最低点为24日的1945.6元/头,最高点为2日的2421.75元/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水平除了受生猪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外,猪价格、饲料涨跌及防疫成本也是生猪育肥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前期仔猪价格较高,使得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利润相比自繁自养的养殖户要低不少。快速上涨的玉米价格使得养殖成本显著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导致近期养殖利润下滑。”魏鑫表示。 饲料配料方面,截至9月29日收盘,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报2462元/吨,而9月21日盘中一度创下逾八年半来新高2499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5.57%;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报3072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07%。 兴业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表示,8月底以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数次台风袭击,引发市场对玉米减产的担忧,玉米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并创下新高,现货亦止跌回升。豆粕方面,三季度起南美地区持续干旱,且“拉尼娜”天气恐将导致南美地区大豆减产,一度推升豆粕价格创下两年来新高。中长期来看,饲用需求恢复,预计玉米、豆粕价格仍将处于上涨趋势。 整体上看,虽然生猪养殖利润“缩水”,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魏鑫表示,养殖户利润主要与生猪价格有关,尽管生猪价格缓慢下行,但仍位于高位,整体养殖利润依然丰厚。 四季度是产能持续兑现期 猪价会否持续走低? 王凌云认为,短期来看,国庆假期期间,由于部分养殖单位放假,猪源供应收缩,生猪价格或有一定支撑。随着假期结束,动物检疫及养殖企业陆续上班,生猪供应或不断恢复。加之天气不断转凉,市场调运难度降低,低价猪源不断冲击高价市场走货,预计生猪价格或再次呈现下行态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生猪存栏环比增加4.80%,同比增加13.1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4.00%,同比增加20.30%。涌益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2.49%,同比增加3.86%。 “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推算,正常年份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对应着10个月后生猪出栏增加。按照能繁母猪的绝对量变化来看,预计生猪出栏在8月开始稳步增长。考虑今年生猪出栏均重增加,育肥时间加长,养殖周期对应调整按11个月计算,预计9月生猪出栏开始增加,第四季度处于产能持续兑现期。”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展望第四季度,虽然生猪需求将提升,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前期紧张的供需关系逐渐缓和,猪价重心有望持续下移,预计出栏均价在30-40元/公斤波动。 魏鑫持相似观点。他预计年前生猪价格依旧会维持震荡偏弱态势,生猪出栏数量应该在年底出现明显上涨,在旺季支撑之下价格承压但有一定支撑,预计价格重心在25元/公斤左右。
受全国性高温天气逐渐消退、高校及中小学陆续开学、中秋及国庆节假期来临等因素影响,9月原本是猪肉消费需求回升、价格稳步走高的阶段,而今年9月却大相径庭。数据显示,9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累计跌幅逾10%。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整体猪价出现高位下行,导致养殖企业利润“缩水”。根据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情况以及养殖周期来推算,今年第四季度将是产能持续兑现期,猪价或许进一步下跌。 猪价加速下行 持续“火爆”的生猪市场于今年7月下旬戛然而止,猪价出现高位回落,进入9月更是加速下行。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9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3.26元/公斤,月初为37.26元/公斤,区间内累计跌幅达10.74%。终端猪肉价格也震荡走弱,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45.74元/公斤,较8月31日的48.42元/公斤,下跌5.53%。 以往的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需求不断回升、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的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2019年的9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累计分别上涨0.15%、1.53%、9.43%。 “今年9月以来生猪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到供给面走强的影响。”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期货养殖研究员魏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生猪出栏数量自8月开始出现了明显恢复,9月之后整体供给水平继续提升。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称,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北方地区生猪行业复产时间较早,上半年规模企业产能恢复整体呈现向好态势,进入9月,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叠加养殖户二次育肥猪出栏增多,市场供应不断增加;其次,南方地区7-8月受到洪灾影响,猪源供应较有限,但北方地区低价猪源不断涌入,冲击当地市场走货,养殖端多被动降价出货;第三,部分规模场月度及第三季度出栏任务较重,业者不乏有降重冲量操作,市场整体供应增幅较大。 中信期货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策略组分析称,虽然7月上旬市场上标猪供应紧缺现象继续凸显,养殖端惜售看涨,继续支撑猪价行情,但随着猪价持续上涨,终端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从而转向其他肉制品,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导致猪源供应增加,猪价在下旬开始高位回调。进入8月后,由于高温天气因素,终端猪肉需求延续低迷,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对市场形成冲击,且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意图明显,整体猪价高位下行。 养殖利润缩水 今年前七个月,猪价、肉价高位运行不仅频频掀起生猪概念热潮,也让生猪养殖企业分享到来自周期的“蛋糕”。近期随着猪价跌幅不断扩大,养殖利润也在不断“缩水”。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为2178.50元/头,月度环比下降11.63%;当月最低点为24日的1945.6元/头,最高点为2日的2421.75元/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水平除了受生猪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外,猪价格、饲料涨跌及防疫成本也是生猪育肥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前期仔猪价格较高,使得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利润相比自繁自养的养殖户要低不少。快速上涨的玉米价格使得养殖成本显著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导致近期养殖利润下滑。”魏鑫表示。 饲料配料方面,截至9月29日收盘,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报2462元/吨,而9月21日盘中一度创下逾八年半来新高2499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5.57%;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报3072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07%。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表示,8月底以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数次台风袭击,引发市场对玉米减产的担忧,玉米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并创下新高,现货亦止跌回升。豆粕方面,三季度起南美地区持续干旱,且“拉尼娜”天气恐将导致南美地区大豆减产,一度推升豆粕价格创下两年来新高。中长期来看,饲用需求恢复,预计玉米、豆粕价格仍将处于上涨趋势。 整体上看,虽然生猪养殖利润“缩水”,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魏鑫表示,养殖户利润主要与生猪价格有关,尽管生猪价格缓慢下行,但仍位于高位,整体养殖利润依然丰厚。 四季度是产能持续兑现期 猪价会否持续走低? 王凌云认为,短期来看,国庆假期期间,由于部分养殖单位放假,猪源供应收缩,生猪价格或有一定支撑。随着假期结束,动物检疫及养殖企业陆续上班,生猪供应或不断恢复。加之天气不断转凉,市场调运难度降低,低价猪源不断冲击高价市场走货,预计生猪价格或再次呈现下行态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生猪存栏环比增加4.80%,同比增加13.1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4.00%,同比增加20.30%。涌益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2.49%,同比增加3.86%。 “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推算,正常年份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对应着10个月后生猪出栏增加。按照能繁母猪的绝对量变化来看,预计生猪出栏在8月开始稳步增长。考虑今年生猪出栏均重增加,育肥时间加长,养殖周期对应调整按11个月计算,预计9月生猪出栏开始增加,第四季度处于产能持续兑现期。”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展望第四季度,虽然生猪需求将提升,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前期紧张的供需关系逐渐缓和,猪价重心有望持续下移,预计出栏均价在30-40元/公斤波动。 魏鑫持相似观点。他预计年前生猪价格依旧会维持震荡偏弱态势,生猪出栏数量应该在年底出现明显上涨,在旺季支撑之下价格承压但有一定支撑,预计价格重心在25元/公斤左右。
投资要点 通胀是影响资产价格的核心指标之一,关于通胀的讨论,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系列专题,通过数据模型预测中国、美国通胀在下一阶段的走势,并回答当前市场上的热点问题。 随着猪周期即将见顶,主流分析认为直到年末,中国通胀将总体处于回落态势,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太多约束。然而,关于明年通胀是否可能超预期上行这一问题,近期市场上有很多分歧的声音,主要聚焦于猪价与粮价方面。 猪价方面,通过对前两轮猪周期的分析,我们判断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将出现在2020年9、10月份,同时由于能繁母猪补栏的质量不高,本轮猪肉价格更可能体现出“急涨缓跌”的走势。若从能繁母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判断,明年年中猪肉价格可能回落至45元至50元每千克的区间,带入我们的测算模型得到,2021年5月份CPI增速处于阶段性高点时,将位于2.3%至2.6%之间。 粮价方面,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的担忧。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但当前政府主粮库存高企,及生猪养殖利润丰厚,将阻碍两个路径中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因此我们认为今、明年粮价,不太可能成为扰动CPI趋势的主要因素。 风险提示 猪价上涨超预期;粮价上涨超预期。 一、CPI远月预测 通胀是影响资产价格的核心指标之一,关于通胀的讨论,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系列专题,通过数据模型预测中国、美国通胀在下一阶段的走势,并回答当前市场上的热点问题。 随着猪周期即将见顶,主流分析认为直到年末,中国通胀将总体处于回落态势,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太多约束。然而,关于明年通胀是否可能超预期上行这一问题,近期市场上有很多分歧的声音。 上一章节中,我们从CPI预测模型切入,还原更加精确的CPI预判方法。在CPI远月预测方面,仅采用历史均值的方法预测远月CPI增速误差较大,因此我们必须对一些具有强周期性的商品进行弹性调整。 本章中,我们将对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猪价和粮价做出解答,通过模型判断这两个重要的商品,将如何影响未来一年的CPI走势。 二、猪肉价格何去何从 从前两轮猪周期来看,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速拐点传导至生猪价格顶点,时间大约在13个月(生猪存栏为9个月)。本轮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拐点出现2019年9月,因此合理判断本轮猪肉价格顶点出现在中秋节前后的9至10月份。 但更为关键的是,猪肉价格在本轮下行周期中的斜率如何? 2019年9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增速上行,但质量不高。低生产率的三元母猪(商品猪)大量留种,降低了未来潜在的生猪供应恢复速度。因此本轮猪价见顶后的下行,较当前能繁母猪恢复速度的斜率,可能进一步降低,表现为“急涨缓跌”的走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2460万头,与2019年5月水平相当。从能繁母猪向猪肉价格传导周期1年左右推断,2021年中猪肉价格或在45-50元之间。 假设猪肉价格在中秋节前的9月达到周期性高点60元/千克,此后逐步回落。2021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回落至50元/千克,年中回落至45元/千克。根据计算,2021年春节后CPI依旧延续上行趋势,但在2021年5月份阶段性高点,CPI同比为2.3%,较历史均值法计算结果低0.7个百分点。(若猪价回落至50元/千克,对应5月CPI为2.6%) 三、粮食价格会超预期么? 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超预期的担忧。 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 从主粮涨价的路径来看,历史上货币宽松、或者M2的上行,一定程度与后续粮食价格的上涨有相关性。但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PPI的上行,并抬升主粮的种植成本(种子、农机使用、化肥等),因此数据上PPI与粮食价格的正相关性更加明显。 虽然PPI上行会引发粮食价格的上涨,但其上涨幅度,还取决于政府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即主粮库存。主粮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时,政府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有限,粮商囤积行为会放大粮食上涨幅度(2003、2009)。主粮库存高企时,政府有能力控制粮食价格,主粮价格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很小(2017年)。 从饲料粮涨价的路径来看,当前玉米、大豆等饲料粮库存位于历史低位,的确存在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饲料粮涨价,理论上可以通过提高生猪养殖成本,向CPI猪肉项传导。 相较于主粮,我国大豆80%以上依靠进口,玉米市场化定价后,其价格走势也与外盘也较为相关。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动荡,极端天气风险频发,大豆、玉米国内外价格超预期上涨的风险较大。 但在另一方面,从饲料粮向猪价的传导,仍需分情况讨论。理论上猪粮比位于高位时,生猪养殖利润会部分吸收饲料粮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导致饲料粮价格向猪肉价格的传导不畅。 根据数据回测,猪粮比>;7时,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解释力度仅为13%;猪粮比<;7时,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解释力度高达74%。考虑到当前猪粮比位于异常高位,近期饲料粮涨价对猪价的传导,可能并不明显。 因此无论是从主粮的角度,还是饲料粮的角度,当前粮食价格上涨,不太可能成为今明年CPI超预期的风险点。 四、结论 猪价方面,通过对前两轮猪周期的分析,我们判断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将出现在2020年9、10月份,同时由于能繁母猪补栏的质量不高,本轮猪肉价格更可能体现出“急涨缓跌”的走势。若从能繁母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判断,明年年中猪肉价格可能回落至45元至50元每千克的区间,带入我们的测算模型得到,2021年5月份CPI增速处于阶段性高点时,将位于2.3%至2.6%之间。 粮价方面,疫情及南方大雨之后,小麦、粳稻等主粮与大豆、玉米等饲料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粮食通胀的担忧。总的来说,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有两个路径:1、主粮价格直接作用于CPI粮食项(占CPI总权重2%)。2、饲料粮价格推升生猪养殖成本,最终作用于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但当前政府主粮库存高企,及生猪养殖利润丰厚,将阻碍两个路径中粮食价格向CPI的传导。因此我们认为今、明年粮价,不太可能成为扰动CPI趋势的主要因素。 五、8月价格数据点评 事件: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其中8月CPI同比上涨2.4%,增速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8月PPI同比下跌2.0%,降幅比上月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回升0.3%。 继7月份CPI短暂反弹后,8月CPI重新走入下行通道。其中,CPI猪肉项由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因素,同比增速由7月份的85.7%大幅回落至8月份的52.6%,成为带动CPI同比向下的最主要原因。在前文我们已经得出结论,今年中秋节前后猪肉价格将登顶,届时叠加基数因素,将带动CPI同比增速持续下行直至明年春节后。 CPI非食品项喜忧参半。8月份旅游、租房市场继续表现为“旺季不旺”,拖累非食品项同比增速。与人力成本较为相关的衣着加工服务费、家庭服务、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项,同比增速持续下行,表现出疫情后服务业需求复苏仍不稳固。 但在商品项目中,服装、鞋类、通信工具CPI项同比增速上行,相关商品需求出现好转迹象。另外,8月份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水电燃料项目增速上行。 PPI方面,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环比继续上行,带动石油相关产业PPI持续改善。但进入9月份后,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回调,将打断持续6月份以来石油相关产业PPI的回暖势头。 8月份黑色、有色上中游PPI表现亮眼。雨季过后,基建与地产赶工需求支撑黑色、有色产品价格大幅上行。8月份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达到年内第二轮高峰,同时地产销售情况旺盛,预计近期基建、地产开工需求仍将持续,并对PPI继续形成支撑。 风险提示:猪价上涨超预期;粮价上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