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0日讯(记者康博)回看过去十年,凭借上涨十倍的股票,一些基金公司为基金持有人赚取了丰厚的回报,而另一方面,十年之后依然亏损的基金也并非绝无仅有,例如国联安基金公司旗下的国联安上证商品ETF(510170)和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257060)就属于这样的基金。 资料显示,国联安上证商品ETF成立于2010年11月26日,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紧随其后于2010年12月1日成立,但截至2020年12月8日,两只基金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25.31%和-24.63%,成立十年亏损皆超过两成,导致累计单位净值为0.7470元、0.7537元。 所谓联接基金是指将其绝大部分基金财产投资于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ETF(即目标ETF),可以说,这也体现了基金公司看好其跟踪标的指数的未来发展。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在十年前刚成立时的规模高达9.42亿元、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基金成立时的规模更是达到了12.94亿元,其跟踪标的均为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介绍,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大宗商品生产类公司股票组成,用以反映沪市A股中大宗商品类股票的整体表现。 该指数中的成份股共有50只,行业权重分布为原材料占比67.61%、能源占比20.97%、主要消费占比11.42%。其中,截止到2020年12月8日,前十大权重股为紫金矿业、通威股份、万华化学、中国神华、华鲁恒升、陕西煤业、华友钴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山东黄金。 根据交易所场内走势显示,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000066)于2005年上市交易,2006年和2007年在全球股市大涨的情况下,该指数累计涨幅达340%以上,随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下跌72.63%,2009年又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上涨130.8%。2010年该指数大幅震荡,年底强劲反弹最终让其仅小幅下跌了1.68%,但此后就开启了连续下跌之路,而国联安旗下这两只基金正是从这年年底成立的。 2009年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到缓慢恢复阶段,这严重影响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此后,随着全球自然环境逐渐被民众关注以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各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也加以限制,传统能源的需求已经远不如从前。由于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及联接基金投资于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的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5%,所以其走势不如人意也是在所难免。 在社会发展趋势已然改变的情况下,两只基金也逐渐被投资者抛弃,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和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的资产规模仅有1.13亿元和0.97亿元,相比成立之初缩水均超过八成以上。 从两只基金的持有人结构看,尽管国联安上证商品ETF的机构持有比例始终占据着70%以上,但似乎大多数都为公司内部持有。数据显示,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其内部持有比例就超过了70%。而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基金则从2013年开始机构投资者就大比例赎回,导致此后98%以上的基金都被个人投资者持有。 国联安上证商品ETF持有人变动详情 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持有人变动详情 此外,历史记录显示,国联安上证商品ETF曾在2011年1月7日以每份基金份额为基础折算了0.3102份。这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由2010年12月31日的1.0030元,变成了2011年1月7日3.1820元,但累计单位净值并没有增长。 根据记者了解,ETF基金折算主要是为了和跟踪指数的收盘点位基本一致,让投资者可以一目了然,将基金净值变化和指数涨跌关联起来,调整后,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占基金份额总额的比例并不发生变化,份额折算对持有人的权益无实质影响。在随后的2011年1月25日这天,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在交易所上市并可以在场内交易。 据悉,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AG)共同发起设立。尽管已经成立了17年之久,且大股东也属于券商行业头部公司,但公募管理规模却仅有602.24亿元,排名134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第56位。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和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两只基金也成为该公司旗下81只基金(各份额分开计算)中业绩最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