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奋斗者”号把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注在了世界海洋最深处,深潜人用奋斗换来了收获满满的一年。 叶聪,“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夜里九点多,在位于海南三亚的中科院深海所,他来到工程实验室,确认“奋斗者”号的技术细节,确保潜水器以最佳状态交付给科研人员。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在海上颠簸摇晃,起吊回收,包括海浪的冲击,对整个结构的影响的话,应该说都在我们的预计范围之内,性能很完美。 铸就“完美”两字的,是万米深海的反复锤炼。 11月初的海试中,“奋斗者”号一次下潜到8850米左右时,舱内的潜航员遇到了突发情况。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我们当时明确在舱内感觉到一个类似我们抛掉压载铁的那个震动,有“梆”的一个声音,而且整个潜水器有个震动。 深海测试,既要风险可控,更要发现问题。要知道,陆地上再周密的压力试验,也无法完全预演真正的深海环境。叶聪带领海试团队根据异响的方位和音色连夜摸排,当晚就准确查出一块浮力材料与连接件之间因深海压力产生的轻微错位,风险及时得到控制。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这种有大量的技术的和经验的沉淀以后,我们能够从容地去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个是整个团队最大的成长。 深潜人务实的态度让“奋斗者”号越战越强,在更极限的下潜中,愈发可靠、稳定。 11月10日,“奋斗者”号突破10000米关口,将中国载人深潜的记录改写为10909米!但这并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解锁深海的新钥匙。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我们对深潜的追求已经没有停留在五位数这个数字上,这只是类似于一个拳击手他的重量级的指标。通过频繁的下潜,在海底能够找到着陆器、能够布放、过几天还能回收作业的现场的一些仪器设备,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海试中,总设计师、两名副总设计师和海试验收专家组长分别带队、亲自下潜。勇气与执着的背后,是中国载人深潜二十年磨出来的自信。从举步维艰成功跨入7000米的“蛟龙”、到深度回撤至4500米突破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再到万米海深的“奋斗者”——三代中国深潜人向大洋去求真,在深海中务实。今年,他们再次肩并肩,选择了战风斗浪、波澜壮阔的航程。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我们8个人参加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海上试验,可以说跟着三个潜水器一起从图纸到实验室到了海上,见证了三个潜水器完成了研制、投入了应用。 二十年接力奋斗,厚积薄发的深潜人迎来了收获满满的2020: “奋斗者”号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万米海试期间,成功下潜13次,8次深度突破万米;首次与“沧海”号着陆器完成双船双潜,在万米洋底实现全球首次4K电视信号直播。 “深海勇士”号2020年内完成了100个潜次的科考任务,创造了8天12潜次的新纪录。 “蛟龙”号完成最新改造,又将奔赴远洋科考。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认识、保护、开发海洋,做更多的工作,这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应该说除了深渊以外,还有更多的陌生的环境需要我们用深潜的技术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会跟“奋斗者”号一起奋斗。 (总台央视记者 周旋 赵曙光 田琪永 郝毅杰 唐志坚)
零下二十度的冬夜,一位23岁的女孩凌晨一点半倒在下班路上,再未能见到第二天的阳光。1998年出生的她2019年从拼多多开始了职场生涯,2020年11月从上海被派到新疆开拓买菜市场,她在公司的内部账号上写着“为多多守边疆”。 拼多多的官方声明中表示:每念及此,我们心如刀绞。这是对曾并肩作战的“战友”的缅怀,也体现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系统对个体的尊重。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对公司而言,也是不能承受之重。但另一方面,一则已被删除的由拼多多官方账号发布的回应也被网友“扒皮”,其话语之冰冷生硬让人愤慨。 这一事件引发了巨大争议,不仅是对青春生命逝去的惋惜,也是因为每个“打工人”或许都会有一些物伤其类的感怀。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情绪在网络上挥之不去,不时因个别事件爆发激烈的讨论,从对“996是福报”的批驳到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内卷”,映射出很多劳动者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为工作奋斗扩展到更人性化的一些权益,工作是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手段,但不是全部。公司也理应体察到这一点,如果仅仅把员工当成所谓“工具人”,难免会有悲剧发生,现实已经敲响了一次又一次警钟。 也有声音认为,开公司不是做慈善,资本是为了逐利,员工付出劳动,公司支付薪酬,是一种等价交换,要想获得更高的薪酬,自然要付出更高强度的劳动。这种法则,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竞争领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以拼多多为例,故事的一面是三年上市,五年市值破千亿,用户规模比肩阿里的造富神话;故事的另一面,是严苛的工作制度,是无休止分秒必争的工作时间,是另一种被系统支配的生活。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故事的另一面,往往被高薪的外表湮没,让很多人没有足够的信息去权衡和选择——人们往往对所谓“大厂”趋之若鹜,君不见离开者也不在少数。 其间的“度”,难以言说。但这次的悲剧应当引发当事公司和类似公司的反思,员工不仅是为个人奋斗,也是在为公司奋斗,是公司成长壮大的基石,在激励他们发挥价值的同时,理应倾听他们的呼声,保障他们的权益。资本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更不应该是冰冷无情的。在开启一轮轮“硬核奋斗模式”的同时,也予以奋斗者应有的温情。如果说那些“苦业务”“长期业务”是员工的试金石,那故事的另一面,也是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尊重、基业长青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