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年仅25岁的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疑似心梗猝死引发热议,而心脑血管疾病这个危险的高发生、高死亡的常见病也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健康热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刺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据灼识报告,2019年,中国约有3.91亿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中国总人口约26.8%,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预期将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约4.29亿人。 庞大的市场空间之下,麦迪卫康(02159.HK)作为国内一家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近期该公司即将迎来港股上市,那么其究竟质地几何,不妨就此来探讨。 1、三大板块业务支撑,细分医疗赛道的行业龙头 麦迪卫康成立于2000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其业务布局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分别是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后两者为公司的新兴业务目前仍然还处在成长初期,而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则是公司长期经营形成的优势业务板块,其具体包括医学会议服务、患者管理服务以及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 在行业长期的深耕过程中,麦迪卫康形成了头部领先优势,招股书显示,以2019年收入计,麦迪卫康的医学会议服务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占据4.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而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合共仅仅占据6.7%市场份额,由此亦可以看到麦迪卫康所处行业市场格局之分散。 从公司所处赛道的长期机会来看,一方面在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作为头部企业,麦迪卫康凭借领先优势大概率有机会实现持续抢跑;而另一方面,从业务的核心价值点来看,麦迪卫康积聚的优质医生资源网络以及背后接触到的庞大患者群体乃至于全球知名药企及国家级医学组织之种种,还将有机会进一步嫁接赋能到其他业务领域,而这也是公司发力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的优势所在。 招股资料显示,麦迪卫康目前与全球知名医药公司以及国家级医学组织保持长期稳定业务关系,而按2019年收入计算,全球10大医药公司中有5家是麦迪卫康的客户。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麦迪卫康已发展了一个包含约24000名心脑血管疾病医生在内的网络,其中超过70%任职于中国三级医院。与此同时,公司还拥有一个由国内外顶级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组成的医学顾问委员会及32人的专业医学团队。 一系列优势资源加持之下,麦迪卫康所布局的赛道前景也十分可期。 2、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业务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壁垒 从麦迪卫康的业务布局来看,其三大业务板块依据公司长期积累的优势资源搭建了一个聚合平台,并在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最终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生态链的服务闭环。而在此模式下,公司不仅能够深度挖掘行业价值链寻求增值业务机会,同时也构建了核心竞争壁垒,透过对平台生态的持续赋能、升级进而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链接更多的优势资源、客群,持续在行业中形成领跑之势。 拆解各大业务板块,可以发现麦迪卫康布局的领域均处在黄金赛道之上,面临着良好的市场机遇。 首先来看,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行业。 该领域主要致力于通过缩窄医疗行业主要利益相关者(即医生、患者、医药公司、医学组织及医院)之间的差距来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优化医疗行业及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 麦迪卫康具体所处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领域,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该领域的增长势头呈现良好的态势,以收入计,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综合营销解决方案2015-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1%,预计2024年收入规模将由2019年的56亿元进一步增加到87亿元,而2019-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则将达到9.2%。 考虑到该细分领域麦迪卫康处于头部领先地位,拥有强大的医生资源网络、长期的客户关系以及专业知识团队等,而近年来,国家层面致力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提升疾病意识、提高诊断和治疗率,尤其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的倾斜等措施,均有助于推动整个市场进一步扩容,麦迪卫康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政策性红利。 此外,再来看互联网医院,其主要业务涉及在线咨询及诊断、电子处方及患者跟进。近年来,互联网医院蓬勃兴起,诞生了一众行业独角兽,而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有约342间运营中互联网医院,并预期于2020年增长至逾500间。而就心脑血管疾病互联网医院服务的中国市场来看,按收入计,预计将由2019年的168亿元增至2024年的8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6.7%。 从麦迪卫康切入到互联网医院赛道的优势来看,一方面公司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这类慢性病的管理,天然具有线上对接的能力,同时公司在线下积聚的庞大医生、患者资源也更容易切入到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上,长期积淀的良好口碑以及专业优势也更容易得到患病群体的亲赖,相对于一些大而全的互联网医疗巨头而言,其更细致、专业的服务将更具有市场亲和力。 最后再来看CRO服务领域,其主要是为向医药或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研究服务外包,作为医药研发的上游,该行业的市场规模与跟药企的研发投入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近年来我国制药研发投入持续呈现高增长,为CRO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规模来看,CRO服务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60亿元,并预期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142亿元。当前中国CRO服务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按近年收入计,五大CRO服务提供商占市场份额总额约20%至25%。 麦迪卫康切入CRO服务主要是基于其与医药公司有着长期稳固的关系,同时医生网络带来的庞大患者群体,以及自身在行业的专业知识积累,借助这些优势,公司捕捉药物开发的商机,也将有望进一步为其打开成长空间。 3、战略加速落地,享受确定性的成长机会 从过往业绩来看,麦迪卫康整体的增长势头表现良好,2017-2019年度以及2020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2.59亿、2.99亿、4.27亿以及1.39亿,净利润分别为3021.6万元、3967.7万元、2208.7万元以及-400.7万元。今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之下,公司盈利短期承受压力,不过就长期趋势而言,公司既有优势业务的仍然将大概率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随着公司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业务板块布局的持续落地,其业绩还将有望迈向更高的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CRO服务及互联网医院服务业务发展态势已经初露锋芒,今年上半年已经相继开始贡献营收,未来成长性还将持续释放。 目前麦迪卫康积极朝着三大业务板块持续发力,公司已打造多个技术平台以提升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其中医会+App作为会议管理系统聚焦现场医疗研讨会组织平台使用者,例如能够让医学组织及医药公司提交现场会议请求及监察会议进行。该平台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截止目前平台已举办超过22000场研讨会;而长颈鹿平台服务在线医学研讨会平台使用者,覆盖中国卒中中心联盟位于国内所有31个省份及自治区的全部36所省级医院。此外公司开发的线上会议小助手以及在线教育公众号,服务广大医生及患者群体,而公司开发的移动平台麦迪医加亦已经能够提供互联网医院分部下的在线咨询及电子处方服务。 透过一系列科技平台的打造,麦迪卫康聚集了庞大的数据资源,而就当前政策环境而言,政府高度支持医疗大数据及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也为麦迪卫康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麦迪卫康即开展了互联网,进行线上问诊及批出电子处方,其中在2020年,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麦迪医加更是联袂石药集团推出“卒中患者标准化院外管理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为我国卒中患者提供出院后咨询、随访、检查、送药到家一站式院外管理方案,满足卒中患者“用药+复诊+检查"的持续性专业诊疗需求,而随着该项目的跑通也进一步验证了麦迪卫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落地能力。此外,此次合作中同样引人关注的是,麦迪卫康非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之一张艺涛女士的配偶陈川先生是石药集团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也是国内多家医药上市公司的董事,其本人在行内人脉广阔,因此也将不难想,随着此次与石药集团合作项目的成功落地,麦迪卫康还将借助其股东庞大的资源生态,进一步拓展更多类似石药集团这样的医药领头企业的合作机会,为公司业务板块的增长带来契机。 最后,再从麦迪卫康未来重要发力点CRO服务来看,该业务作为患者管理服务板块的自然延伸,其主要透过协助客户收集及记录来自客户临床试验的患者数据、监督所记录数据真确及准确性、审阅及整理数据纪录以及向患者作跟进探访向医药公司及医学组织提供CRO服务,该业务板块历来是出大牛股的地方,市场预期产业规模也将是千亿级别,考虑到目前整个国内CRO行业集中度低,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也将意味着麦迪卫康在这一领域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禀赋还将大有可为,享受确定性的增长机遇。 4、结语 总体来看,麦迪卫康扎根的心脑血管疾病细分赛道具有龙头稀缺性,同时其当下发力的互联网医疗以及CRO服务板块,具有较高的成长预期,而这两大领域市场往往给出的估值也相对较高。此前京东健康(06618.HK)上市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港元,反映了市场资金对互联网医疗的追捧。此外从CRO服务来看,根据富途行情,港股医药外包概念板块整体市盈率达到279倍,其中2020年药明康德(02359.HK)全年涨幅达到120%,目前总市值高达3800亿,港股市值亦达到480亿,康龙化成(03759.HK)2020年全年涨200%,总市值突破千亿大关,可见市场对CRO板块的看好。 聚焦到此次上市的麦迪卫康,其以招股价上限计市值仅为8亿,上市即面临低估的局面,相信在当前热络的港股新股市场环境下,也为投资人留下来不错的窗口,上市表现值得期待。
作者 | 喜火 来源 | 新股 提供IPO领域专业资讯,关注新股 近日,港股医疗赛道又添新兵。麦迪卫康三顾港交所,终于过了聆讯。 12月,京东健康登陆港交所。截至发稿日,京东健康上市累计涨幅已超133%,总市值已过5000亿元。京东健康的表现,引起市场对于互联网医院的空前关注。 而麦迪卫康身上热点概念颇多:综合营销、互联网医院、CRO......麦迪卫康会是不会是下一个热门? 处于风口之上? 麦迪卫康是一家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招股书显示,麦迪卫康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三大板块相互协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互联网医院、CRO,这些都是资本市场的大热门。 众所周知,投行业务的本质是包装业务。业务发展前景好、财务报表漂亮的公司,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因此为公司的招股书“润色”,是一个好投行的基本修养;而投资者的基本修养恰好相反,是透过包装看本质。 而招股书中的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似乎正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口味”而生。麦迪卫康2019年2月才从新三板除牌,并于2019年10月第一次提交招股书。而恰好在2019年年底,麦迪卫康开始提供CRO服务及互联网医院服务。 此外,目前这两个板块的收入体量都极小。在2020年上半年CRO的营收仅为292万元,还较2019年下半年环比下滑近三成;同期互联网医院业务的收入才7万元,收入规模可忽略。互联网医院服务方面,麦迪卫康已开发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在线咨询及电子处方。自2019年10月推出起,移动平台进行了超过13,581次在线咨询及超过5,254张处方药物在线订单。这个数据,相当于日均在线咨询才30余笔,开出处方仅十数张,并不具备影响力。 从收入结构来看,亦是如此。2020年上半年,CRO服务及互联网医院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仅为2.1%;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高达97.9%,才是麦迪卫康的主要业务。可以说,公司本质是医学公关服务公司,在医药产业链中承担营销这一环节。医药营销,并不像互联网医院和CRO服务,是医药行业中较为传统的产业。 麦迪卫康是中国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医学会议服务、患者管理服务以及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分别对应了药企的不同营销环节。2019年,医学会议服务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占总收入的66.1%,是麦迪卫康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和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医学会议是传统的营销活动,是学术推广的基本形式。医药制造公司需要通过学术会议的方式,让临床医生了解公司产品,同时也需要收集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反馈信息。医学会议可为医生、医学协会与医药公司之间提供进行交流及对话的平台,从而达到营销的效果。 以麦迪卫康的旗舰医学会议——天坛会为例。天坛会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兼最具声望的心脑血管疾病会议之一,天坛会包括众多有影响力的医学组织,包括唯一获中国科协认可的心脑血管疾病医学协会及其他知名国际医学组织。麦迪卫康会邀请权威医生(作为演讲者)、各地知名医生以及药企参与会议。2019年天坛会期间,约 11,000名医生及约50家医药公司出席。 赛道如何评价? 医药行业常因高额营销费用而备受诟病。抛开当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不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营销活动的确是药企十分重视的环节。以制剂公司为例,2018年,化药、中药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费用率均超过30%;生物药稍低,但亦高达22.62%。尽管随着两票制以及带量采购的执行,销售费用有所回落,但营销活动的市场空间仍很大。 比如说,恒瑞医药仅2019年一年的销售费用就高达85.25亿元。其中88%的销售费用的销售费用,是用作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这样看来,麦迪卫康所在赛道似乎雪厚坡长。 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麦迪卫康的核心赛道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市场,2019年这个细分市场规模仅仅人民币56亿元。 此外,麦迪卫康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像麦迪卫康这样的会议举办方,核心竞争力是来自人脉资源,更准确地说,是医生资源网络。因此,能否广泛邀请具影响力及知名度的医生,是决定着营销结果的关键,也是药企选择营销方案提供商的核心考虑因素。权威医生能够接触庞大的患者群体,并影响着会议的价值。 尽管建立广而深的医生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总体来看,这个行业总体的壁垒并不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麦迪卫康已发展了一个包含约24,000名心脑血管疾病医生在内的网络,其中超过70%任职于中国三级医院。但是这些医生亦在麦迪卫康竞争对手的资源网络中,并不具备排他性。 这个行业属性导致了市场格局十分分散,竞争尤其激烈。2018年,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数量庞大达数千名。2019年,麦迪卫康的医学会议服务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占据4.9%的市场份额。以2019年收入计,麦迪卫康是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市场提供商;五大行业参与者合共仅仅占据6.7%市场份额,可见市场之分散。 在激烈的竞争中,价格战成为常见的竞争手段,影响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尽管麦迪卫康是头部企业,但其毛利率仍较低,长期维持在30%以下,并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麦迪卫康的毛利率较2018年下降6.1个百分点降至22.2%;而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20.3%。 疫情影响何时休? 麦迪卫康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从2019年2月摘牌后,就开始了不断冲刺港交所。2019年10月、2020年5月、2020年11月,麦迪卫康先后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相当于每隔半年便递表一次,可见上市决心之强烈。近日,麦迪卫康终于过聆讯,算是夙愿已偿。 但是麦迪卫康在当前上市,未必是一个好时机。受疫情影响,麦迪卫康的业绩受到冲击,报表实在不算是十分靓丽。2016年-2019年,麦迪卫康实现营收分别为2.59亿元、2.99亿元、4.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44%、42.81%;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0.30亿元、0.40亿元、0.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5%、同比下降44.3%,盈利能力并不稳定。 而疫情使得麦迪卫康的盈利情况雪上加霜。2020年H1麦迪卫康实现营收1.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2亿元下降14.20%;年内溢利为-401万元,出现亏损。 多年以来,麦迪卫康的会议形式绝大部分使采用线下举办。疫情以来,麦迪卫康积极补救。麦迪卫康在招股书中披露,其已推出医会+App等线上会议产品,医学组织及医药公司可提交现场会议请求及监察会议进行。公司亦已收购长颈鹿平台作为视频会议和在线教育工具,使医院可举行或出席在线医学会议并观看由医生录制的培训视频。尽管万事俱备,线上会议的形式仍很难取代线下会议。线下的交流可以灵活自主,整体效果也比线下活动好。因此药企往往选择推迟会议计划,而非采用线上模式举行。 因此,在疫情常态化下,麦迪卫康的业绩可能会陷入较长时间的波动。成长性与确定性存疑的麦迪卫康,或者只能用低估值来扳回一城。
1月3日,“心梗有多可怕”这一话题登上知名社交平台的热搜。近亿阅读量的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对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担忧。 心脑血管疾病正成为中国的高发疾病及主要公共健康关注。庞大的市场下,企业也在加速对这一领域的布局。2020年12月31日,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麦迪卫康在港公开招股,招股截止日为2021年1月8日,预计于2021年1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麦迪卫康早在2016年9月曾于新三板挂牌,2019年2月摘牌后,分别于当年10月和2020年5月两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但均因资料失效等原因导致申请失败。2020年11月16日,麦迪卫康三度递交申请,终于成功通过上市聆讯。 据招股书介绍,麦迪卫康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其业务布局主要有三大板块,分别是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互联网医院以及CRO服务。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CRO服务及互联网医院业务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1%,因此在业务上公司仍以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为主。招股书显示,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高达97.9% 如何理解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据招股书介绍,该项服务是为了通过缩窄医疗行业主要利益相关者(即医生、患者、医药公司、医学组织及医院)之间的差距,来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优化医疗行业及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包含广泛的服务,主要包括医学会议服务、患者教育及自测服务以及营销战略和谘询服务。 而在医学会议服务这一领域,招股书显示,以2019年收入计,麦迪卫康的医学会议服务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占据4.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加起来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仅有6.7%。 这让医学会议服务变成麦迪卫康主要的核心业务和主要营收来源。2017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麦迪卫康医学会议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3%、58%及66.1%及54.2%,公司超五成营收来自于医学会议服务。 此外,麦迪卫康的业绩也在稳定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麦迪卫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59亿元、2.99亿元和4.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5%;毛利分别为7137.4万元、8459.6万元及9486.8万元。 企业发展背后也离不开行业的大发展。相关调查显示,按收入计,中国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行业由2015年的357亿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5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3%。预期中国综合医疗营销解决方案行业收入会自2019年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8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麦迪卫康的净利润却在逐年下降。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21.6万元、3967.7万元及2208.7万元。与此同时,由于2020年疫情原因,也影响到了麦迪卫康的医学会议服务。2020年上半年,麦迪卫康实现营收1.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2亿元下降14.20%;年内溢利为-401万元,公司出现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麦迪卫康扎根的心脑血管疾病细分赛道具有龙头稀缺性,但未来公司还需要同时发力另外两项重要业务。即互联网医疗及CRO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