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评价“极不平凡”的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GDP、投资、外贸、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继转正,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逐季改善,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着经济快速复苏的脚步,称出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分量。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疫情阻击战的惊心动魄,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殚精竭虑,再到擘画未来5年乃至15年宏伟蓝图的波澜壮阔……2020年的中国答卷,镌刻着坚忍、奋斗、信心,也给未来留下极其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一)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航班停飞、商场关门、企业倒闭;国际油价暴跌、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恐慌情绪蔓延……全球经济面临着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影响几乎波及所有行业、所有人,困难可谓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负增长、大规模失业、货币放水、财政赤字、负债率飙升,是这一年的关键词。 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经济产出累计损失将达8.5万亿美元,几乎抹去过去4年的全部增长。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推算,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灾,全球各国概莫能外。在空前的历史大考中,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考卷上多了“外部环境逆风逆水、遏制打压全面升级”的难题,征途上还有“确保‘十三五’顺利收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到底有多难?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达1500亿元。疫情阻断的时间越长,经济社会重启和复苏的难度就越大。 回头看,2020年极不平凡,一个“极”字道出了千难万险、闯关夺隘;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一个“极”字也包含了可歌可泣、辉煌成绩。 当世界经济仍须穿越寒冬,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带来了暖流。更重要的是,创新动能不断显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放举措不断落地,中国经济复苏中的亮点逐渐增多,在恢复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矢志不移。 美国彭博社专栏作家丹尼尔·莫斯这样说——“中国经济归来,世界松了一口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这样预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历经疫情冲击后,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分量不减反增! (二)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质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的历程,颠覆了许多人对中国的认知。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人们更关注的是——“中国为什么能”?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有“主心骨”。面对前所未知的病毒,面对力度空前的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全局、果断决策,领航定向、运筹帷幄,以大思路大格局应对大变局大风险。“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这是因为,一切行动有“定盘星”。经济的短期承压,正是中国在面临重大疫情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主动选择;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在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每一个生命体都得到珍视。 这是因为,稳定前行有“压舱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 这是因为,化危为机有“推进剂”。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力推量化宽松、甚至以“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不同,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一系列开创性的政策创新周密齐全、直达基层、立竿见影。 这是因为,促进发展有“支撑点”。战“疫”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根本之策;遏制打压全面升级的遭遇也告诫我们,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原则。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需要增强创新底气。 一个个小轨迹的变化,蕴含着发展的大逻辑,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这“五个根本”是规律也是经验,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 (三)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来。新旧交替之际,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雏形初显。 走过激流,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人民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五年”的开启;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前进的道路绝非坦途,但我们有应对挑战风险的经验与智慧,也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策和部署—— 瞄准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明确了8项重点任务,为明年开局起步精心谋划,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明确了12项重要举措,铺展开未来5年乃至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画卷,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 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新起点上,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依靠是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经历了近百年风雨磨砺,无愧于伟大、光荣、正确的历史评价。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深刻把握“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 新起点上,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是每个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国家梦想承载你我未来,每一个人奋力向前的奔跑,让中国社会始终葆有勃勃生机、旺盛活力。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我们将创造新的辉煌!(牛 瑾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极不平凡,一个“极”字道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饱含非凡成就之难得——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空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定向,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答卷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刚刚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几天前,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了这样一篇文章,称中国亮眼的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长0.2%,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0.3%…… 继GDP、投资、外贸、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继转正后,一个个新增“转正”数据,印证中国经济复苏基础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评价: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 越来越多指标“转正”,是特殊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的一个缩影—— 经济逐季改善,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启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 这份中国答卷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先要认清,人类历史坐标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怎样的存在? 美国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苏世民说,他曾亲历过7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与其他几次不同,这次疫情冲击导致的经济危机是百年难遇的危机。” 近百年来,世界经历了若干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远看,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往近看,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论冲击,都难与这次疫情相比。 “疫情会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告诉影院逐步有了人气……我国成功走出一条有序复苏、持续复苏、绿色复苏之路。 面对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行动力,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 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中国的一揽子对冲政策力度空前。 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力推量化宽松、乃至以“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不同的是,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不激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作为或者慢作为、少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做了许多开创性且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政策创新。 “中国经济的‘V’形反弹不是意外,更不靠运气,它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艰苦卓绝的奋斗。”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50多年的波士顿咨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点评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 这是主动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8993.8亿元——这是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9.04万亿元——这是我国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增速进一步加快。 外资外贸是观察一个经济体开不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球疫情冲击下,一些国家沉迷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中国却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外资外贸“双丰收”的结果,正是有力说明。 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悉数如约举办,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累计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贸试验区继续扩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面对逆风逆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开顶风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一张蓝图干到底——砥柱中流指引未来航向 “中国又一次办到了:走出新一轮世界危机,并且,从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看,中国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俄新社网站在此前发布的题为《中国再次战胜全球危机》的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说。 更强大背后的密码何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翻看外媒对中国的观察文章,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 就在12月,相隔半个月的两件大事让人记忆犹新——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郑重宣布。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2月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似没有关联,它们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点——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 令人瞩目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这‘五个根本’是规律,也是经验,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普遍认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 在“五个根本”中,“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这一条是统领,是关键。 此时此刻,中国正处于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即将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踏上新征程,我们有应对挑战风险的底气和实力,也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和闯劲—— 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有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从国庆“黄金周”到“双11”购物季,中国呈现出的超大消费规模和实力,让世界为之赞叹。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强调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政策取向、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为明年开局起步精心谋划,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来。新旧交替之际,我们又迎来一组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后,长征八号“一箭五星”又腾空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展现出全新模样…… 踏上新征程,中国迎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向前!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廖 丹 12月22日,国新办就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超额圆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重要成效,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庄国泰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 庄国泰指出,总的来看,我国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最突出的是“三个没有根本改变”,即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污染排放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庄国泰表示,下一步,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等远景目标,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方向,坚持以降碳为总抓手,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并实现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同增效。 庄国泰强调,大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