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必须关注中国,在未来五到七年内,对中国和美国进行押注将会是决定你成功与否的因素。一旦押错了,你的投资表现就会不佳。”国际知名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前CEO马克·梅克皮斯近期的表态,展现出国际资本对中资股市场的高度重视。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发表文章称,中资股在2020年迎来“丰收年”,市值总体增加近5万亿美元,贡献了全球股市市值增加幅度的近1/3。中资股走势良好得益于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良好、新股上市活跃以及消费和科技类公司股价的上涨。中国经济韧性支撑中资股强势《华尔街日报》援引标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股市市值增加了16%,达到104万亿美元,而其中近1/3的增幅来自中资股。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截至12月22日的数据显示,从纽约到上海等交易所上市的中资企业的市值增加约4.9万亿美元达到16.7万亿美元,增幅达到41%,这超过了美国企业21%的市值增幅。数据显示,全年A股公司市值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增长近5万亿美元,这一规模使得中国股市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市。报道分析称,中国表现出色有几个驱动因素。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在2020年表现出韧性,成为疫情后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点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以及为中国家庭服务的公司的信心。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445.0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1月至10月提高1.7个百分点。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93.2亿元,同比增长15.5%。分析认为,中国工业领域已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实现强劲恢复。特别是出口恢复势头强劲,带动工厂产能迅速爬坡。根据中国商务部26日发布的消息,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较2015年增长30%。现在平均每分钟就有6000万元人民币的货物进出境。今年前11月,电商直播超2000万场。电子商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让无人零售、直播电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电商直播成为刺激复购的新渠道。迎来新股上市高峰“中资股市值提升,说明全球经济重心正向中国转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资股市值大增有多个因素导致,首先当然是中国经济在这一年里全球表现最佳。他分析称,“中国面对疫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采取‘先治病再发展经济’的策略。经济好了,股市自然向好。”其次是全球经济处于复苏初期,中国先于全球表现,基本上资本市场今年同步先抑后扬。最后,盘和林提到,注册制改革导致上市公司较多,A股和港股成为最佳融资市场,这进一步增加了中资股市值。国际会计事务机构德勤本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2021年前景展望》显示,新《证券法》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利好A股市场,科创板和创业板发行速度稳步上升。与去年相比,2020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为388只,增加93%;融资额为4645亿元人民币,上涨87%。其中,制造业新股数量比例明显上升,且融资金额领先;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融资额紧随其后。在港交所,2018年的上市制度改革效应更显著,今年融资总额达到2010年以来的又一个高峰,达3973亿港元。《华尔街日报》称,标普数据显示,今年上市的中资股市值总计近1.3万亿美元。随着中国消费者将更多的支出和习惯转到网上,腾讯、拼多多和美团等互联网集团的股价飙升。在全球,低利率和资金充裕的金融系统也助长了投资者对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能蓬勃发展的高增长企业的热情。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前九个月外资持有的A股规模跃升逾30%,至4040亿美元。其次,人民币汇率是助力中资股迎来“丰收年”的又一个因素。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逾6%,提升了以人民币计价股票的美元价值。另一方面,一批中概股在2020年的成功上市,是推动中资股市值上涨的又一重要原因。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制造商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已分别于今年7月和8月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上市;9月8日,农夫山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远程医疗、电动车和瓶装水等业务领域的新一批公司上市,推动着中资股市值进一步攀升。2021年面临挑战与博弈对于中资股市场的未来,《华尔街日报》展望道,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重要性,以及中资公司在各基准指数中所占比重,在2021年及以后可能会增加。报道中,摩根资产管理专家亚历山大·特里夫斯说,相比A股市场的公司规模,A股在各基准指数中未得到充分反映。梅克皮斯则表示,A股在MSCI明晟的纳入因子可能会在几年内上升到100%,同时更多的中国公司会上市,而其他公司的自由流通股将会增加,这些都将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不过,在乐观展望之余,中资股明年也将面临许多挑战与博弈。除了与美国在技术、贸易和金融方面的摩擦加剧之外,中资股明年还要面对美国政府试图阻止美国退休基金和其他机构持有中企股票的风险。今年5月13日,美国联邦退休节俭储蓄投资委员会(FRTIB)宣布,将无限期推迟投资一些中国公司的计划。此前,特朗普政府曾对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施压,让其停止投资中国相关股票。特朗普政府近期采取行动阻止美国人投资于其认为协助中国军方的公司,这导致MSCI明晟和其他一些指数提供商从其基准指数中剔除某些中企股票。此外,《华尔街日报》还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18日签署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可能迫使中资公司从纽约的交易所退市,前提是这些公司的审计文件连续三年未经美国监管机构审查。对于这一法案,《南华早报》分析称,该法适用于所有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但外界普遍认为它针对的是中国企业。“这是华盛顿方面针对中国经济中一些最大参与者的最新举措。”《南华早报》称,新交易法将影响几乎所有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目前这些公司都不符合美国的审计规定。盘和林认为,明年中资股大体依然向好,但通胀压力较大,股市周期性波动加大。如何应对周期性波动,防止暴涨暴跌,是股市稳定的重点。而在国内监管方面,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扩容,标的越来越多,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市场化和集中监管并行的监管体系尤其重要。“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需要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记者 李司坤 甄 翔)
摘要: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叠加对企业基本面的担忧,中资美元债出现大幅下跌。疫情影响减弱后,信用事件冲击中资美元债市场,从恒大事件到永煤违约,中资美元债跌宕起伏。目前,高收益和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利差分别位于2011年以来46.2%和49.3%的分位数。 虽然面临变异病毒传染性增强的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政府庞大的债务压力等,美联储短期可能还会将美债利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是总体利率告别底部是明确的。展望2021年,美国经济同比好转具有较高的概率,美债可能有上行压力。 如果美债利率出现快速上行,中资美元债可能出现:投资级收益率上行、利差震荡;高收益级收益率与利差均快速上行。当然,如果美债收益率并未快速上行,则中资美元债收益率与利差还将维持震荡。 至于信用环境预计仍将边际收紧,企业基本面分化延续,需警惕弱资质企业的信用风险暴露。当然在分化中,城投和地产仍然可选择参与。 2021年,考虑全球流动性的可能变化,中资美元债投资回报可能难以有过高的资本利得期许,更多还是回归票息收益,当然考虑整体信用格局变化,投资过程中需规避弱资质主体。 2020年以来中资美元债高度动荡,近期,境内信用风险事件逐步蔓延,中资美元债受到明显影响。回顾2020年,中资美元债如何变化?展望2021年,中资美元债又将如何发展? 2020年回顾:从疫情冲击到信用冲击 1、一级市场:融资恢复,成本下降 我们以Bloomberg中风险涉及国家为中国(即主要业务在中国)、排除 CD 和可转债、发行货币为美元作为中资美元债的统计范围。 疫情影响消退,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造成美元流动性紧张,中资美元债一级融资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信用资质较差的高收益级债券。但随着美国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出台,美元流动性恢复,中资美元债融资也逐渐恢复。1-11月份,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合计融资19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8%;但由于到期量明显增多,实际实现净融资800亿美元,同比减少12%。从价格来看,加权平均期限拉长到5.11年,而利率则下降到4.1%。 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下降,融资成本略有下降。房企海外债券融资受到政策限制,目前中长期海外债只能偿还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1-11月份,房企美元债共实现融资588.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实现净融资,276亿美元,同比下降44%。融资成本方面,房企美元债期限小幅提升,成本下降16bp,相比之下,中资美元债整体融资成本了下降128bp,房企融资成本下降幅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房企发债主体以高收益等级为主。 城投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城投美元债发债主体信用评级整体较高,相比于之下本身受疫情影响较小,疫情冲击最大的3~5月仍然实现了较高的发行和净融资,在美联储维持较低利率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2、二级市场:受疫情和信用事件冲击较大 2020年是中资美元债高度动荡的一年。上半年疫情冲击美元流动性,中资美元债一级发行遇冷、二级价格下跌;下半年,国内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恒大事件、永煤违约等再度冲击中资美元债市场。回顾2020年,先后有三次冲击对中资美元债市场影响较大: 第一次冲击,2020年初疫情全球蔓延下的美元流动性冲击。中资美元债的定价同时受到国内信用基本面、美元流动性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年初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造成美元流动性明显紧张,3个月美元Libor-OIS息差快速上行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高值。而受此影响,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发行量明显减少,二级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尤其是以房地产企业为代表的高收益中资美元债价格出现明显下跌。中资投资级债券的收益率和利差也出现阶段性上行,但是上行幅度明显低于高收益级债券。 第二次冲击,恒大事件发酵,中资高收益级美元债受到明显冲击。9月24日,根据媒体报道[1]传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报告中提出希望政府协助推进恒大地产与深深房的重组,否则公司将于2021年1月31日前偿还战略投资者1300亿本金并支付137亿分红,从而可能造成公司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和现金流断裂。当晚,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称,网上流传有关恒大地产重组情况的谣言,相关文件和截图为凭空捏造、纯属诽谤,公司表示强烈谴责,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过该报告流出市场反响比较大,股债价格均明显下跌。 美元债市场方面,恒大境外存量美元债超过200亿美元,是中资地产美元债的最大发行人,事件发生后,恒大美元债大幅下跌,带动中资高收益债出现疫情之后的最大单周跌幅。9月28日,中资高收益债利差上行至恒大事件发生后的高点,相比事件前最大上行175bp。次日,中国恒大公告已与战略投资者签订补充协议,大部分投资者同意不要求进行回购,并继续持有恒大地产股份,利差开始回落。但随后由于中国恒大的最大战略投资者,山东高速集团迟迟未表态,叠加海外的第三波疫情冲击、美国大选临近不确定性较高等因素,中资高收益债利差再次上行,单周最大上行74bp。相比之下,恒大事件对中资投资级债券的冲击并不明显。 第三波冲击,永煤违约。11月10日,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导致公司未能按时足额偿付“20永煤SCP003”本息约10.32亿元,构成实质违约。永煤作为河南省煤企重组中优质主体,其在河南省内的煤企中信用资质排序靠前,市场对其信用资质普遍比较认可。 信用资质比较好的AAA评级主体永煤最先违约,引发市场对河南乃至全国煤企信用资质的恐慌性担忧,这种情绪进一步向河南省内其他国企、其他省份的弱资质城投蔓延。如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境外美元债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降。另外,永煤在违约前夕,通过资产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所持香港上市公司中原银行的股权划出,引发了市场对国企“逃废债”的担忧。 永煤控股及其母公司豫能化在境外没有存续美元债,因而其对中资美元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情绪上。从11月10日永煤违约开始,中资高收益债收益率最高上行52bp,利差最高上行58bp。另外,由于永煤违约前是AAA评级的国企,因而其违约对中资投资级债券也产生了小幅冲击,其收益率和利差分别在两周内上行8bp和12bp。 从一级市场观察来看,永煤违约对当周及随后几周的中资美元债发行有一定影响,但整体来看,这一影响相对可控。 2021展望:海外宽松继续,收益回归正常 中资美元债同时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国内信用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展望2021年,各方面因素仍将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 1、海外流动性:宽松继续,但利率有上行压力 海外生产在持续恢复中。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制造业仍处于恢复过程中。以产能利用率为例,美国11月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3.31%,相比于疫情初期已经有明显好转。 美债利率面临上行的压力。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以及疫苗带来的情绪提振,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目前美国十年国债利率已经上行至接近1%的水平,美债利率曲线明显陡峭化。 但目前经济恢复和疫苗接种仍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近期海外疫情再次出现了大规模扩散,美国单日新增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人数再次创新高,超过25万人;此外,具有更强传染性的变异病毒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疫情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近期海外有疫苗开始接种,但是要达到全民免疫需要一个过程,而疫苗对变异病毒的有效性尚待检验。 在较强的不确定性下,美联储选择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2020年12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目标范围内不变。此外,还给出了明确的购买美国债券的信息:每月将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40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证券(MBS),根据需要购买CMBS。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国会已经批准了9000亿美元的抗疫救助刺激方案,目前特朗普已签字批准。而目前美国因为疫情而产生的大规模赤字,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债务负担,这可能也将限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收紧。 展望2021年,美国经济同比好转具有较高的概率,美债可能有上行压力。但同时,也面临变异病毒传染性增强的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政府庞大的债务压力等,美联储短期可能还会将美债利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是告别底部是明确的。 以史为鉴,美债利率处于阶段性底部、易上难下的情况下,中资美元债走势如何? 2008年以来美债出现过四次阶段性底部,分别是2009年初、2010年底、2013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前两次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生的,美债尽管出现了阶段性底部,但利率位置和阶段性趋势与当前具有较大差别。对比之下,后两次与当前利率走势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2013年上半年美债利率从阶段性底部上行过程中,在利率出现快速上行阶段,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跟随上行,利差上行幅度较小,基本处于震荡;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和利差均跟随明显上行。2016年下半年美债利率从阶段性底部上行过程中,在利率出现快速上行阶段,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跟随上行,利差小幅下行;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和利差均持续下行。对比之下,2016年下半年美元流动性偏紧可能是高收益级债券收益率和利差下行的主要原因。 展望2021年,美元流动性虽然将持续宽松,但受基本面影响十年美债收益率易上难下。如果美债利率出现快速上行,中资美元债可能出现:投资级收益率上行、利差震荡;高收益级收益率与利差均快速上行。当然,如果美债收益率并未快速上行,则中资美元债收益率与利差还将维持震荡。 2、信用环境:边际收紧,信用分化 上半年疫情冲击下信用宽松,疫情冲击导致的信用风险并不明显。年初,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宽松,信用环境同样比较宽松,M2和社融增速显著高于2019年和经济增速;国常会还明确提出“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 万亿元,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在此背景下,部分主体的信用风险暴露得以延后。 下半年货币、信用环境边际收紧,国企连续违约,信用风险持续暴露。沈公用、华晨、永煤、紫光等连续违约,尤其是永煤违约,对信用债市场冲击较大。2020年全年,市场新增信用债违约主体已经达到40家,仅略低于2019年的43家。 国企连续违约,市场再融资受到影响。沈公用、华晨、永煤、紫光的连续违约,给了市场连续多记重拳,恐慌情绪蔓延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上,永煤违约当周信用债取消发行金额达到407.2亿元,且冲击范围已经超出河南煤企的范畴,信用债净融资快速转负;二级市场上,国债和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均明显上扬。 从上市公司基本面来看,业绩分化比较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营收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所有上市公司的48.2%,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占比达到47.7%,疫情的冲击下大部分企业仍未完全恢复。业绩分化明显,归母净利润下滑30%以上的占比30.4%,相比2019年多了5.8%;而归母净利润上升30%以上的占比30.8%,相比2019年提高1.7%。 企业现金流、偿债能力小幅改善。从现金流来看,经营性现金流似乎并未恶化,从上市公司平均每家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带息债务来看,均未出现明显恶化。而从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来看,偿债能力甚至还略有提升。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房企基本面相对平稳。长期偿债能力方面,近几年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等都有小幅下降,“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企的债务扩张受到限制,企业预期重塑,行业风险可控性增强。短期来看,房企短债占比小幅提升、货币短债比略有降低,但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 从城投来看,债务压力并未下降,但再融资政策相对稳定。城投企业对再融资依赖度较高,虽然同时可以观察到城投的有息负债规模增速有明显提升,债务压力加大,城投企业的信用资质难言改善,但是再融资政策保持稳定,特别是近期再融资地方债的发行,无论多少是一种正面支持。 综合来看,2020年是国内信用环境相对宽松的一年,尤其是疫情初期。也正是在宽松的信用环境下,疫情冲击也并未造成信用风险的大规模暴露。下半年,随着信用环境边际收紧,企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尤其是部分弱资质国企,对市场再融资造成了一定影响。基本面来看,企业的信用资质并未大幅度恶化,但是基本面分化却比较明显。展望2021年,信用环境仍将边际收紧,企业基本面分化延续,需警惕弱资质企业的信用风险暴露。当然在分化中,城投和地产仍然可选择参与。 3、供给:小幅增长 房地产和城投的融资仍将受到比较严格的政策管控。 2019年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666号),要求所有企业(含地方国有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发行外债,需由境内企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备案登记;地方国有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承担外债偿还责任,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不得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地方国有企业外债,不得为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提供担保;承担地方政府融资职能的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仅限用于偿还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 在666号文的基础上,2019年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778号),对房地产海外债发行作出限制: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要加强信息披露,在募集说明书等文件中需明确资金用途等情况。 未来,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仍将面临比较严格的融资管控,政策大规模放松的可能性较低。当然,部分城投企业不在平台名单内不受政策影响,房企可以通过发行364天的超短期境外债等方式规避监管,但总的来说,这些渠道的融资规模整体比较有限。 从融资成本角度来看,投资级美元融资成本优势明显,2019年发行美元债的融资成本尚不明显,AAA等级中短期票据的收益率与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差值在100bp以内。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维持了较低的利率水平,疫情之后投资级美元债的融资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目前达到150bp以上,可以覆盖资金跨境所需要的成本,企业海外融资的意愿较强。 高收益级美元债融资成本较高,但由于高收益海外债的发行主体主要是房地产企业,房企对于融资规模的诉求显著高于融资成本,且其对融资成本的容忍度较高,因而并不会显著影响其融资意愿。 到期规模小幅提升,供给压力略有提高。截止12月27日,中资美元债到期规模达到1312亿美元,相比2019年到期规模增长了23%;不考虑赎回和回售的情况下,2021/2022年中资美元债到期规模将分别达到1461亿和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和9%,到期规模逐年增长。这也一意味着未来中资美元债的供给将稳步增长。 4、投资:票息为主,规避弱资质主体 目前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和利差分别处于2011年以来2.8%和46.2%分位数,高收益及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和利差分别处于2011年以来18.9%和49.3%分位数。由于美联储将美债利率保持在低位,目前投资级和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的到期收益率都处于较低历史分位数水平。 从历史来看,在市场大幅下行之后,往往都会有不错的投资回报。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2010-11年欧债危机之后的2012年,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的2019年。这是中资美元债的债券属性,流动性外溢带来的资本利得增厚。 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中资美元债同样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冲击,但其价值回归已经在二~四季度有所体现。2021年,考虑全球流动性的可能变化,中资美元债投资回报可能难以有过高的资本利得期许,更多还是回归票息收益,当然考虑整体信用格局变化,投资过程中需规避弱资质主体。 小结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叠加对企业基本面的担忧,中资美元债出现大幅下跌。疫情影响减弱后,信用事件冲击中资美元债市场,从恒大事件到永煤违约,中资美元债跌宕起伏。目前,高收益和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利差分别位于2011年以来46.2%和49.3%的分位数。 虽然面临变异病毒传染性增强的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政府庞大的债务压力等,美联储短期可能还会将美债利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是总体利率告别底部是明确的。展望2021年,美国经济同比好转具有较高的概率,美债可能有上行压力。 如果美债利率出现快速上行,中资美元债可能出现:投资级收益率上行、利差震荡;高收益级收益率与利差均快速上行。当然,如果美债收益率并未快速上行,则中资美元债收益率与利差还将维持震荡。 至于信用环境预计仍将边际收紧,企业基本面分化延续,需警惕弱资质企业的信用风险暴露。当然在分化中,城投和地产仍然可选择参与。 2021年,考虑全球流动性的可能变化,中资美元债投资回报可能难以有过高的资本利得期许,更多还是回归票息收益,当然考虑整体信用格局变化,投资过程中需规避弱资质主体。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内信用事件频发
海外投资者热捧 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创近3年新低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在欧美各国轮番流动性“放水”的助力下,中资企业海外发债正迎来好时机。 “2020年至今亚洲G3债券(即美元、欧元、日元计价债券)发行量已达到2094亿美元,其中1361亿美元来自中资发行人,占总量的65%。尽管3、4月份受疫情在海外蔓延冲击,中资美元债发行量同比有所下滑,但5月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发债量已完全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7月发行量已超过去年同期。”德意志银行中国境内债券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Samuel Fischer)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发行成本创近3年新低 根据联合资信统计的数据显示,从单月情况看,由于3月底疫情在美国严重暴发,引发市场恐慌情绪,4月中资美元债市场急速趋冷,发行规模明显萎缩,下降至50.57亿美元;但随着美联储采取积极的救市举措以及美国经济逐步重启,5月和6月中资美元债发行量逐渐恢复,分别上升至72.59亿美元和270.90亿美元。 中资美元债发行遇冷后的快速回温,主要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下债券发行成本的不断走低。方中睿表示,中资美元债市场自5月开始明显复苏,3、4月份暂时搁置的发行计划也已基本重启。疫情全球蔓延后,美联储接连采取激进的降息及经济刺激措施,向市场提供较大的流动性支持,美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企业发行溢价和绝对发行成本也随之降至低位。当前中资美元债的发行成本创近年来新低,从而吸引更多中资企业发行。同时,得益于较低的发行成本,中资发行人今年以来更青睐大规模、长期限的美元债券。 “美联储于二季度创历史规模地向市场大量释放流动性,使得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明显回落,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显著降低。二季度,中资美元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平均发行票息为4.78%,创2017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发行成本纪录。”联合资信研报称。 低利率环境对高信用等级债券发行所带来的利好尤为明显。例如,建设银行于6月底发行了10年期的20亿美元二级资本债,利率2.45%,创中资银行资本工具历史最低发行成本,以及全球银行巴塞尔协议III合规二级资本最低发行票息。国家电网7月30日发行14.5亿美元和16亿欧元双币种境外债券。其中,美元债5年期和10年期利率分别仅为1.138%、1.769%;欧元债6年期和12年期利率分别仅为0.797%和1.303%。 除海外市场的流动性环境利好美元债发行外,联合资信研报还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企稳有助于降低货币汇兑风险,增强了很多潜在中资美元债发行人的发行意愿。同时,今年3月,国家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从1上调至1.25,使得企业借外债的空间从原来净资产的2倍提高至2.5倍,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企业可在线上申请外债登记等,这些措施为中资美元债的发行提供了便利,推动了中资美元债市场在4月陷入低谷后得以迅速复苏。 投资者火热参与 一方面是中资企业抢抓低利率发行窗口,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对中资美元债的投资热度也在反弹回升,当前的中资美元债正呈现供需两旺。 认购倍数或订单量通常能反映出投资者对债券的认可程度。7月以来,中资美元债发行的认购倍数多数都在3倍以上,有的甚至会高达10倍以上。 例如,在投资级债券中,国家电网发行的14.5亿美元和16亿欧元双币种债券,总订单簿峰值达到140亿美元和63亿欧元;中信建投证券于7月底发行的5年期5亿美元债,峰值时订单认购超12倍,最终定价较初始价格指引收窄50个基点。 高收益级债券中,房地产依然是海外投资者所青睐的投资标的。碧桂园于7月28日发行双年期共计10亿美元的债券,其中5.5年期最终定价4.2%,10年期最终定价4.8%,均低于初始价格,发行共吸引了超200家来自亚洲和欧洲的投资者认购,发行账簿峰值达到75亿美元。 方中睿表示,在投资级债券中,中资较大体量的发行人都实现了较低的发行溢价,体现了海外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在高收益级债券中,房企发行人占比较高,也一直受海外投资者青睐。因为投资者认为在中资美元债市场中,房企发行人在民企中资质相对较好,相关投资指数也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受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影响,中资产业类民企美元债发行下滑明显,投资者也相对谨慎。大环境虽如此但机会犹存。 三季度市场热度仍高 展望下半年中资企业海外发债环境,在欧美央行短期内货币政策难现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有望延续当前供需两旺的局面。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表示,下半年中资美元债市场环境整体改善。资金面方面,为缓解美国日益加剧的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在今年3月以来密集出台货币政策并使用多种货币工具,预计今年下半年,货币宽松政策仍将持续,直至经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市场情绪方面,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VIX)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激增后已经回落至今年3月初水平,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缓和。境内基本面方面,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预计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明显好于上半年。全球流动性宽松、风险情绪提升以及境内基本面上都将驱动下半年中资美元债利差持续收窄。 方中睿表示,在中资美元债的投资者结构中,有近三成是海外基金公司等资管机构,这类机构对新兴市场的投资时常会受地缘政治风险和金融市场突发情况影响,因此,判断中资美元债市场的边际变化时会更关注海外基金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5月以来,海外基金流入新兴市场的投资规模非常可观,8月历来是市场观望的低迷期,基金公司此时较少进行大规模投资头寸和投资策略的调整,但预计进入三季度后,相关配置会逐渐跟进。 “受欧洲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短期内仍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等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三季度的投资环境较为乐观,海外基金仍会有较大的配置需求。不过,到了四季度,随着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目前尚难判断市场趋势。”方中睿称。 联合资信研报预计,如果下半年全球宏观经济面保持稳定,中资美元债的投资级债券(尤其是金融板块)的整体发行规模有望较去年同期继续回升;受美元债市场回暖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支撑,下半年中资美元债的高收益板块发行规模有望边际回升,高收益主体的市场融资意愿也可能边际改善。
摘要: 疫情爆发之初,美元流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为了对冲疫情给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美联储上半年推出了无限QE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有效维护了市场的流动性,美国本土公司债券融资快速恢复,并实现了超高增长。而中资美元债在美元流动性紧张时,一级融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二级市场价格也大幅跳水。随着市场流动性恢复,中资美元债的一级市场融资和二级市场收益率逐渐恢复。 回顾历史,中资美元债的定价既受美元流动性影响,同时也受国内基本面影响。展望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大概率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相对宽松,国内经济逐渐恢复,中资美元债利差收窄,整体走势将逐渐回归。 目前,相同主体和期限相当的债券,中资美元地产债的估值和境内相同剩余期限的债券估值有高有低,但由于美元的利率较低,中资美元地产债的利差普遍高于境内债券,中资美元地产债有较高的吸引力。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复苏,韧性得到检验,地产债投资价值凸显,但应合理规避信用资质明显恶化的高风险主体。城投债方面,上半年再融资改善,海外城投债整体资质较好,可以优选区域和主体进行下沉。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美元出现流动性危机,中资美元债则遭遇了收益率和利差暴涨、一级发行困难等局面。剧烈的市场波动之后,展望2020年下半年,该如何看待中资美元债市场的投资机会? 上半年中资美元市场回顾 1、美债:流动性冲击缓解,利差回落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元流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Libor-Ois观察,3月底最高达到1.34%,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随后,随着美国推出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救助政策,市场信心逐渐恢复,美元流动性好转,5月份以来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下行。为了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美联储大幅扩表降息,带动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下行并稳定在1%以下。 在一系列救助政策之下,美国公司债的发行规模快速攀升。根据SIFMA统计的美国公司债(1年以上,不含CD和可转债)发行情况来看,公司债一级市场发行已经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4月单月发行量同比增长215.9%达到3319.9亿美元,而2020年1~6月累计发行量达到14250.3亿美元,同比增长93.4%。从结构上来看,1~6月投资级债券的发行量1225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高收益级债券累计发行量1996.7美元,同比增长45%。 除能源高收益债收益率仍处于高位,美国本土的其他高收益级债券和投资级债券收益率已经基本回落至疫情之前的水平。截止2020年7月17日,美国能源高收益级债券指数的到期收益率仍然处于高位,为10.02%。高收益级债券指数整体的到期收益率为6.455%,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投资级债券指数的到期收益率为2.094%,略低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 投资级和高收益级利差仍相对较高,投资级利差基本恢复。截止2020年7月17日,美国能源高收益级、高收益级和投资级债券指数利差分别为955bp、574bp和146bp,投资级基本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而由于油价仍然处于相对低位,导致能源高收益级利差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2、中资美元债:融资恢复,利差收窄 我们以Bloomberg中风险涉及国家为中国(即主要业务在中国)、排除 CD 和可转债、发行货币为美元作为中资美元债的统计范围。 中资美元债受美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2020年1月,中资美元债发行量较大,单月达到251亿美元,但4~5月份受美元流动性危机影响,发行量大幅减少,单月分别只有48.6亿美元和66.1亿美元;6月份随着美元流动性恢复,中资美元债发行再度反弹,单月发行量达到261.6亿元。 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行及净融资均减少。综合来看,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行量共928.1亿美元,净融资238.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65.5亿美元和555.2亿美元,均大幅下降。但随着美元利率下行,2020年发行的中资美元债期限拉长,成本下降。 2019年6月~7月,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了666号文和778号文,分别要求“承担地方政府融资职能的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仅限用于偿还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和“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城投和房企的海外债发行受到政策限制,基本只能“借新还旧”,但从上半年阶段性融资来看,仍实现了少量净融资。 房企美元债净融资明显收缩,久期拉长,成本持平。2020年1月份,中资房企美元债发行量169.1亿美元,创近几年单月房企美元债发行量记录,实现净融资117.1亿美元。但上半年整体房企仅发行美元债323.59亿美元,净融资134.1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1%和55%。 城投发行规模及净融资规模同样减少。2020年上半年,相比于2019年上半年,城投美元债发行及净融资规模分别为70.75亿美元和40.1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45%和54%。 与地产美元债相比,在美元流动性最为紧张的3~4月份,城投仍然保持了一定规模的发行规模,而地产由于以高收益等级为主,发行受影响更加明显。而随着美元流动性恢复,中资美元债融资整体均呈现出较快的恢复速度。 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持续降低,利差收窄,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美银美林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指数(ACCG)到期收益率目前已经降低至2.60%,目前仍处于下降趋势中;但其利差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为208bp。 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及利差均快速收窄,但利差同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ACYC)以地产债为主,因而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及利差的变动,基本反映出地产美元债的收益率及利差。目前,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和利差3月份经历了一次暴涨,收益率和利差一度达到16.5%和1617bp,随后快速回落,目前分别为8.545%和818bp,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疫情期间,地产中资美元债受疫情冲击较大,4~5月份发行萎缩,净融资为负;城投美元债表现相对稳定,即使在美元流动性最为困难的4~5月份,仍然保持正的净融资。尽管政策对城投和地产美元债做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但上半年仍然实现了部分净融资。 中资美元债在3月份出现了收益率和利差暴涨,尤其是以地产为代表的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发行人主体在国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地产销售恢复较快,疫情冲击有限。但目前利差仍处于较高位置,或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3、评级:地产和城投下调较多 地产评级下调主体数量较多。2020年初至7月17日,发行中资美元债的主体中房地产和城投评级及评级展望被下调均较多。 评级被下调的房企有:禹洲集团、易居、亿达中国、富力、阳光100、新湖中宝、红星美凯龙、泰禾集团、金轮天地控股、泛海控股等10家,评级被下调或撤销的城投有: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高速、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瀚瑞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公司。 海外评级公司对疫情冲击下国内地产态度较为悲观,是房企评级被下调的重要原因。疫情爆发之后,2020年4月份,穆迪将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并给出三点理由:一、 2020 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将下滑 5%~10%;二、国内房地产市场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三、海外金融市场波动。而目前看来,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额下滑5.4%,下半年大概率将恢复正增长,而销售恢复后,库存也将下降。2020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大概率将比海外评级公司所估计的更乐观。当然,部分房企评级被下调是由于主体信用资质明显恶化,如泰禾、亿达等。 下半年怎么看? 1、融资恢复,收益回归 美国疫情二次爆发,经济承压。在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美国开始大规模复工复产,导致美国疫情二次爆发。疫情的二次爆发对经济的影响尚未明显体现,但大概率仍将影响经济复苏的斜率。目前美国新增失业人口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也显示出疫情未见有效控制下经济复苏的难度。 美国大概率仍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的宽松。近期美联储由于资产到期,导致出现被动小幅缩表,但从美联储近期表态来看,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大概率仍将维持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流动性仍将比较充裕。对于中资美元债而言,其定价中美元流动性的影响将相对可控。 整体偿还压力下降,但房地产和城投将面临较大的偿还压力。从偿还压力来看,下半年,中资美元债的总到期规模小幅下降到约649.3亿美元,相比于上半年略有降低。但是从具体行业来看,海外债占比较高的房地产和城投2020年下半年到期规模相比上半年有明显提高。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扩表、流动性紧张缓解后中资美元债走势如何? 2008年和2020年,市场均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美联储扩表-流动性压力缓解的过程,同步伴随着金融市场恐慌(以VIX大幅上行为代表)和经济基本面从恶化到改善的过程。而这两次美联储扩表过程中,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和高收益级利差均出现了快速上行,随着流动性改善、美联储扩表,而后快速下行。 2010年由于欧债危机升级,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呈现出PMI下行,市场波动加剧(VIX指数小幅上行)和流动性小幅恶化,而随着美联储扩表,市场恐慌情绪缓解,流动性逐渐恢复正常。但由于经济复苏较弱,美国经济再次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随即又于2012年9月开启第三轮QE。 在2010年和2013年两轮QE中,中资美元债既受到了美元流动性的影响,利差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同时,由于国内基本面的环境差异,利差的幅度有较大差异: 2010年,国内经济仍然处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余温中,经济增速较高;而从2011年开始,国内GDP增速由10%以上快速滑落至2012年三季度的7.5%,PMI在2012年8月一度滑落至49.2。两次基本面的差异,造成了2013年中资美元债的利差走阔幅度明显大于2010年。 将2013年与2020年相比,2020年至今,国内疫情快速控制,经济较快恢复,相比于2012年的国内经济增速的快速下滑,国内经济基本面相对更稳定。因而中资美元债利差走阔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明显好于2013年。 从指数来看,年初至今,中资投资级和高收益级美元债指数均已实现了正回报,美元流动性宽松,中资美元债将回归正常。从历史来看,中资美元债的定价既受美元流动性影响,同时也受国内基本面影响。展望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大概率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相对宽松,国内经济逐渐恢复,中资美元债利差收窄,整体走势将逐渐回归。 2、房地产:境外债利差更大 房地产是中资美元债的重要构成组成部分,也是高收益中资美元债规模最大的发债行业。目前大型房企中,绝大部分房企均发行了中资美元债,如碧桂园、恒大、万科等。房企境内债券主要受国内利率和企业信用资质影响,海外美元债则主要受美元流动性、美元利率和企业信用资质的影响。 相比境内债券,海外债在估值上并非均有优势,但利差优势明显。我们选取同一企业境内外债券、剩余期限相当的债券,分别用BVLA买价估值及对应的G-利差与境内中债估值和对应的利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来看,中资美元债和境内债估值并未有明显差异,部分主体境内债估值更高,如雅居乐、旭辉、碧桂园等。而部分主体境外估值更高,如华夏幸福、中骏、万达等。少部分主体境内外估值差异不大。而从利差角度来看,由于美元利率较低,中资美元债的利差普遍更有优势。 3、城投:评级中等,级别较高 近几年城投发行量也逐渐提高,目前在境外直接发债的城投主体超70家,房企境外发债一般会另外设置主体,而城投多直接在境外发债。 目前,境外发债的主体中行政级别能级较高,行政级别为地级市的主体占比40%,省及省会(单列市)级别的主体占比42%,而县及县级市级别的主体仅占比18%。评级方面,中资美元债发债城投主体境内多为AA+,AAA和AA级别的主体均较少。从地域分布来看,四川、山东、山西、江苏等中资美元债发债主体较多。 展望下半年,中资美元债融资将逐步恢复正常,而随着美元流动性的改善,美联储继续维持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对中资美元债的冲击减弱,收益将逐步回归正常状态。而从不同方向来看,地产债在经历过3月份的大幅下跌后,目前估值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修复。和境内相同主体对比来看,中资美元地产债的估值和境内相同剩余期限的债券估值有高有低,但由于美元的利率较低,中资美元地产债的利差普遍高于境内债券,中资地产美元债有较高的吸引力,但应合理规避信用明显恶化的高风险主体。城投债方面,再融资改善,海外债整体资质较好,可以优选区域和主体进行下沉。 小结 (1)疫情爆发之初,美元流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为了对冲疫情给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美联储上半年推出了无限QE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有效维护了市场的流动性,美国本土公司债券融资快速恢复,并实现了超高增长。而中资美元债在美元流动性紧张时,一级融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二级市场价格也大幅跳水。随着市场流动性恢复,中资美元债的一级市场融资和二级市场收益率逐渐恢复。 (2)回顾历史,中资美元债的定价既受美元流动性影响,同时也受国内基本面影响。展望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大概率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相对宽松,国内经济逐渐恢复,中资美元债利差收窄,整体走势将逐渐回归。 (3)目前,相同主体和期限相当的债券,中资美元地产债的估值和境内相同剩余期限的债券估值有高有低,但由于美元的利率较低,中资美元地产债的利差普遍高于境内债券,中资美元地产债有较高的吸引力。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复苏,韧性得到检验,地产债投资价值凸显,但应合理规避信用明显恶化的高风险主体。城投债方面,上半年再融资改善,海外城投债整体资质较好,可以优选区域和主体进行下沉。 风险提示 疫情二次爆发大幅拖累经济,中美政治风险,美国大选黑天鹅
记者7月8日从中国银行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在跨境债务资本市场领域继续领跑,中资离岸债券和熊猫债排名均保持市场第一。 中国银行称,受疫情冲击,今年中资离岸市场债券发行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3%。在市场逆境中,中国银行仍保持明显领先优势,排名“中国离岸债券”承销榜第一位。作为主承销商,中国银行参与了40%的市场交易,市场份额升至6.1%,领先第二位1.21个百分点。 同期,熊猫债市场完成26支债券发行,总额387亿元,同比增长83.93%。中国银行参与了超半数的项目,承销金额131.50亿元,同比增长92.35%,市场份额33.98%,排名第一位,超过第二位近20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支持客户成功完成多个标杆项目发行:牵头发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单抗疫熊猫债;支持小米集团发行国内首笔互联网企业熊猫债;抓住境外市场短暂利率低位窗口,协助华能国际、中国华融成功发债;参加中石油2014年以来首次公募境外债发行,引导中资境外市场估值合理回归。 中国银行称,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及跨境业务优势,凭借优质债务资本市场业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境内客户“走出去”和境外客户“走进来”,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6月16日,港股零售业龙头高鑫零售股价大涨,截至发稿时间,股价涨8.55%,报12.44港元,总市值1186.73亿港元,成交3.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高鑫零售股价涨幅达到33.76%。 获花旗列入中资首选股之一,在6月16日,花旗发表中国资本市场今年下半年展望报告,将聚焦中国推“新基建”及人口老化服务行业的国策主题,并相信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可迎来周期性复苏,该行建议增持新经济板块包括互联网、医疗、消费及保险。该行挑选出中资股首选名单包括阿里巴巴、国寿、阿里健康、中生制药、新东方及高鑫零售。 同时6.18购物节和端午节成股价催化剂,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与天猫超市合作6.18购物节的线上销售额可能大幅飙升,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线下销售从5月转移至6月,预计高鑫零售6月同店销售成长将再次提速,这将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积极催化剂。 报告说,本月25日端午节将有助于推动线下销售,5月同店销售增长个位数,部分原因是等待与6.18相关的线上促销以及晚些时候的端午假期。因此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42港元。 同时,在今年发生疫情之后,商超的作用角色变得越发重要!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快网上快速消费品的发展,预期至2024年市场规模会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代表著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9%,即是达到现时服装及电器类的消费规模。 中信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看,预计各地将加大菜市场、农批市场的整顿力度,菜市场将更多被超市业态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鑫零售在2020年6月10日,跟阿里巴巴订立技术服务框架协议,以管理按技术服务类别订立的交易。主要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交易与日俱增及为了更好地管理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日后进行的持续关联交易。 在业绩这块,高鑫零售2019年全年实现1073.95亿港元,同比4.21%,扣非净利润实现29.61亿港元,同比增加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