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洪章(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 数字货币,在现在金融服务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时候,是一个绕不过去,而且马上就要面对的货币现象,不论它以什么形式定义,或以什么方式流通,它都会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交换中发挥作用。我们要讨论的是,它的形式、内容、使用范围和如何去使用,以及如何与主权货币衔接或独立于主权货币,最重要的是要显示它比目前所有的传统货币、各类已发生的虚拟货币更科学,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杨东教授编撰的《与领导干部谈数字货币》做了一个重要的诠释。 进入21世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金融打开了智慧之门,科技助力金融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服务模式改变的同时,由于金融特性叠加网络效应,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风险相较其他行业来说,传播范围更远、危害程度更大、受害群体更广泛,经历过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人们,已开始意识到金融科技的“双刃剑”,是不是所有从事金融的人都认识到了,未必。 数字货币,至少在舆论层面,堪称最炙手可热的金融创新概念。数字货币拥趸推崇的分布式去中介化、可信交易、加密价值储存,似乎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当下货币金融面临的难题。随着数字货币的内涵和应用不断丰富,社会的看法和要求也呈多样化,监管部门、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应该以更加理性、客观、全面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创新货币业态。 以美国脸书公司宣布开发Libra币为例,相比国内的热炒,西方经济学界和金融领域并未出现轰动,Libra币仅得到来自货币管理和法律部门的较密切关注。但是,并不意味着Libra就此罢了,现实需要和新概念是勇于创新的人永远追求。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数字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共有属性并不“神奇”,具有这类属性的商品数不胜数。但Libra币要充当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角色,必须解决自身定位的“两难”选择:一是与主权货币挂钩,可以在一定场景下支付、计价、流通,同时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也不会酿成重大金融风险。但违悖了 Libra 币将自己定义为“稳定的、无界别的数字货币”的初衷;二是不与主权货币挂钩,可以替代央行直接发行主权货币。但这种操作不仅隐含极大风险,现阶段也不具备实现可能性——在线下经济社会进行商品交换时,目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仍是主权货币(黄金为最后支付手段)。 相对于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建设更重要。Libra建立的是支付系统,用于取代美元现有支付系统。数字货币的开发与推广,着眼于数字形态下主权货币的全球支付系统建设可能更重要。我国目前正在测试的法定数字货币,正是试图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和可调控的货币支付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就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否应该付息的问题出现了一些讨论,如果付息,则央行等于创作了一种新的货币资产,其间涉及的宏观经济影响需要审慎对待。如果不付息,按照央行现阶段数字货币的实现路径,仅替代M0,则建议从主权货币的数字化直接入手,转换成数字主权货币,逐步去替换传统主权货币,而不是去设计一种新的货币资产,此事说岀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货币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无论数字货币怎样设计,它被最终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创作数字货币国家的政治、经济、贸易、信用能力和水平。在疫情影响之下,我国举全国之力,采取科学果断地应对措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成为当前全球抗疫斗争最早的胜利者。我国作为最先推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有能力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有计划地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而数字货币的概念与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与领导干部谈数字货币》一书,凝聚了两位作者在活跃但喧嚣的金融创新中的冷静思考,恰当地运用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中的合理因素阐述金融创新的突破性。内容带有鲜明的法律和监管色彩,须知金融创新的生命线即在于合规,在厘清数字货币法律性质,确定数字货币金融服务法律行为的基础上,使i数字货币契合于监管框架,这无疑对于数字货币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本书的视角没有陷于书牍与空泛,而是以数字货币发展历史和重大事件为线索,在还原事物本原的过程中加入了诸多先见性思考,例如在讨论Libra时,不仅论述了全球稳定币及其支付网络,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Facebook对于数据争夺的野心,呼吁我国应有所应对。书中强调未来国家之间的数据争夺将会愈演愈烈,Facebook试图构建的国际支付体系便是一个和平的争夺数据的战略。 笔者提出应对Libra等数字货币挑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创新制度,来巩固中国已经取得的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我国本来依靠移动支付的便利,换道超车赢得了领先,但是现在Libra也存在再次换道超车的可能性。不能以阻止技术发展的方式规避可能的风险,让美国的企业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货币体系,能够威胁甚至超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这两个已经取得全球移动支付领先地位的中国机构。应当鼓励创新,尤其是鼓励支付机构、跨境支付机构大胆创新,为此,应该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政策扶持,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书尤其适合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数字货币有所了解乃至需要在具体应对中寻求启发的领导干部阅读。同时,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是连贯的,作者也会能够就不断出现的新情势,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不断完善,使本书保持旺盛而持续的现实回应力。期待杨东老师及本书其他作者不断的有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学习、交流。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