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财政部18日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此次发债是2019年重启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后连续第二年发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发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采用溢价发行,票息0%,首次实现负利率发行。此次发行采用“三地上市、两地托管”模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三地上市。同时,为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次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清算此次欧元主权债券5年期品种,有力促进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际评级公司给予了信用评级。从簿记情况看,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投资者群体丰富,涵盖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类及养老金、资管和银行等。欧洲投资者最终投资比例高达72%,体现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信心。此次发行进一步完善了欧元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为中资境外欧元债券发行夯实基准。欧元主权债券的顺利发行,更加体现出中国更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通以及与国际投资者的合作。(记者 曲哲涵)《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0日 第03版)
广州日报讯记者从中国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获悉,财政部于11月18日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分别是5年期、10年期和15年期。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负的0.152%。财政部表示,这次发债是2019年重启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后连续第二年发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发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首次实现负利率发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债券收益率为负,仍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踊跃认购。据悉,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欧洲投资者最终投资比例达72%。为什么在负利率情况下,投资者依然抢购呢?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目前欧元区的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是负值,欧洲多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在负利率区间,这次我国财政部发行的5年期欧元主权债,发行收益率虽然为-0.152%,但是与其他欧元区主权债券的收益率相比还是较高的,而且市场预期欧元区基准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那么债券价格就会上升,这对投资者而言即便不持有到期,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也可以获利。这次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完善欧元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具有积极的意义。(记者 王楚涵)
蚂蚁集团的IPO计划吸引了全球顶级主权财富基金的关注。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包括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在内的多家机构已明确表达了希望参与A股战略配售的意向。 根据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阿布扎比投资局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三的主权基金,资产规模约为5800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是排名在第六的主权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4530亿美元。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社保基金将成为蚂蚁在科创板的基石投资者;而新加坡的淡马锡和沙特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也计划参与投资。目前,新加坡的淡马锡、沙特的公共投资基金(PIF)和中国的社保基金分别为全球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的主权基金。 有业内人士预测,基于蚂蚁A+H发行的设计及科创板的战略配售安排惯例,战略配售的比例不低于50%,并且这一比例还将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提升。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7月31日发布报告,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同时维持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为“AAA”。 惠誉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以反映美国公共财政的持续恶化和可靠财政整顿计划的缺位。 惠誉认为,新冠疫情之前,债务和赤字高企就已“腐蚀”美国的主权信用。疫情冲击之下,美国出台财政刺激等措施,进一步推升债务。11月总统选举在即,财政政策走向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选举结果,存在政策僵局持续的风险。 “融资灵活性得到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干预以修复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支撑,但不能完全消除中期债务持续性风险,”报告写道,“存在不断增加的风险,美国政策制定者将不能充分巩固公共财政以在疫情冲击过后稳定公共债务。” 报告预计,到2021年,美国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能超过130%。这一数据预计从2023年开始稳定,但以利率维持低位为前提。然而,“当增长和通胀开始后,非常低的市场利率能否维持存在不确定性”。 为应对疫情冲击,美国国会已经出台总额达2.2万亿美元(约合15.3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纾困法案,为低收入美国民众发放现金支票,并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增设贷款项目。同时,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零到0.25%的超低水平,并开启无上限量化宽松。 7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在短期内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货膨胀,并在中期对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美国经济前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进展。 美联社报道,美国国会预算局预计,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财政年度,财政赤字将达到空前的3.7万亿美元(25.8万亿元人民币)。在上一个财政年度,赤字为9844亿美元(6.9万亿元人民币)。仅今年6月,赤字就达到8640亿美元(6万亿元人民币),为最高月度水平。(陈立希)(新华社专特稿)
金价创历史新高 背后的三路资本抄底者已开始获利退出 继白银飙涨后,黄金也“不甘示弱”。 截至7月27日20时,伦敦现货黄金报价徘徊在1936.4美元/盎司,盘中一度触及历史新高1945.09美元/盎司;受此影响,纽约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报价也报在1932.45美元/盎司,盘中触及过去9年以来最高值1941.9美元/盎司。 “很久都没见到金价涨幅如此迅猛。”RJO Futures市场策略师Bob Haberkorn向记者透露,过去5个交易日黄金价格累计上涨逾120美元/盎司,涨幅超过6.5%。 在他看来,金价之所以突然大幅飙涨,主要得益于大量资本纷纷涌入黄金ETF——过去5个交易日期间,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仓量每天都在大幅增加,如今已创历史新高1228.81吨。 “这背后,一方面是近日美国疫情扩散迫使美联储继续加码QE措施,正引发更强烈的通胀预期与实际利率在负值越走越远,迫使大量资本抛售通胀挂钩债券,转投黄金怀抱;另一方面近日中美关系趋紧也触发大量投资机构涌入黄金避险。”Bob Haberkorn分析说。 然而,面对飙涨的黄金,不少对冲基金与资管类产品趋于谨慎。 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当周,对冲基金与资管类产品持有的COMEX黄金期货期权套利头寸较前一周骤增173.01万盎司与164.92万盎司,凸显他们正日益担心金价在刷新历史高点后很可能扭头下跌。 “过去数年金价创新高后突然快速下跌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次可能也不例外。”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张刚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此次金价飙涨与美元指数大跌息息相关,但在经历过去4个月大跌8%后,美元随时可能触底反弹拖累金价回落;另一方面金价上涨也与合约转换有关。近期大量资本开始将头寸从黄金期货8月合约转向12月合约,导致12月合约买量骤增推高金价,但随着合约转换结束,金价能否获得持续买盘支撑,仍是未知数。 相比对冲基金的谨慎态度,投资银行仍在不遗余力地力挺金价。比如花旗银行与高盛均认为未来12个月金价将有望突破2000美元/盎司,美国银行更是将未来18个月金价预测值调高至3000美元/盎司。 CFTC数据却显示,这些投资银行一面看涨金价,一面同样以互换交易商身份,在7月21日当周增持COMEX黄金期货期权套利头寸121.39万盎司。 “事实上,不少在3-4月份抄底买入黄金ETF的部分投资机构已开始获利退出。”一位美国黄金经纪商告诉记者。他们急需这份投资利润,填补投资信贷产品与企业债(因美国破产企业增加)所导致的亏损。 三路资本共同推高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WGC)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球黄金ETF出现连续7个月资金净流入,创下历史纪录。其中,6月份全球黄金ETF总量增长104吨(约合55亿美元),总持仓达到历史新高值3261吨。 “究其原因,是美联储的无限量QE措施一面推高了通胀预期,一面却在持续压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导致实际利率在负值区间越走越远。”对冲基金Oanda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向记者分析说。如今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为0.6%,但市场预期未来美国通胀率同比增速将达到1.5%-1.6%,导致实际利率扩大至-1%。一旦实际利率跌入负值且短期内没有回升迹象,大量资本就会涌入黄金ETF避险,因为它的高流动性与操作便捷,是买涨黄金的最佳通道之一。 上述美国黄金经纪商向记者透露,过去一周涌入黄金ETF的,主要是三类资本,一是散户,二是对冲基金与资管产品,三是借机抬高价格出货的黄金贸易商。 “其中,散户资金最迅猛,几乎占到过去一周黄金ETF资金流入量的逾60%。”他直言。多数散户都是冲着美元下跌、中美关系趋紧与美国疫情再度扩散等题材,纷纷买涨金价套利。相比而言,对冲基金与资管产品则在双面下注,他们一面通过加仓黄金ETF追涨金价,一面则通过黄金期货期权市场加大套保头寸持仓,应对潜在的金价回调风险。 张刚向记者直言,这也是汲取了过去数年金价在创新高后往往迅速回落的教训——不知为何,每逢金价突破高点后,总有一股获利回吐盘迅速现身打压金价。 巴黎HEC商学院金融学教授Christophe Spaenjers对此坦言,这背后,是黄金在抗通胀与抵御实际利率下跌方面的表现“不佳”。过去40年期间,剔除通胀后金价的年化回报仅为-0.4%,同期美股与美债年化回报分别是7.9%与6.2%;这迫使大量投资机构更愿通过对黄金高卖低买获利以应对通胀与实际利率走低,而不是长期持有黄金。 面对当前持续飙涨的金价,这位对冲基金经理坦言机构内部对是否削减黄金期货套利头寸产生了分歧——考虑到散户抄底彻底触发3月以来美股大幅触底反弹,基金内部不少交易员认为散户此番涌入黄金,可能会将金价推高至2200美元/盎司,如今基金持有的大量套利头寸将导致黄金投资组合损失额外的20%利润。 “不少对冲基金内部也存在类似的分歧,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度保守,或者过于按部就班——金价一创新高就迅速加大套保力度。”张刚告诉记者。目前多数对冲基金都在紧盯黄金ETF每天的持仓量增幅,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资金撤离或流入放缓迹象,他们都打算逐步将30%套保头寸转成单边看涨头寸。 “毕竟,散户资本的持续涌入,将在黄金市场掀起逼空大戏,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沦为被狙击的对象。”他指出。 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未必追高金价 面对金价飙涨,曾经的黄金大买家——各国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是否会继续加仓金价,同样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热门话题。 据景顺控股(Invesco)针对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多家央行的季度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众多主权财富基金与央行将大幅降低股票风险敞口同时,均有意增持黄金。其中约18%央行与23%主权财富基金都表示计划在明年增加黄金持有量。 “不过,如今金价大涨也给部分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造成困扰。”一位美国大型资管机构贵金属交易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一方面金价涨幅过大导致未来价格波动趋于剧烈,不利于他们追求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多数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都没有在金价触及历史高点时增持黄金的先例。 他直言,鉴于金价持续走高,二季度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总量很可能低于一季度的145吨。不过,主权财富基金增持行为将有效抵消央行买量持续减少压力。究其原因,相比央行将黄金视为美债的替代品,往往会选择逐步调仓;主权财富基金应对美元储备地位下降与美元泛滥的迫切性更高,此外黄金与其他金融投资品种的相关性较低,也被主权财富基金视为“缓解”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冲击的重要避险工具。 这位大型资管机构贵金属交易部门主管透露,目前多家主权财富基金除了通过自营部门加仓黄金头寸,还对知名多策略型资管机构追加了委托投资额度,因为后者正在加大黄金配置力度,其最终目的是将黄金持仓占比增加至15%左右,以应对疫情扩散与中美关系趋冷等不确定性风险。 记者多方了解到,主权财富基金也不会为了加仓黄金而“追高”金价。一方面他们可以从投行按较低的协议价格“采购”黄金头寸,或选择金价回调时再择机买入黄金ETF;另一方面他们在加仓黄金配置同时,还会通过黄金期货或黄金掉期产品建立相应套保头寸对冲价格下跌风险,从而大幅抵消其增持举措对金价上涨的“冲击”。 “但在当前疯狂买涨黄金时期,任何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增持黄金的信息,都容易被无限放大,成为散户拉高金价获利的筹码。”张刚直言。 作者:陈植
当前,大型资产配置机构面临空前挑战——全球低增长、低通胀、负收益资产扩容。对于有收益需求的主权基金,配置思路也有所变化。 “各国央行将黄金视作负收益债券的潜在投资替代品,黄金需求持续攀升。同时,中国股票出现强劲复苏,一些主权基金在短期内对投资这一资产类别抱有更大信心。”美国大型资管机构景顺(Invesco)大中华、东南亚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他提及,固定收益资产(尤其是负收益债券)现在已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毫无风险,因此股票也愈发被看作一种储备资产。在此情形之下,股票等资产相对高的波动也不再完全令央行等大型机构难以容忍。 7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收涨1.42%报1843.2美元/盎司,续创近九年新高,现货黄金也创新高。 主权基金、央行加速拥抱黄金 日前,美国大型资管机构景顺发布了第八份年度《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深入研究了139位首席投资总监、资产类别主管及高级投资组合策略师的观点,他们分别来自83只主权基金及56家央行,旗下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9万亿美元。 研究结果显示,各国央行及为数不多的主权基金都增持了黄金。平均来看,目前黄金配置占各国央行储备组合总额的比重从2019年的4.2%升至4.8%,而且,近半数增持的黄金(48%)是用来替代负收益的债券。 潘新江认为,全球负收益债券不断扩容,这意味着借钱出去不仅不能赚利息,反而还会亏钱,这是不合理的,但这就是负收益债券的投资逻辑。主权基金只要买入负收益债券,就意味着持有到期必然是亏钱的,因此更多机构选择增配不生息的黄金。 数据显示,为应对疫情冲击,全球共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先后降息近70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8年的近3%跌至当前的0.6%,德国、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皆为负,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零,众多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彭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全球负利率债券存量合计已逾10万亿美元。因此,黄金有望持续成为一些市场主体的投资替代品种。 景顺的研究报告提及,央行主要投资于实物黄金,40%则投资于黄金期货和黄金ETF,这是因为ETF和期货便于交易、流动性好,因而对央行有吸引力。截至7月22日,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增加7.89吨(0.65%)至1219.75吨。 景顺也发现,投资黄金的亚洲主权基金当中,多数(67%)持有本地实物黄金,三分之一的机构通过期货及交易所买卖基金投资。潘新江告诉记者,尽管新兴市场债券相对收益率较高,但面临的宏观风险更大,因此投资黄金是流动性更好的选择。 股票逐步成为储备资产配置 除了黄金,面对负收益资产扩容的挑战,一些央行和主权基金也加大了对股票资产的配置。 景顺的研究发现,39%的央行认为股票将成为核心资产,尤其是在欧洲。同时,近半数机构认为股票资产能够提升投资收益率从而将扩大储备规模。 “投资目标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为有些央行的责任就是要为政府或养老金产生收益,股票可能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潘新江称,例如,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挪威央行,该国财政部委托其对养老基金进行管理,因此产生收益非常重要。 流动性、回报率、多元化配置都是增加一部分股票配置的理由。不过,股票的确将会提高投资收益的波动率,这种波动在20年前是无法被央行等机构接受的,但景顺认为,随着投资组合的变化,很多机构都有了承担额外风险的预算。同时,负收益意味着债券也变得更具风险,因此股票配置变得更为合理,因此央行更愿意承担一些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迄今,A股涨幅全球第一。根据路孚特提供的数据显示,无论以人民币还是美元计价,中国在岸股市涨幅领跑全球,丹麦股市位居第二,强劲反弹的美股实则仅逼近年初点位。据记者了解,近期不乏欧洲、中东等主权基金希望增加对中国在岸股票市场的配置。 潘新江也提及,长期而言,投资多元化趋势应会保持不变。近年来,各国央行逐步将货币储备从美元分散到其他货币,人民币成为最大的受惠货币。同时,环境、社会及企业治理(ESG)和气候变化继续成为亚洲主权基金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因此不排除全球投资者通过增持中国的相关债券来实现ESG方面的目标。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称,今年三月、四月,受疫情影响,新兴市场国家主权负面评级数量显著增加,目前该步伐已经大幅放缓。报告还表示,虽然当前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疫情冲击压力有所缓解,但其信用评级仍存在较大下行风险,可能面临进一步降级和违约事件。 报告显示,从3月中旬起的六周内,新兴市场国家共面临18次降级,但是自5月12日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降级次数明显降低,为3次。 报告称,由于油价企稳回升、资本回流以及资本市场重新开放等原因,当前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来自资本外流、油价大跌和货币贬值的压力有所缓解。而且,在全球较多发达国家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下,全球市场的需求、流动性和信心得以慢慢恢复。这增强了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降低利率以及实施量化宽松的能力。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向约81个国家提供了紧急支持。 然而,全球经济的陆续恢复进程并未同步体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报告表示,虽然全球GDP正在逐步恢复,但是一些疫情仍然严重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明显落后。 报告还显示,2020年,共计有28个新兴市场国家面临主权降级,成为有史以来新兴市场国家主权降级数量最高的年度。其中,包括阿根廷、厄瓜多尔、黎巴嫩和苏里南在内的四个国家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