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平安之家”隔离服务中心建立临时党组织 七个临时党支部 七座抗疫堡垒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闫立军)“十几天时间,医学观察组临时党支部收到了24名年轻人写的入党申请书。”1月21日,记者在宁晋县“平安之家”隔离服务中心采访时,县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医学观察组临时党支部书记贾素华介绍说,医学观察组90%都是年轻人,在抗疫一线提出入党申请,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平安之家”隔离服务中心1月11日晚开始接收来自南宫市、隆尧县的324名被隔离人员,“时间紧、任务重,面对重重困难,必须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指挥体系畅通,各项部署措施落实有力。”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说。“平安之家”临时党委迅速成立,下设有指挥部机关、南宫工作组、隆尧工作组、医学观察组、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七个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委每天召集七个临时党支部负责人碰头,汇总一天工作,交流思想、压实责任、发现问题、整改提升。按照部署,各支部都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将支部打造成团结抗疫的战斗堡垒,一线发现培养干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平台。 在宁晋县“平安之家”隔离服务中心,记者见到贾素华时,他刚刚从隔离区查房出来。贾素华负责隔离区内被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医护人员的培训、隔离区的消杀、垃圾转运等事项。从1月11日18时30分接到通知到服务中心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一次从晚上6点半到第二天晚上11点,近29个小时没休息。”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责任在肩,决不能有一点懈怠。” 七个临时党支部,七座坚固的抗疫堡垒。后勤保障组承担着隔离点生活和医疗物资的保障供应,任务繁重。临时党支部每天都要汇总一天的需求信息,大到食材和医药物资的配备,小到儿童零食,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药品采购,事无巨细。“我们从凌晨4点准备早餐,到晚上9点收拾完,一天工作近17个小时。”支部书记苏建朴说,“保障组一共6个人,5人是党员,这个时候党员要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服务中心有一本厚厚的“温情互动”记录册,上面记录了工作人员与被隔离人员的真情互动。一位被隔离人员写道:“没想到你们把我当成了贵宾,提供了如此热情、周到的服务。这几天,我的心情平静了很多,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责任编辑:张云
时值年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本年度的“年度守护者”,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援鄂医生刘纯入选,《时代》周刊还专门为她制作了抗疫纪录片。对于一并入选的多国医护工作者,《时代》周刊这样评价:他们展现出了人类最优良的精神——无私、同情、毅力与勇气。面对新冠病毒的突然袭击,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刘纯”们不是天生的“超级英雄”,他们是父母眼中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妻子眼中不懂浪漫的丈夫,是孩子眼中永远爽约的妈妈……是14亿普通中国人中的一员。但面对疫情,他们忘却了普通人的害怕,化身“钢铁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当中国医务工作者们在国内刚下“火线”之时,面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他们又搭上“逆行”航班向全球抗疫吃紧地区进发,开启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谈及中国对外抗疫援助,多国驻华大使给予了高度评价。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们做出的牺牲,这使得重病的患者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由于医务人员们艰苦而漫长的付出,病患们终于得以康复。这充分反映了他们关怀他人的人性。他们重视生命而且勇气可嘉。”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对中国援助表示感谢:“中国政府派出了医疗队和寄送机了物资给老挝,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新冠疫情,这对我们的抗疫帮助极大。”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对中国抗疫贡献盛赞不已:“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他们身上展现的勇敢和气节让我动容。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不仅挽救了许多中国人,也挽救了世界各地很多人的生命。他们理应得到全世界的感谢。”无论你是哪国人、身在何处,2020年都注定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留下无法磨灭的一笔。医务工作者脸上勒出的伤痕、被汗水浸泡得发白的双手、与病毒赛跑的背影,将是让我们永远热泪盈眶的画面。岁尾年终,要向抗疫一线的“刘纯”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为我们这样拼过命!策划/牛宁文案/毛莉 任天择翻译/任天择主播/任天择后期/陆宁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中国人民身上体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当前,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需要讲事实、讲情感、讲道理,努力在国际社会赢得人心、赢得认同。 讲故事在对外宣传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时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过形象化的表述,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打动人、说服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首先需要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明确怎样才能把我们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只有明确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重点在哪里、议题设置的焦点在哪里,才能更好地用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讲好背后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谋划,设置贴近受众、易于传播、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议题,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讲好离家回家的故事。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回家”是故事中常见的主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挥别年幼的儿女;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党员干部辞别年迈的双亲;闻令而动、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乘包机抵达莱索托首都马塞卢……离家是为了回家,舍小家团圆是为了大家安好。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可以讲好离家回家的故事,充分彰显中国人民真诚善良、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传递人类终将战胜疫情的信心,形成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情感共鸣,让中国精神直抵人心。 讲好团结合作的故事。伟大的抗疫斗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在抗疫斗争中,中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讲好团结合作的故事,既要讲好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故事,还要讲好中外联合抗疫的故事,展现中国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情景。比如,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以“守望相助,共同战‘疫’”为主题的中外联合抗疫系列短视频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讲好团结合作的故事,不仅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能抓住国外受众的共情点,彰显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人间光明大道。 讲好灾难救助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不少人因疫情陷入困境,而更多的人得到各种救助,感受到世间温暖。在抗击疫情中,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许许多多人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要讲好抗疫中灾难救助的故事,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事例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4日 09 版)
现在的香港只是疫情反弹吗?别天真了,现在整个香港都快失控了。 自去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政府一直忽视的民生和社会问题就已经暴露无遗,今年的疫情对香港更是雪上加霜,此前反复爆发的三次疫情高峰已经把香港民众折磨得苦不堪言。 临近年末,正当大家已满怀期待的等待疫苗上市和2021年生活重返正轨时,危机又一次出现了。 香港第四轮疫情爆发,并再次刷新了难度…… 01 爆疫群组来袭 11月下旬起,香港的疫情就已经再次急剧恶化。21日,香港新增了43例确诊病例,创下了8月中旬以来的新高,其中13起本土病例更是源头不明。就此,香港进入了第四波疫情。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本次疫情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如此惊人。截至昨天(12月9日),香港再次新增了104宗确诊个案,这已经是11天以来的第6个破百日,总确诊人数累计已超7000例。以香港700多万总人口计算,相当于现在每1000人就有1位确诊,且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宗源头不明的确诊病例出现。 总体来看,本轮疫情之所以这么严重,最大的问题就是多个“爆疫群组”的出现和传播。这些群组包括了酒吧、演唱会和百货公司等人口最密集的公众娱乐场所,因此不仅涉及范围遍布全港,同时流动性和传染度也特别强,重症年龄也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12月4日因新冠确诊的死者年仅38岁,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确诊死者;而12月7日又有一名45岁医生也情况危急,可见壮年群体成为了病毒最新的攻击目标。 而与本次疫情的凶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香港政府的佛系抗疫。虽然自11月下旬反弹初期就已经开始不断收紧政策,但是香港政府似乎每次的决定都不在点儿上,采取的都是一些指标不治本的“无效措施”。 02 不改佛系抗疫 在最先爆发的涉及香港阔太圈的跳舞群组被发现确诊时,港府并没有当机立断的关闭这些跳舞、酒吧等娱乐场所,娱乐活动依旧在进行,追根溯源时甚至还有确诊人员联系不上的情况发生,跳舞群组的高危人群在未强制隔离确诊时已在全港自由流动,以至于仅跳舞群组就传播了近30个场所,当前跳舞群累计确诊已超660人,成为了超级传播大群。 在经历了多轮疫情反弹后,港府依旧能任由疫情扩散如此迅速,排查过程中无法查询源头的案例也不断增多,如此漏洞百出的抗疫措施实在令人费解。 而这周成为重灾区的葵涌,更是将港府手段“温柔”的特点展露无遗。在发现并通报了首先确诊的12人全部位于葵涌西邨的同一楼层时,根据经验人们猜测可能是高密度环境引起的连锁确诊。 面对如此高危的社区,港府的第一反应依旧不是封闭消毒大楼和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因此重灾区的居民们在听到确诊消息后纷纷搬家逃离。粗略计算之下,仅确诊的8栋就有超三千的住户,而其部分楼层还与9栋相连,一旦是环境引起,则葵涌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超级传播组。但由于港府的放任,当前已无法控制重灾区的人员流动范围,全港不知道还有多少未确诊的炸弹将会爆发。 此外,各种新群组也层出不穷,护老院自上周疫情爆发至今已累计60宗确诊案例;抗疫一线的防疫中心和港版方舱医院的亚博中心也接连沦陷,相关密集接触者的范围和人数可想而知。 可以预见的是,当前的疫情并不是顶峰,而只是开始。 12月8日,香港政府又一次收紧了社交措施,将娱乐场所关闭,通关时间也将延长至3月31日。然而民众期待的关于全民检测和强制隔离等措施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播蔓延开来后,除了生产生活再次受到影响外,当前的收紧措施已显得鸡肋无比,这些来迟的政令已无法再让民众产生信任和期待。 因此,大量香港居民纷纷北上深圳“逃疫”,12月以来香港赴深的人数同比急增了4.5倍。部分“避疫”香港市民表示,现在在深圳湾港排队等待专车离开需要8个小时以上,但是手续再繁琐,也消减不了他们对于安全的渴望。 03 冰火两重天 在港府“无效抗疫”的带领下,四轮疫情的再次爆发和蔓延使香港居民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萧条已久的实体经济再次陷入兵荒马乱。 当前关店、倒闭、失业、裁员已经成为了旅游、零售、餐饮、航空等行业的代名词。刚有好转的生活在第四轮疫情爆发的连锁效应下,再次滑向生死边缘。 香港人向来有一句话,叫做留食不留宿,家可以来吃饭但是没法住。在香港750多万人口中,至少有137万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更有10万人住在“棺材房”和“劏房”,人均住房面积也仅不到14平米。 以香港密集的人口程度和普通人狭小的生活条件看,当前居住环境完全无法应对疫情隔离和生活。狭小的空间、落后的排水和通风系统,危机无处不在。 而贫困人口大多从事的又都是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比如零售、酒楼、建筑业等,都是受影响的重灾区。很多普通阶层的人收入少了一半以上,甚至零收入。有人连劏房也租不起,要么搬往更远处,要么只能流落街头。 过去,无家可归之人能在麦当劳将就一夜,但疫情期间部分门店不再24小时营业,如此一来连“麦难民”都当不上。 不仅吃住艰难,失业更是悬在香港民众头上的一把尖刀。 数据显示,上半年出入港人数跌99%,访港游客几乎绝迹。受此影响,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合计的失业率已升至11.2%,其中餐饮服务活动业失业率为14.8%。三季度才刚有起色的餐饮业,因为疫情暴发再度触发港府的“限聚令”,不少饭店表示即使推出外卖服务也难以挽救生意。 消费者也由于入不敷出,赚钱能力减弱而省吃俭用减少饭店消费。因此餐饮业别说保本,连人工都出不起。放眼望去,不管是星级餐厅、传统老字号、上市连锁餐企还是密密麻麻的街边小店,到处都是四面楚歌,哀鸿遍野。 而三分之一靠境外旅客带动的零售业也早就步入寒冬,街边店铺清算倒闭的比比皆是,零售业销售额也已经连跌了21个月,虽然10月较前一个月跌幅有所收窄,但四轮疫情的爆发明显将再次给零售业一个沉重的打击。 旅游业更是一直处于冰冻期,裁员不断。以no zuo no die而出名的国泰航空为代表,10月大幅裁员8500人,其他诸如恰中航空、永安旅游、新华旅游等先后都宣布了裁员和减薪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自今年5月起推出了两轮“保就业”计划,代雇主支付员工的部分薪水,以解燃眉之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明确表示不会有第三期“保就业”计划,随着计划在11月底结束,曾参与计划的企业可在12月起恢复裁员减薪。 同时企业破产数量也濒临爆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香港累计破产案件4500宗,同比上升16%左右,2020年6月企业强制清算个案48宗,同比上升65.5%。随着下半年疫情的反复加重,企业破产率或将再创最高年度破产记录。 这意味着,香港年底或将迎来比此前更大的失业潮和破产潮。 实体经济已是岌岌可危,民众生活更是随时面临崩溃,你还认识这样的香港吗? 但与此截然相反的是香港金融业和楼市的生机蓬勃。 当前统计显示,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200多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新股市场集资金额至今达2100多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此外,在港元汇价不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的情况下,今年资金持续流入令银行体系的结余也大幅增长至超过4500亿港元。 今年以来,香港证券市场规模市值已达41.6万亿港元,差不多是香港GDP的14倍。 此外楼市也无惧疫情,不仅没有暴跌,反而出现了上涨。虽然年初香港便爆发了疫情,楼价仍然在今年7月达到峰值。尽管7月后出现轻微下调,但幅度也仅为1.67%。特别是国庆黄金周以来,香港的二手楼成交愈加活跃,不仅交投数量明显上升,楼价也相当稳健。面对疫情蔓延和付不起的租金的租客,众投资者表示宁愿封楼也不降价放盘。 真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04 结语 当下的香港,大鳄们赚的盆钵满盈,很多普通百姓却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此前香港巨大的贫富差距和住房问题已经一再激化社会矛盾,去年修例风波至今,香港民众生活始终未曾安稳。而当下持续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遥遥无期的抗疫之路更是让民众疲惫不堪。 如果港府再不抛弃“佛系抗疫”,真正拿出抗疫清零的决心,那么当前的危机早晚会延伸到金融、地产等行业,银行资产质量也将转差,政府财政只能坐吃山空,到那时,香港就真的失控了。 所以,香港,你还在等什么? —— 本文作者介绍 —— -往期推荐-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扫码关注“格隆汇财经热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华社内罗毕6月16日电 新闻分析:非洲抗疫成效为何好于预期 新华社记者王洪江 卫生专家们曾经担心,一旦新冠病毒进入非洲这个卫生基础设施匮乏的大陆,那将是一场灾难。然而,非洲国家目前所取得的抗疫成绩却令人刮目相看。 非洲的感染人数和病亡率都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地区。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非洲确诊病例数突破24万例,占全球总病例数的3%;非洲死亡病例数约6500例,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5%。非洲的新冠病亡率约为2.7%,低于全球5.4%的平均病亡率和美国5.5%的病亡率,更远低于欧洲8.3%的病亡率。 据专家分析,非洲疫情防控之所以到目前为止做得还不错,主要得益于主观、客观和外部三大因素。 主观因素:非洲各国普遍重视疫情防控 6月13日,非洲疾控中心发布的公告显示,由于担心疫情在非洲迅速蔓延,有43个非洲国家仍处于“全面关闭边境”状态,35个国家实施了宵禁。 非洲疾控中心称,虽然一些非洲国家仍允许货物进出和紧急物资运输,一些非盟成员国也仍然允许本国公民回国,但基本上所有边界都是封闭的。 该机构还指出,有54个非洲国家仍在限制集会,约38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了学校教育机构,有20个国家限制了监狱和医院探视。 为遏制本土传播,有41个国家正在实行公共场所戴口罩强制令,18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筛查和测试。 客观因素:非洲人口年轻化且国际流动较少 5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疫情在非洲的传播速度较慢,重症患者的年龄较低,病亡率也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和环境因素减慢了传播的速度,以及非洲较为年轻化的人口已从艾滋病和结核病等传染病的控制中受益,降低了可能的脆弱性。 法国《世界报》分析则认为,非洲存在多种流行疾病,在这样的环境中,民众机体免疫力长期被调动。非洲有着全球最年轻的人口,其人口年龄中位数为19.7岁,而欧洲为42.5岁,这也是非洲新冠病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数的原因之一。 《世界报》还分析,非洲人员国际流动相对较少,延迟了新冠病毒在非洲大陆“登陆”并蔓延的步伐。 此外,非洲国家的病毒检测量低于欧美国家,检测机会多留给重症患者,这也是其确诊总数较低的原因之一。 中国援助:非洲抗疫的有力外援 患难见真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以捐赠物资、暂缓债务、派遣专家和提供临床技术等多种方式支持非洲国家,雪中送炭,及时有力地支持了非洲国家抗疫。 6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中非相互支持、同心协力。中方诚心诚意向非洲国家提供多批次大量抗疫物资,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遍布非洲的中国医疗队积极行动,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保障,迄今已开展抗疫培训近400场,为当地数万名医护人员提供了指导。 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中国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包括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在内的六项建议,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和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都有力支持了非洲地区抗疫。 6月7日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已宣布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在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医疗援助物资、派出7个医疗专家组的基础上,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援非抗疫力度。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管穆蒂5月曾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在非洲的传播可能不像在世界其他地方那样迅速,但疫情可能会在严重地区持续发酵。非洲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卫生体系已经面临重重压力,筛查力度也需增强以让有关数据能更好地反映疫情状况。由于非洲疫情防控还存在诸多风险,非洲联盟经济专家康斯坦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助力非洲抗疫。 由此看来,即将举行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适逢其时。
中非向来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和好兄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艰难时刻,众多非洲国家向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当前,非洲疫情形势严峻,中方及时伸出援手,物资援助、技术支持、经验分享,竭尽所能向非洲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中非合作抗疫正充分诠释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洲多国向中国伸出援手。而当疫情在非洲大陆肆虐时,中国又尽己所能向非洲提供帮助。非洲各界表示,中非携手抗疫势在必行、至关重要,感谢中方雪中送炭。 中非携手抗疫势在必行 在尼日利亚学者奥莫鲁伊看来,应对新冠疫情,中非合作势在必行。 他说,当中国面临新冠疫情时,大多数非洲国家选择坚定地支持中国,那段时间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向中国运输了大量医疗用品;如今,疫情在非洲大陆蔓延,中国又作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向非洲国家伸出援手。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正在回馈曾经获得的援助,这表明中非合作正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 奥莫鲁伊特别指出,从阿尔及利亚到津巴布韦,中国各大使馆动员各方力量,捐赠现金、个人防护设备、检测试剂盒,并配合当地的防控工作。4月早些时候,一支由15名中国医疗专家组成的团队携带价值150万美元的医疗设备驰援尼日利亚。 他表示,非洲从中国学了很多抗疫经验,比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和待在家中,这些已经被证明对遏制疫情至关重要。 中非携手抗疫至关重要。(漫画:中国在有力控制本国疫情后,又致力于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 “作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非洲获得大量援助,特别是当病毒开始重创非洲大陆时。”他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呼吸机、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这些都是抗击疫情必不可少的。” 萨米尔表示,自2014年埃博拉病毒暴发以来,中非之间的医疗合作就非常多。中国向非洲提供了检测试剂盒、防护设备,并派遣了流行病学家,以帮助抗击埃博拉疫情。而在新冠疫情期间,非洲向中国提供了物资和道义上的支持,中国也给予了慷慨的回报。 非洲多国感谢中国雪中送炭 6月11日,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移交了捐助的第二批医疗装备和物资,以帮助该国抗击新冠疫情。此前中国政府已于4月23日向津方捐助并移交了首批抗疫物资。 在6月11日的移交仪式上,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对中国政府的援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高度赞扬。他说,中国对津巴布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支持与合作将继续对津巴布韦抗疫产生巨大的影响。 苏丹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6月6日表示,中国政府派遣医疗专家组支持苏丹抗疫,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苏丹和苏中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在全球率先成功控制住疫情,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范例,苏丹希望学习借鉴中方的疫情防控和诊治经验,早日战胜疫情。 赤道几内亚总理奥巴马·阿苏埃6月3日表示,感谢中国政府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来赤道几内亚开展工作,这给赤道几内亚抗击疫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我高度评价中国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同非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这一国际合作无疑是积极的。中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赤道几内亚同中国友谊深厚,愿进一步借鉴中方的抗疫经验和诊疗方案,加强双方卫生领域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4月中旬会见记者时高度评价中国抗疫努力,感谢中方给予尼方的抗疫支持。尼日利亚驻华大使吉达表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给予了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极大帮助。这不仅包括抗疫物资方面的援助,中国医务人员还主动与全球同行分享经验和信息。 据悉,为支持非洲国家抗击疫情,中国已向非洲11个国家派出148人次抗疫医疗专家组,并同非洲国家举行30余次专家视频会议。 (资料来源: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