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0日表示,抗疫成功希望仍然存在,有效应对新冠大流行需要各国领导人加紧行动,同时民众需要接受新的防疫措施。 谭德塞当天在记者会上说,本周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将达2000万例,死亡病例将达75万例。虽然数据背后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但抗疫成功的希望仍然存在。有效应对新冠大流行需要两个基本要素,即领导人必须加紧采取行动、民众需要接受新的措施。 谭德塞举例说,在卢旺达,所有新冠检测和治疗都免费,加上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全民健康覆盖、得到良好支持的卫生工作者,以及明确的公共卫生宣传等综合措施,抗疫取得显著进展;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都曾暴发大规模疫情,在采取防控行动后都成功抑制病毒传播。 谭德塞强调,强有力、精确的抗疫措施,结合目前已掌握的所有抗疫工具,是防止新冠病毒卷土重来、使社会安全地重新开放的关键;通过快速识别病例、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对患者提供充分的临床护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定期洗手以及远离他人咳嗽等措施,完全可以阻止病毒传播。 谭德塞还提到,疫情期间学校安全复课需确保学生、教职员工的安全,其前提是在社区充分控制传播。“如果我们能有效抑制病毒,我们就能安全地开放社会。”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已于7月底全部发行完毕。 在资金下达使用方面,7月初,扣除省级按规定留用部分后,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至市县基层;截至7月29日,已有5105亿元落实到24199个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财政部还构建起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监控,确保财力真正下沉到基层,快速高效发挥作用。
盛夏八月,在碧海蓝天中,北戴河迎来了全国26个省(区、市)的500名朝气活泼的青少年。 他们的父母曾经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是公众健康的守护者。如今他们来到全国青少年北戴河活动营地,参加“为奉献者奉献——从小学习榜样,投身强国伟业”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夏令营。在营地活动中,孩子们将通过参观学习、主题团(队)日、红色实践体验、故事分享等,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锋榜样,懂得心怀感恩,收获真挚友谊,快乐健康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时间,以医院为家、与病人为伴;他们白衣执甲,与时间赛跑,用实际行动与病毒作斗争,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关心、爱护。根据共青团“同舟共济、青春偕进”关爱帮扶受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青少年特别行动安排,结合希望工程品牌定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33家省级青基会共同开展“抗击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特别行动、关爱因疫致困青少年特别行动。 截至2020年6月,两个关爱行动募集捐款总计4690多万元,累计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和因疫致困青少年共8693名。本次夏令营活动是关爱行动的重要内容,由中国青基会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 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夏令营分6期举办,从8月1日开始,至8月19日结束,历时20天。500名医务人员子女来自湖北各地市以及支援湖北的上海、河北、山东、安徽、四川、广东、内蒙古、宁夏等26个省(区、市)。 在6天的营地活动中,孩子们将参观山海关、鸽子窝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红色题材电影;观看“中国战‘疫’时间线”宣传片,开展“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等视频教学;进行“爸爸妈妈在战场”故事会、“习爷爷教导记心中”主题队日、红色实践体验活动、“爱的奉献”联欢会等,增进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树立“从小学习榜样,投身强国伟业”的人生志向,展现新时代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夏令营得到了中央企业团工委、富力集团、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疫情如火,肆虐全港 香港连续多日确诊个案破百 社区传播形势严峻 如何遏制疫情蔓延 是香港当前要面对的最严峻挑战 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7月31日宣布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推迟一年 第三波疫情暴发之后 特区政府不断收紧抗疫措施 中央政府全力支持特区政府的抗疫工作 并将应特区政府提出的请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推迟选举 是为了保护香港市民的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命大如天 愈来愈多香港市民希望排除干扰专心抗疫 救人如救火 当下香港压倒一切的要务是阻断疫情传播 同时保障社会正常运行 全城抗疫,万众一心!
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月底结束发行 部分地方资金已分配到项目 7月28日,财政部对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行进行了招标,实际发行量为700亿元,票面利率2.86%,期限品种为10年期。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28日,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15期,累计发行9300亿元,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发行2000亿元、1000亿元、6300亿元。 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称,为了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7月30日第四次续发行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四期)。这意味着,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于月底全部发行完毕。 “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目前,各省已迅速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的特殊通道,全力推动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市县惠企利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小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有效发挥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已经接近尾声,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18日开始启动发行,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将全部完成发行任务,发行速度前所未有。通过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等民生短板,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让民生事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经济发展助力。 “抗疫特别国债期限品种为5年、7年、10年,其中以10年期为主,规模为7000亿元,整体期限较为适中,短期还款压力不大,这也给我国经济恢复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有利于抗疫特别国债对经济社会发挥长期支撑效应。”张依群说。 与一般记账式国债相同,抗疫特别国债不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还在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跨市场上市流通。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抗疫特别国债分销和交易。 投资者张先生对《证券日报》表示,“从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首期开始,我就购买了一些,虽然收益率并不算高,但我主要看好其安全性。” 记者从一家国有大行网点了解到,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渠道认购抗疫特别国债,但是目前仍然以机构购买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抗疫特别国债资金9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0%的额度用于抗疫相关支出。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有12个领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抗疫相关支出有6个领域,包括减免房租补贴、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等。 目前部分地方已经收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并分配到具体项目。例如,苏州市财政局日前发布消息称,苏州市获得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0.6亿元。其中,用于抗疫相关支出23.18亿元。包括:保就业2.26亿元、保基本民生13.16亿元、保市场主体7.7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42亿元。包括: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投向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6.27亿元、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6.7亿元、其他民生类基础设施项目14.45亿元。 张依群表示,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抗疫支出,需要尽快让抗疫特别国债从资金量转为投资量、工程量,从而稳定和带动基建投资增长。 记者 包兴安
抗疫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已完成86% 记者 刘 琪 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筹集资金全部转给地方,并要求直达市县基层,以支持地方完成“六保”任务和抗疫。按照财政部的计划,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7月底前发行完毕。《证券日报》记者据财政部公告统计,截至7月23日,抗疫特别国债已累计发行86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86%。 从总体发行量来看,6月份发行了29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剩余7100亿元则全部集中在7月份发行。如此大规模的发行量,对市场流动性是否会有所影响?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自7月13日开始较为频繁地开展逆回购操作,且多次操作日期与抗疫特别国债招标日重合,这是否也是央行在为市场流动性保驾护航? 对此,昆仑健康保险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市场流动性。今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基调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考虑到前段时间逆回购曾经连续暂停30多天、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近4个月保持不变,已经造成了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的走高。因此,央行近段时间重启逆回购,与国债发行造成的流动性收紧关系密切。 而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看来,抗疫特别国债发行的透明度较高、发行节奏也较为平稳,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整体受到的影响并不非常明显。 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显示,财政部决定第三次续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10年期),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00亿元,2020年7月28日招标,招标结束至7月29日进行分销,7月31日起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合并上市交易。 也就是说,在上述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后,还剩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在月底前完成发行。一般而言,月末市场流动性都较为紧张,而当前市场短期流动性已有偏紧趋势。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7月2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全面上行,其中,隔夜Shibor上行52.2个基点至1.858%,5日均值为1.8125%。截至7月23日16时30分,质押式回购DR007加权利率为2.1891%。 那么,月末流动性的偏紧叠加月末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央行是否会采取相关操作来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若按照之前的发行安排,7月底还有1400亿元特别国债待发行,再加上7月24日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有可能会针对这两个因素进行流动性投放,及时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 “当前拆借利率全面上行,市场流动性确实面临一定压力,未来很可能通过降准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对冲流动性紧张。”张玮认为,除了降准,央行还可能以频繁操作逆回购、超额投放MLF的方式,实现全市场流动性补足。
独家 | 万亿抗疫特别国债严禁投向土储等四领域,2025年地方开始偿债 7月23日,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成功发行,至此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已经实际发行7900亿元,剩余额度将在7月底前发完。 随着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相继顺利发行,资金到位后中央财政将全部转给地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了解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下达后,财政部统一要求,严格按照上级审批同意的项目、用途规范使用,并明确资金严禁投向四个领域:严禁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严禁用于政府性楼堂馆所和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禁用于清偿政府拖欠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不得拨付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特别国债资金被严禁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体现了国家没有放松对房地产领域管控。而资金严禁用于政绩、形象工程则是一贯的要求。国债资金显然也不能被拿去清偿地方欠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目前转型缓慢,特别国债资金不希望拨给平台公司来促进其做大,阻碍转型。 “特别国债资金投向限制,目的是让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急需领域,从而形成有效投资拉动需求,真正发挥‘六稳’‘六保’作用,稳住经济基本盘。”温来成说。 对外经贸大学毛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抗疫特别国债要专款专用,用于基建和抗疫相关支出,上述被禁止投向的领域符合预期,其中不拨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是为了不新增隐性债务。 财政部此前文件披露,抗疫特别国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细分为12个领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抗疫相关支出细分为6个领域,分别是减免房租补贴、重点企业贷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援企稳岗补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等。 6月底地方已经收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额度,并分配到具体项目。比如苏州市获得了50.6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按资金用途分,用于抗疫相关支出23.18亿元,其中保就业2.26亿元、保基本民生13.16亿元、保市场主体7.7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42亿元,其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投向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6.27亿元、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6.7亿元、其他民生类基础设施项目14.45亿元。 财政部此前公开披露,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利息均由中央财政承担,其中本金由中央偿还3000亿元,地方财政偿还7000亿元。目前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其中以10年期为主,市场预计额度为7000亿元,而这正是地方需要偿还的部分。 第一财经从前述地方财政人士处了解到,地方将从2025年开始偿还抗疫特别国债本金,每年按照分配总额的20%向中央偿付本金,2029年偿还完毕。如果不能按时偿还本金,省级财政将在办理年终结算时扣回相应资金。 目前抗疫特别国债列入中央直达资金管理,纳入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全程监测,确保资金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资金惠企利民。 一些地方已经公开了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比如新疆鄯善县将2.3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投入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投资规模、责任单位对外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