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八部门今天(24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完善学区治理体系,合理划分学区范围,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集团化办学 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 如何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推动优秀教师交流,完善联合教研制度,带动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场地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完善学区治理体系 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完善学区治理体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统筹学区资源,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积极开发优质学校名师网络课程、专递课堂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与此同时,各地要把培养好、选配好校长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因素,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此外,各地要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泰合星耀城泰合广场遭遇近千百名业主的集体投诉。这些业主来自泰合广场7-9号楼,他们告诉记者,开发商售房时的宣传是“买房能落户,且拥有双学区”,但在交房后却未能兑现。 据了解,泰合星耀城泰合广场开发商为泰合隆兴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合隆兴”)。该项目1-6号楼为住宅楼,于2011年开盘;7-9号楼1-4层是商业门市,4层以上为居住型公寓,开盘时间为2014年。目前,1-6号楼业主子女可以正常入学,7-9号楼的却不行。 高价购买“学区房”,子女入学却遇阻 多位7-9号楼的业主告诉记者,他们的房屋购买于2014-2016年。当时,开发商打着“能落户,双学区(迎宾小学和十四中为沧州市重点小学和初中)房”的口号,以高于市场均价的每平米8000到12000元进行售卖。记者在业主提供的资料中也发现,该项目确有“购买学区房,落户是关键”、“落户迎宾小学、十四中学学区房”等内容。 上述业主表示,之所以愿意高价购买此小区,主要看中黄金地段和学区房优势,且开发商在收费开具发票时注明了“公寓”,并写了落户保证书。 然而,交房后,7-9号楼的业主们发现此前开发商的承诺多数都没有兑现,不仅在学区入学、落户等问题上层层受阻,而且房屋水电费也是按照纯商业标准收取。一名业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次维权,水电问题目前正在解决,但是落户和孩子上学仍存在问题。 那么,开发商所宣传的是否是针对1-6号住宅楼部分呢?但相关业主表示:“7-9号楼开盘时,1-6号楼的房源已经售罄,所以他们的宣传就是针对7-9号楼的。” 记者就此事致电泰合隆兴,其办公室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是:“相关情况需向项目人员了解,会安排人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时,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 对此,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案例中,开发商是否违约关键要看合同上是否有约定为学区房,如果合同上没有约定的话,是很难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的。但是,如果业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买房时很明确地告知开发商,购房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上学,如果不是学区房肯定不会购买,更不会以这个价格去购买,而开发商又很明确承诺,一定是学区房。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将学区房写入合同中,但是学区房对业主购房与否起着决定性影响,依旧可以主张开发商的学区房承诺视为合同的一部分。如果证据不是很充分,可以针对这种虚假宣传提起相关的虚假宣传的违法查处,要求相关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开发商曾因违建被罚款 王玉臣律师还表示,为更好维护自己的权利,业主不要仅仅盯着这些看得见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进行一步的信息公开调查去挖掘开发商背后的手续,了解开发商实际建设的房屋和背后的规划等手续是否相符、背后的手续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泰合隆兴在开发泰合星耀城项目中确实存在违法行为。(沧规)罚字(2018)第(031号)处罚决定书显示,泰合星耀城1-6#住宅楼及1-1#、2-1#、4-1#、6-1#楼超出规划许可面积567平方米,地下夹层住宅自行车停车改为储藏间,减少自行车停车面积5219平方米,1#、3#、4#住宅楼首层改变用途;因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九条、第四十三条,沧州市城乡规划局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八十一条、《沧州市城乡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对泰合隆兴的三项违法行为罚款1376903元。 天眼查数据则显示,泰合隆兴2018-2019年间曾4次遭遇住建部门处罚。2018年6月15日,该公司因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被沧州市住建局责令改成,处2万元罚款;2018年7月分别因天鹅堡东区9#-13#楼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擅自施工擅自开工建设被所在的青县住建局处罚;2019年4月28日,因天鹅堡东区11#楼未办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被所在的青县住建局处罚。 2020年4月20日,泰合隆兴被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20万元。该公司还曾被多次告法庭,原因涉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多个方面。
一、 我在清明小长假和五一小长假,分别签约出手了两套学区房,坐标为上海静安和上海闵行。因此以实战经验而非纸上谈兵地汇报大家,上海学区房,一个月里就涨价了。 一点都没凉。 以至于,第一套出手的房子,价格我都已经悔了,现在挂牌的同房型已经比我的实际成交价高了一大截;第二套,我见苗头不对,赶在四月底往上跳价10万(房价的1.5%),尽管中介们没给我好脸色看,但这个价格依然获得了成交。 买我第二套房子的买家,心态已经崩了。因为他五一节前,曾对我家隔壁小区的一套房子(同一个学区)付过意向金并谈拢了价格。他节日里兴高采烈出去旅行了,本打算回来就签定金协议的,结果回来后就被跳价了。煮熟的鸭子飞掉。 一个细节是:中介替他打电话给我,问的第一句话是“夏姐你的房子价格没变吧?”我说不打算降价。中介补充了一句说“我是问你有没有涨价”。 讲真我也不知道北京西城区多校划片政策的出台,接下来会不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市场定价。但此时此刻,我的切身感受是:没有。 因为就在刚刚,我还接了一个电话。还有中介问我定金协议签了没,如果没有,他明天还有两组客户要看,其中一组已经是复看,谈成概率很大。 这种卖家的优越感,我从2017年以后就没有感受到过了。 但是,亲,不要看到以上,就觉得房价普涨了。不不不,远没有。“房住不炒”的控制还是威力很大的。 自从一失眠就刷链家APP玩以后,我发现房价出现了“结构性调整”。我卖的第二套学区房,已经几乎涨回了2017年初的高点;但是那些老破小,尤其是无电梯六层楼公房的高楼层,虽然还不至于跌回2015年下半年全国楼市起飞前,但也已经跌到了2016年初的价格。 我在过去一个月里去了两次不同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并问了保安现在交易的人多不多。保安不会骗人,说,真是比去年是热闹多了(尽管4月份还是受着一点疫情的尾巴影响的),但还是比不过两三年前的景象。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节,上海楼市继续挺热闹。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5.1-5.5)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5.7万平方米,比去年假期增加207.8%。且成交格局上,改善型需求释放明显。 二、 知道我写个财经专栏,有些看房的客户乐意和我交换对房地产走势的看法,也跟我说说他们的想法。 我忽悠人的套路分析是: - 第一,房价若涨不过无风险资金收益(保守一点假设3.5%好了),换句话说一套700万的房子如果一年后涨不到725万,便算亏。而房价像过去20年的繁荣盛世是一去不复返的。 - 第二,房住不炒。如果是刚需,那在这个温和的谷底平台上买房总的来说还是OK的。对很多人来说,房子意味着“有了一个家”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或意味着融入这个城市、或意味着能结婚能生子、或意味着某种阶层或社会地位、或意味着享受城市的医疗教育等资源,这些都超过了计算或许还会浮动的“最低点”。 - 第三,一线城市房价整体上其实已经跌了超过10%了,也基本稳了;但4567线的、人口净流出的,我觉得还要跌。 - 第四,如果想看买点与趋势,短期看市场流动性、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 因此“愉见财经”不赞成买任何人口呈现净流出的城市的房子。 哦对了顺便嘚瑟一下,Wuli“愉见财经”曾经踩点精确地预判过房价会跌哦,尽管那时候说这话,我还挨了好几顿骂: 看房人们交换给我的他们矛盾的心态是: - 第一,他们觉得偏宽的货币环境,未来还是会影响到房价的升值。 - 第二,对于小老百姓们,对抗通胀他们最惯性信任的,还是买套房子来保值,同时还可以住住;有个买家说,如果疫情再来,还多个地方可以隔离呢,否则有些小区都不让租客进了。 - 第三,深圳前些日子房价涨的新闻,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着他们,提前结束观望。 - 第四,但是另一头,他们也觉得疫情影响经济和购房者的收入,所以房价不会涨。 - 第五,也有人预期抛盘变多,他们指望着这一阶段能捡到更多的笋盘。 - 第六,政策并没有松口,所以房价整体还是不会大涨。 除了学区房比较热,吃到国家政策规划的板块也热,感觉未来还会更热。比如上海的G60科创走廊沿线,以前上海市中心南移,未来西移也说不定。毕竟这代表了政策优势,也是未来的人口优势(假设越来越多的公司搬过来)。 三、 房住不炒。下面专业泼凉水。 第一,以我卖两套房的观察来看,学区房的去化,很明显是从一个学区小区最便宜的那几套开始的(比如面积最小、房型最差、楼层最差),曲线清晰地从便宜买到中等,然后成交量就僵持住了。市场购买力还是受限的,那些大面积豪装,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出手。 第二,我的感觉是3、4月份学区房卖得更快,这个月势头其实是下来的。(五一假期有特殊性,是个例外。) 我静安家对口的小学,3月20日出的招生简章,从那个周末开始我便成了看房团“兼职导游”,恨不得在地上贴一条看房游览线路、各房间直接声控播放亮点介绍,因为忙起来,我一天要带10多个“团”,话术一天要讲10余遍。 但4月底,热度就已经下来了。我问链家的小伙子,我的小区,他们3月底10天里卖掉3套,4月份上半月卖了2套,但下半月一套都没成交。(以上仅指链家数据,其他中介我没有统计。) 第三,无电梯的老破小公房,好像真的不太行了。 二手房的价格,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像股票,抛盘大了接盘的少,有一套成交低了,就成为后续买卖的参考值了。 无电梯6或7层楼老公房的问题,就是抛盘大、接盘少。尤其是高楼层。你想啊,当年动拆迁住进去的人,十几年一过,老了,楼梯爬不动了,都会想贴一点钱换一套电梯房;但谁来买这房呢?积蓄不多的外省市青年被限购了,本地青年到适婚年龄了总还是想着买套概念新一点的房子,他们多半会开车,所以也许宁愿市郊一点也要买得稍微像样一点。 我随机找了一个老公房小区的对比图,大家看看价格走势。 同样的抛盘大买盘少还发生在高端别墅,很多别墅也是过去几年没好好涨过的。别墅是很多家庭的第二、第三套房,利用率很低(很多别墅小区入住率50%都没有的),所以一旦家庭收入受到经济环境影响,最早抛的也会是别墅;这些年钱没以前好赚了,加上房地产政策调节下,买盘也并不活跃。 这么说吧,X小姐抛出的静安学区鸽子笼,8年涨成了买入价的三倍;接盘的北郊某二手别墅,谢谢前屋主替下家精装修好且空置保管了近5年,房价连涨30%都还差一口气,顶多算刚刚够上资金成本。 你想啊,当年动拆迁住进去的人,十几年一过,老了,楼梯爬不动了,都会想贴一点钱换一套电梯房;但谁来买这房呢?积蓄不多的外省市青年被限购了;本地青年到适婚年龄了总还是想着买套概念新一点的房子,他们多半会开车,所以也许宁愿市郊一点也要买得稍微像样一点;至于余下的改善型需求,就更不会考虑老破小了。 愉见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