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4个月的全面封闭管理,北京养老机构服务终于按下“重启键”。5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5月18日起,符合条件的北京养老机构可重新接收老年人入住、返院,家属也可恢复对院内老人的探视。不过,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也表示,今后,常态化封闭式管理将成为北京养老机构服务重启前的“必选项”。 恢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 “经历了史上最特殊的这110天后,养老机构市场终于要逐步回归正轨了。”在京经营养老机构多年的张涛(化名)感叹道,对于那些正在咬牙坚持,甚至动过退出念头的养老企业来说,本次的新政着实可称作是一颗分量十足的“定心丸”。 李红兵介绍,自5月18日起养老机构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换言之,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北京将有序恢复养老机构常态化服务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养老机构在具备隔离条件、护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住老人。李红兵强调,拟申请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须履行“一调查、两检测”程序,即由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及共同居住人员进行调查,确认老年人是否存在禁止进入养老机构情形。在养老机构同意接收、老年人返回养老机构前,应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入院实施院内隔离;隔离观察14天后,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仍为阴性的进入老年人生活区。 “可以恢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相当于重新打开了主要收入的来源。”张涛表示,这让不少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的养老企业着实松了一口气。 此外,《通知》还明确,北京养老机构将全面实行“预约探视”制度,养老机构内老人的监护人、直系亲属经预约、评估后可以探视。 疫情期的经营难题 “过去几个月,北京养老机构实施的封闭式管理确实有效保障了院内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但同时,这种特殊的状态也给机构提出了新的经营课题。”北京某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 李红兵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普遍增加了15%-20%。同时,由于没有新入住老年人,以及部分尚未返院的老年人需退还一定费用,包括这些支出在内,本市养老服务机构成本损失基本都在30%-40%左右。 上述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机构入住率约在1/3左右,而往年春节前后每个月都会新增10余位老年人入住,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新入住、返院老年人完全“归零”,收入增量一夜之间降至冰点。该养老院经营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往年同期院内平均每月都能增加30位新入住的老年人,但截至目前,疫情已令院方流失了超100位老年人。 寸草春晖养老机构创始人王小龙分析,养老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床位费,此前近4个月的时间内,不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的同时,机构的固定支出也出现明显上涨,包括防疫物资和相关设备等。 上述养老院经营者透露,虽然尚未经过系统计算,但过去这100多天,自己所在机构的损失额约为数百万元。 除了资金压力,保留团队也是一大问题。张涛直言,全封闭管理对于养老机构来说,最直接的挑战就是现金流“只出不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员工团队的稳定。 据李红兵介绍,疫情前北京全市养老机构员工总数约为1.7万人,其中一线员工约有9000多人,春节期间有3000多人回乡或在京外过年,截至目前,这3000多人中,还有约1000名员工尚未返院、返岗,确实有部分养老机构出现了人手紧张的情况。 针对当前养老机构的运营难题,5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还发布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根据规定,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一级响应期间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将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依据2-4月实际收住京籍老年人数量,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补贴。而且,今年2-4月,符合本市城市功能定位、不在疏解整治范围的养老服务机构,承租各级政府及市、区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房产用于开展养老服务,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妥善保障员工队伍稳定且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由各区协调免除房租。难以协调解决的,由各区财政给予补助。 “新常态”下的床位经济 调查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封闭式管理将成为“新常态”之时,北京养老机构纷纷开启对传统运营模式的调整。 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院长贾金凤介绍,在接到可以恢复探视的通知后,该养老院已在院内的室外部分开辟出了专门用于探视的区域,探视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00。单次最多可进入两人探视。北京优护万家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雪梅也表示,优护万家位于西山的养老机构可预约的探视时间为9:00-19:00,家属可选择电话及微信形式进行预约,探视区内同时只接受一组家属探视,单日可接受4组家属探视。 同时,多家受访养老机构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全院正加紧筹备,预计5月18日将“如约”开始接收新入住老年人。“机构内现已腾出了一整层的隔离区域,共有10余个房间,每间房将安排一位新入住老年人隔离居住。”上述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 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还提出,以往的老年消费者以及家属其实更习惯通过实地走访、对比来挑选养老机构,对养老院服务水平、设施质量的亲身感受,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关键因素。在常态化封闭式管理的机制下,怎样既能满足老年人及家属的“看房”需求,又能确保园内的防控标准不放松,是各养老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张涛介绍,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目前其所在的养老机构已针对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开通了微信咨询服务,以线上视频等方式代替院内参观等环节。 但党俊武也直言,单纯依靠微信、抖音可能还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咨询需求。他认为,社会组织或相关部门或可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对接各养老院的信息,“尤其是未来养老机构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为减少人员接触,对大数据及线上的需要也会有所增加,完整数据平台的建立也能相应减少养老院的工作量,便于老年人及家属对比挑选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