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指标,PMI走势一直受市场高度关注。4月PMI维持在50%荣枯线上,显示出国民经济继续呈现整体复苏态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分项数据中体现需求的各项指标环比回落,最终使得PMI较上月回落,显示出当前经济运行中需求端仍处于走弱态势,这一现象需高度关注。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关数据体现4月复产不满产加重,需求弱复苏延续。 疫情对出口产生压力 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PMI录得35.7%的历史低位。进入3月,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当月PMI出现大幅度反弹,创下两年半来最高水平。 当时,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3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趋势性变化。 而4月PMI为50.8%,这一指标已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意味着我们距离“中国经济出现趋势性好转”又近了一步。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1%和50.2%,小型企业PMI为51.0%,又一次全部处于50%荣枯线上。 不过,大家也应注意到,虽然4月PMI继续运行在扩张区间,但相比3月表现有明显收缩:在5个分类指标中,除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相比上月上升外,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全部回落。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数据体现4月复产不满产加重,需求弱复苏延续。五个分项指数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分别较上月回落0.4个、1.8个、0.8个、0.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环比回落,可能指向复产不满产现象进一步加剧。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4月,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50.2%,在五个分项指标中降幅最大,并创下年内次低。 关于4月需求端表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制品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行业需求复苏滞后于生产。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高达57.7%,部分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订单回补尚需时日。 在需求复苏滞后的同时,出口疲软也值得高度重视: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33.5%,比上月大幅度下降12.9个百分点,自今年1月起,这一反映外需的重要指标已连续4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称,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12.9个百分点,表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我国出口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文体等行业经营困难 非制造业方面,4月份数据继续好转。 赵庆河介绍,4月服务业稳步复苏。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公共消费等政策推动下,服务业多数行业业务活动稳步恢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0.0%。 不过同时,赵庆河也指出,虽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但部分行业复工复产仍然比较滞后。住宿、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45.0%以下,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对于PMI指标反映出的未来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杨畅对记者分析称,在前期复工复产大背景下,员工复岗逐步修复,部分以内需为主的企业,景气修复状况比较明显;但部分以外需为主的企业,压力已经扑面而来,相应政策端调整值得期待。 张立群也指出,4月份PMI指数变化表明,全面复工复产已到攻关时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彻底打通堵点、断点、难点,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使经济进入持续回升向好通道,是当前面对的最紧迫、最重要任务。